沂蒙山区地处鲁东南,它北接华北,南联华中,与晋察冀和晋冀鲁豫根据地成鼎足之势,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根据全国抗日形势的发展,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作出了“派兵去山东”的指示,决定八路军第一一五师进军山东。1939年3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政委罗荣桓、代师长陈光的率领下,挺进山东,英勇转战,6月进驻沂蒙山区。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为八路军三大主力之一,是由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十五军团及陕南第七十四师等部,于1937年8月在陕西省三原县改编而成的。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萧华。下辖第三四三旅、第三四四旅(每旅两个团)、独立团及数个直属营,全师共1.5万余人。平型关大捷后,因林彪被国民党军的哨兵误伤,由第三四三旅旅长陈光代理第一一五师师长。第一一五师的到来,为发展壮大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发挥了巨大作用。

  遵照指示,第一一五师主力分路进入鲁南。一路由张仁初、刘西元率领的第六八六团,于1939年9月初进入抱犊崮山区;一路是师参谋处处长王秉璋、政治部副主任黄励率领的师直属大队,由平邑县马家峪一带起程,于9月1日到达抱犊崮山区的大炉村(今属苍山县)。12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首长、机关、随营学校、第六八六团及特务团都抵达鲁南。

  第一一五师到达鲁南后,在山东分局和山东纵队及鲁南党组织的支持下,对地方人民武装进行统一整编,放手发展,使地方武装很快壮大起来。一是建立苏鲁支队和鲁南铁道大队;二是组建曲泗邹滕费五县游击支队和鲁南支队;三是组建临郯费峄四县边联支队。

  第一一五师初到鲁南时,由于种种原因,广大群众还没有普遍发动起来,特别是乡村的武装大多掌控在地主恶霸手中里,许多基本民众不敢与八路军接触。根据这种情况,罗荣桓等要求广大干部战士认真贯彻党的抗战路线,广泛发动群众,扩大统一战线。

  为了巩固发展鲁南抗日根据地,根据罗荣桓的战略构想,一一五师决定开辟郯马地区。占领郯马,对于控制沂、沭河中段,逼近陇海铁路,打通与新四军的联系,巩固壮大鲁南抗日根据地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940年1月,一一五师东进支队第二大队进驻郯(城)邳(县)边区,至此,抱犊崮抗日根据地已扩展到南至邳(县)北,东至郯(城)马(头),西至滕(县)邹(县)边,北至费县梁邱一带的大片地区。巩固了抱犊崮山区的阵地后,罗荣桓、陈光等又决定向北发展,开辟天宝山抗日根据地。天宝山区位于抱犊崮西北地区的平邑县境内,伪军刘黑七、地主武装等长期盘踞在该地,破坏、威胁着鲁南抗日根据地的发展,也阻隔了鲁南与鲁中的联系。经过三次白彦争夺战,解放了费县西部广大地区,为八路军向天宝山区发展扫清了道路,为鲁南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一五师进军鲁南一年多时间,胜利实现了以抱犊崮山区为中心,向四处发展的战略构想,先后打通了与华中、鲁中、鲁东南、湖西的联系,使根据地和游击区面积扩大到1.1万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