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与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山东沂蒙党性教育基地特聘教授  柴鸥林

摘要:沂蒙精神与党的初心和使命高度契合,相互贯通。沂蒙精神代代传承,是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最直接最现实最生动的诠释和写照。沂蒙精神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彰显党的初心和使命,这是沂蒙精神产生的大逻辑,也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具体表现。沂蒙精神主体价值的各个方面贯穿党的初心和使命。沂蒙精神的传承弘扬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弘扬沂蒙精神必须坚守崇高的价值追求,必须坚定政治信仰,必须始终站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一边,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这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立足点和着力点。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开宗明义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励几代共产党人披荆斩棘、砥砺前行,沂蒙精神是其重要的载体和传承。沂蒙精神在形成发展升华的过程中,集中显现的主体价值和文化特质与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息息相关、密切相联,是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最直接最现实最生动的诠释和写照。

一、沂蒙精神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彰显党的初心和使命

沂蒙精神的产生不是自发的,而是在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的感召下,应中国革命之运形成的一种先进的群体性意识,具有完整的价值观形态和强大的价值惯性,历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始终彰显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弥足珍贵。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后,沂蒙地区为外界所知晓,原因一个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另一个是挥之不去的贫穷,曾几何时,沂蒙老区就是贫穷落后的象征和代名词。在那个兵荒马乱天灾人祸接踵而至的岁月里,普通的沂蒙老百姓家里一年当中少说有1/3的时间没有粮食吃,是要吃糠咽菜的。沂蒙人民在这样一种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存状况之下,为什么能义无反顾地跟着共产党走,参军参战、拥军支前呢?最根本的原因是共产党人对沂蒙人民卓有成效的宣传、组织、教育、发动和武装,一言以蔽之,是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模范行动感召引领了沂蒙人民。

近代以来,沂蒙地区战乱频繁,匪患猖獗,民不聊生,生灵涂炭,老百姓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这个地方的群众对当兵的和当官的天生反感,避之唯恐不及,他们不可能天生就热爱共产党,拥护支援八路军。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共产党、八路军深入沂蒙发动抗战,以民族解放为己任,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用献血和生命践行人民至上的初心。沂蒙父老乡亲是在比较观察中发现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土匪不一样,和军阀不一样,和国民党不一样,和日本鬼子更不一样,是王者之师,仁义之师,是自己人。在根据地里,当年共产党人并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多少物质利益,相反,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取自于人民群众。沂蒙人民之所以能为革命付出一切,舍生忘死,拥军支前,深层次的原因,不是物质利益的问题,是共产党一心为人民、一心为民族的初心和使命,给当时死水一潭的沂蒙大地带来了新的文化、新的气象、新的生活方式,让沂蒙老百姓感受到光明正义和希望。在沂蒙抗日根据地,政治上按照“三三制”的原则,自下而上充分发扬民主,建立广泛的抗日民主政权;在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二五减租,对半减息,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在文化上,广泛开展“冬学运动”,建立“识字班”,使受压迫最深的女性读书认字,直到今天,当地的老年人还把未婚的小姑娘称作“识字班”。特别是党员干部通过自身的模范行动,成为父老乡亲的贴心人。广大党员干部、八路军战士,一进村里拿起扫帚就扫地,抄起扁担就挑水,大爷大娘不离口,嘘寒问暖热心头,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时刻挂在心上,包括孩子上学、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甚至包括婆媳和睦、家庭发生一些纠纷,党员干部都主动关心,帮助解决。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幸福,人民听党的话,坚定不移跟党走,这是沂蒙精神产生的大逻辑,也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具体表现。

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如一,历久弥新;沂蒙精神代代相传,魅力永恒。在炮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具体表现是为人民谋解放,为民族谋独立,沂蒙精神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是沂蒙红嫂这个英雄群体。红嫂不是具体的哪一个人或哪几个人,而是成千上万平凡而又伟大的沂蒙女性。她们从中国革命的硝烟烽火中一路走来,走过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红嫂是她们共同拥有的名字。红,是颜色更是性质,是代表共产党人先进和正义的红,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旗、人民军队的军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的红,是共产党人永远不变的初心和使命的生动体现;嫂,是身份、性别更是群体,是沂蒙人民听党的话跟党走的象征,是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的标志和化身。在火红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具体表现是为人民谋建设,为民族谋自强上,沂蒙精神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群体是毛主席亲笔批示的莒南县厉家寨村。新中国成立后,沂蒙人民没有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向国家伸手,而是靠自己的双手向穷山恶水开战,开山闸岭,兴修水利,成功实现了南稻北栽、南茶北移,把沂蒙山区变成了稻花飘香的北国江南,从而被外界誉为当代的新愚公。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具体表现是为人民谋致富,为民族谋发展,沂蒙精神这一时期杰出的代表群体是平邑县的九间棚村和罗庄区的沈泉庄。沂蒙老区的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不怕吃亏,不怕吃苦,不怕吃气,勇立潮头,敢为人先,成为市场经济的弄潮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具体表现是为人民谋美好生活,为民族谋强盛,沂蒙精神杰出的代表群体之一就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曾经视察过的兰田集团。改革开放以来,包括兰田集团在内的临沂商城,秉持党旗红、商城旺的理念,重视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干部与群众同甘共苦,开拓奋进,商贸物流风生水起,成为物流天下的物流之都。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是一以贯之的。昔日的沂蒙老区之所以会在比较短的时间之内发生引人瞩目的历史性巨变,根本原因就是沂蒙老区的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始终与人民想到一起、干到一起,顽强拼搏、努力奋斗结出的硕果。

二、沂蒙精神主体价值的各个方面贯穿党的初心和使命

沂蒙精神形成于革命战争时期,成长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升华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与红船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都是传承着中国共产党人立党的初心和使命,都是中华民族精神长廊中的璀璨明珠。在此基础上,沂蒙精神有其特殊性。

地域性。长期以来,沂蒙革命老区相对闭塞,是地理上相对独立的一个单元,千百年来生长于斯的子民在文化上趋向于保守,重是非曲直,重人间正道。说白了,这方水土养育的老百姓耿直、认死理、有血性。在一个地方长期生活,时间久了,不可避免的就会受这里的风土人情影响,也是文化的熏陶和浸润,久而久之很容易形成共有的精神价值、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这叫地域形象。沂蒙精神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虽然有明显的地域性的文化基因,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地域性的概念,她的格局很大,境界很高,集中体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人民性。沂蒙精神最鲜明的特质就是人民性,是密切的党群干群关系,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沂蒙精神更多地体现的是人民之魂,是一种内生的革命精神,它完美地体现了党的精英之光和人民之魂的统一。

时代性。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新时期,沂蒙精神都能与时代一起脉动,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毋庸讳言,人民群众是有代际流动性的,上一代人的选择和追求,决定不了当代沂蒙人的价值取向,上一代沂蒙人的构成和今天沂蒙人的构成也是有天壤之别的。但是,在价值多元化的当代中国,沂蒙精神在价值层面的稀缺程度非常之高,其引领带动作用依然强大。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视察临沂时明确指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总书记的这一论述,言简意赅、深刻明晰地指出了沂蒙精神的实质内核,党群军民之间的血肉联系是双向互动、互为因果的关系,即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利益,人民群众才会坚定不移跟党走,无私奉献。要求今天的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照沂蒙精神这个坐标,在纵横交错中找准位置,在东西南北中辨明方向,在远近高低中站稳脚跟,在功名利禄中稳住心神。要从价值观的层面上回答我是谁,从哪里来,现在何处,将要到哪里去的问题,还要进一步回答为了谁,依靠谁,服务谁以及心在哪里安放的问题。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最大的尴尬是多元社会里的某种困境,即所谓的圣贤失语、文化无根问题。儒家思想的精华部分毫无疑问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儒家的学说回答不了、也解释不了党员干部今天面临的困惑和挑战。尤其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大潮把我们几千年来形成的主流价值观冲击得几乎是荡然无存,像一场飓风一样,把大树连根拔起。说的严重一点,我们面对的是一片道德的沙漠。“现在需要大力倡导和进行教育的恰恰是过去我们最习以为常的事情,都是我们赖以起家的东西”。文化可以多元,价值也可以多元,但共产党人的精神领域绝不存在一个多元的问题,必须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试想,执政74年之久的苏共为什么会在一夜之间垮台?仅仅一个戈尔巴乔夫就能做到吗?苏共失败的深层次原因恰在于此——只有利益,没有精神。历史一再证明,再伟大的政党、再强大的政府都不可能满足人们的所有欲望,所以需要确立强大的价值观体系,要靠主流价值观进行引领。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征程中,我们党正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即长期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和外部环境变化的考验;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够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在这些考验和危险当中,最大的考验是长期执政的考验,最大的危险是精神懈怠的危险。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沂蒙精神在价值层面上具有独特的引领作用。沂蒙精神是一面镜子,一把尺子,一泓清水和一剂良药,对着照一照,量一量,洗一洗,治一治,有助于党员干部在全新的形势和环境里辨明方向,稳住心神,站稳脚跟,经得起各种诱惑和考验。沂蒙精神也是一架天平,在这上面称一称,自己有个几斤几两一清二楚,能够把个人的得失荣辱、进退留转看得轻一点,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重一点。

在弘扬沂蒙精神中增强党性,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这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题中应有之义。关于什么是党性,教科书里一直这样讲,党性是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体现。这本身并没有错。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仅仅这样讲是不够的,党性也是我们党的政治理想、党的人生理念、党的政治追求的集中体现,是全体党员对党的认同感、归属感、忠诚度的集中体现。有人说,都什么年代了还去讲忠诚,忠诚是最不靠谱的。我们说,忠诚无价,忠诚是最可宝贵的。沂蒙精神主体价值的实质就是忠诚,是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无论形势、任务、环境、体制发生什么变化,忠诚永恒,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忠诚这个问题甚至可以拿到国际上进行交流,可以把它推而广之,能够引发广泛的共鸣。不单是对党、对祖国、对人民要讲忠诚,包括对工作,对职业,对团队,对家庭,对事业,都需要有忠诚。曾经有一个老同志讲到人的成功之道,他讲了四个“分”,很有启发作用。他说一个人成功,第一个“分”,离不开天分,可遇而不可求;第二个“分”是勤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第三个“分”是缘分,要有机遇;第四个“分”更重要,那是本分,不同的社会职业都有自己的本分,本分就是一种忠诚。守住了本分就能守住初心,守住底线,守住本色。

三、沂蒙精神的传承弘扬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

沂蒙精神是一个历久弥新的大课题,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洗礼,愈发显示出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是新时代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载体。

弘扬沂蒙精神必须坚守崇高的价值追求,这是践行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剧烈的社会转型,这种转型必然有成本、痛苦和代价,社会各个阶层都会受到它的影响,比如社会上一些人群存在的焦虑、浮躁、失落、困惑、郁闷、纠结、失意等。党员干部面临各种考验和诱惑时,可能有时也会产生迷茫和困惑。要经得起考验和诱惑,战胜人性共有的弱点,就要靠主流价值观的支撑和引领,始终保持坚定和执着,守住底线,才能实现“光荣退休”这一虽然普通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的目标,即解决好入党为什么,当干部图什么,将来为社会和后人留下什么的问题。虽然星转斗移、时过境迁,但是对价值观问题的求索从未停止过,走的再远,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而出发。

著名的沂蒙母亲王换于大娘,在当年那么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倾其所有创办地下托儿所,精心养育了一大批革命的后代。比如罗荣桓元帅的儿子罗东进将军,离休前是第二炮兵、现在火箭军的副政委,中将军衔。直到今天,罗东进将军一提到王换于大娘,总是止不住老泪纵横。他对王换于大娘的感情非常真挚。当年随着父母东进,那个时候他刚刚出生,所以取名叫罗东进。来到沂蒙,当年的115师立足未稳,人困马乏,他的母亲林月琴也不舍得把他放到王换于大娘家,但是没有办法,他在王换于大娘家里住了两年多,每次吃饭的时候,都是王大娘和她两个儿媳把高粱煎饼放在嘴里嚼碎了,然后像大鸟喂小鸟那样嘴对着嘴,一口一口地喂这些孩子,这些孩子茁壮成长,无一人夭折。新中国成立之后,沂蒙母亲精心养育的这些革命后代大多数人都重回沂蒙来寻根,但也有极少数人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在沂蒙老区,农村的老人都会说“恩情是水不是债”,这句话很经典,这就是价值观。可以试想,当年沂蒙母亲精心养育革命的后代是指望人们日后对他们感恩戴德、获得高额丰厚的回报吗?当然不是。那是覆水难收,无怨无悔,自觉自愿地追求,这就是价值观的力量。

在今天,虽然时过境迁,但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深入思考我们工作的原生动力究竟来自何方,我们对所从事的工作,是否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是否对从事的工作有深刻的认同感?必须回顾自己入党时的初心,思考干好工作的原生动力究竟来自何方的问题,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懒政怠政和不愿意作为、不敢担当的现象的原因及其解决之道。事实上,再伟大的政党、再强有力的政府都不可能满足其所有成员对职务、职称、金钱这种资源的无度追求。我们应从主流价值观方面进行激励和引领,沂蒙精神在这方面的价值非同一般。

弘扬沂蒙精神必须坚定政治信仰,这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个地点反复地不厌其烦地强调政治信仰的问题。政治信仰在沂蒙精神中是非常实际的。比如说社会多元,这是一种进步,但共产党人的精神领域里必须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这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所决定的。当年国民党还是蒸蒸日上的一个革命政党的时候,著名的职业革命家鲍罗廷先生,就曾直言不讳地对廖仲恺先生讲,国民党已死,只剩下了国民党员而没有国民党。鲍罗廷先生何出此言?因为他已经敏锐地发现国民党失去了政治信仰,忘记了建党的初心和使命,已经蜕变为一个追求经济利益的集团,迟早会被时代洪流所吞没。国民党的失败和衰落,为此做了最好的注脚。因此,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如一地强化对党员的主流价值观引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补足精神之钙,点燃心中的一盏明灯,永远不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弘扬沂蒙精神必须始终站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一边,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这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立足点和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总书记的话揭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党任何时候都离不开人民,人民的拥护支持永远是党的生命和力量的源泉。对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在心,须臾不可忘记。在以往的岁月里,沂蒙老区之所以会涌现出沂蒙母亲、沂蒙六姐妹、沂蒙红嫂等一大批英雄群体,根本原因在于共产党人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模范践行,党和人民形成了双向的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首先是党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怕流血牺牲,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然后是人民坚定不移跟党走,无私奉献。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就是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最高境界。客观地看,这种双向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党的核心竞争力,它不会自发产生,也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自然而然地水涨船高,相反,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甚至丧失。党的初心和使命没有变,党手中掌握的资源今非昔比,党和政府给人民群众办的民生好事越来越多,为什么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升反降?这里的原因很复杂,单从党自身而言,主要是由于长期执政带来的精神懈怠,由于长期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导致的消极腐败现象蔓延造成的侵蚀等,使一些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下降,从而导致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步下降,这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问题主要不是出在群众身上,而是党自身的问题。对此,必须高度警醒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勇于面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党心民心极大振奋,党群关系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明显提升。要按照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整理行装再出发,永远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永远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要大力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以沂蒙精神为重要载体,把党的初心和使命落实到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中去,落实到工作作风中去,落实到对群众的教育宣传引领中去,落实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中去,落实到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奋斗中去,以共产党人爱民、为民、惠民、富民的初心,重塑党群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