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弘扬沂蒙精神的深入思考

刘延宏(临沂市委党校,山东 临沂 276005)

摘要:沂蒙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红色系列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愈发凸显出其强烈的时代价值;在新时代要立足其基本特点、结合新的实践进一步发展沂蒙精神,进行合理的创新发展与转换,具体路径包括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推动其话语体系大众化、制度化等。

关键词:沂蒙精神;价值;发展;路径

沂蒙精神是山东人民特别是临沂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先进群体意识,集中体现了沂蒙人民和山东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风貌,生动展示了党、军队同人民群众之间生死与共、水乳交融的血肉联系,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一样,都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进一步发扬光大沂蒙精神,我们要不断结新的时代条件,创新实践路径,以更好地发挥其在加强党的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启发现实、鼓舞人心、激励斗志的重要作用。

一、沂蒙精神的主要特点和新时代的社会价值

(一)沂蒙精神的主要特点。作为中国共产党红色系列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精神是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精神力量和信念支撑,并且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性、先进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

时代性。沂蒙精神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思想产物,但其有着与时俱进的优秀品格,适应和追随不同实践要求的发展不断吸收时代意识精华从而丰富完善升华其自身的内容和品质,呈现出强烈的时代价值和时代特征。

先进性。沂蒙精神是山东人民群众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和在党的领导下创造形成的地域文化,传承发展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革命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反映了党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利益,人民群众永远忠诚于党的的不懈价值追求,体现了信仰坚定、理想崇高、追求光明的先进性特质。

开放性。沂蒙精神虽然最早产生于沂蒙山区,是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文化特色,但也具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开放气质,既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一脉相承,又能不断汲取其他地区一切有益的文化意识因素,为我所用,因而有效突破了区域文化的狭隘局限,成就了其旺盛的活力和强烈的思想张力。

实践性。沂蒙精神源于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并因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断深化我们对于革命建设和新时代伟大斗争规律的认识,又同时反作用于实践,不断推动实践的深化前进,表现为一种鲜活的、现实性的理性力量,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有力推动了临沂乃至山东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 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还是加强党的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一方面,沂蒙精神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未来愿景的展望,更是代代相传的精神火把,是一个民族永生的精神财富。在国际风云变幻、国内社会转型的今天,沂蒙精神包含的忠诚坚守等理念有着特别的意义,能够使我们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和思想定力,避免误入“老路”、“ 歪路”和“邪路”;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沂蒙精神蕴含的诚实厚道奉献大义等,能够使我们在市场化的进程中提高道德的免疫力,应对市场化的负面影响,对于保持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沂蒙精神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和根本性质,提供了全党一致的价值认同与精神观念:从文化品格上反映出共产党人的宗旨信仰、思想理论、意志毅力和目的追求;从观念形态上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展现了先进政党的“质”、科学理论的“魂”、理想信念的“核”、民族文化的“根”和人民群众的“源”的精神特质。所以,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沂蒙精神具有普遍的、长期的价值意义,要大力弘扬和践行。

二、新时代沂蒙精神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新时代社会发展对沂蒙精神发展提出了价值转换的新要求。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题,因而相应的思想观念都体现为时代精神。在当前我们正处在社会变化急剧、发展迅速的时代,人们思想观念多样、多变、多元的语境条件下,沂蒙精神要和社会转型相适应、和人民的期盼相吻合,就要应时而变、与时俱进,根据新的实践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呈现新的规定、新的形态。

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临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因此党必须确定新的奋斗目标,制定新的政策策略,作出新的制度安排,以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那么,这些新目标、新政策、新制度安排,就具有阶段性特征,不能一劳永逸,不能一成不变。这些具体的政策与制度安排,从价值属性上说,就带有工具性特征。相对于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基本价值取向来说,就居于从属地位,不具有长期的终极价值属性,必须适时地进行创新性转换。沂蒙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已经表明,它的全部生命力正是在不同的时期满足了不同的现实任务需要:在民主革命时期,是完成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思想动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则体现在助推实现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上。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意味着新任务新目标,沂蒙精神的创新发展就是要做到与党的新目标任务的转变是相同步、相适应,努力对接改革创新的新时代精神,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面向新未来,开创新局面,使沂蒙精神由推动革命建设的精神动力转变为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动力。

(二)进一步弘扬发展沂蒙精神的路径选择。不断赋予沂蒙精神以新的内涵与特征,就既要坚持沂蒙精神的本质规定和基本要义,又要眼于发挥其引领激励作用,突破既有理论体系本身的局限,对具体内容拓展新的外延,作出新的调整,提出新的要求,增加新的表述,实现理论概括、理论形态、政治形态与社会现实存在的有机统一,推进全党全社会的价值认可认同,更好地回应当今新时代、新矛盾、新任务的挑战。

1、对沂蒙精神的内涵作出新的与时俱进诠释。第一,不断拓宽思维视角,深化对沂蒙精神主体、内涵的认识。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临沂时指出:“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主要是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人民跟党走,无私奉献,可歌可泣啊!沂蒙精神要大力弘扬”,“山东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传统,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1]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于我们把握当代沂蒙精神的主体与内涵有着根本的指导意义,那就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党为人民谋利益,人民坚定跟党走,党群一体共同铸就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创造了沂蒙精神本质性的内涵规定。

第二,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沂蒙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目前,体现国家整体建设架构的文化精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内涵适应了不同利益群体、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共同利益诉求、价值理想和共同目标。因此,发展沂蒙精神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充分体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集体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取向,实现沂蒙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统一,才能有效引领规范当前社会文化思潮的多层次、多样化和多向度,适应不同地域、不同社会阶层人群的精神道德需要,切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度的人文支撑。

第三,紧密联系沂蒙地区乃至全省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努力体现沂蒙精神对当下现实的超越。一方面,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由此决定的人们生产与生活方式,决定着沂蒙精神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沂蒙精神也会深深地影响着沂蒙地区乃至山东的经济社会:人们借助沂蒙精神这种文化自觉的理性认识,可以更好地把握经济社会社会发展规律,提高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这体现了沂蒙精神具有维护既有现实社会存在发展的重要作用。

事实上,沂蒙精神不可能仅仅是维护现存在实的,同时也应该面向新时代的未来发展,“对当代的斗争和愿望作出当代的自我阐明”[2]。这是因为临沂和山东区域的广大民众为了实现健康平衡充分的发展,追求更加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必然要突破已有思想意识的现状,寻找社会现实积淀的新文化元素,有意识地培育与新时代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实现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的革新,从而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和新的思维方式,实现“文化自觉”的思想引领。因此,发展沂蒙精神要把维护现实和批判现实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有新的创造,做出新的判断,形成有前瞻性的内涵,“变成实践的力量”,以此充分发挥其对于当下和未来社会思潮的主旋律引领性作用,改变主客观世界,助推时代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充分彰显沂蒙精神鲜明的地域特色,处理好与其他地域革命精神的关系。作为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沂蒙地域精神归根到底是由沂蒙地区和山东地区地域性的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等社会因素决定的。鲜明的地域特色无疑是沂蒙精神的重要特点。因此,只有立足沂蒙和山东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地理环境等因素来建构新时代的沂蒙精神,才能保证沂蒙精神的独特个性。但是在当今信息社会时代,不同区域间文化交流融合日趋频繁,本地域的民众受到外部其他地域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这也必然导致不同地区民众的文化价值观走向趋同。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沂蒙精神,固然要坚守其已有的地域特色,但也必须同时注重各学习借鉴其它地域先进文化的优势经验:一是,虽然中国广大的不同地域文化之间有较大差别,但都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一部分,都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文化精神,具有共性的文化基因。二是交流交往是促进文化价值观融合的重要推动力。马克思在分析世界市场开辟的影响时说,“各民族的精神产品变成了公共的财产”[3]。因此,在发展沂蒙精神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融合与坚守的关系:立足于沂蒙和山东地区改革开放建设伟大实践中的新实践、新经验,从自身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对沂蒙文化进行积极的变革与重塑,避免对异域文化的盲目照抄照搬,以此保持沂蒙精神的鲜明个性;也要以谦虚开放的胸怀吸收其他地域的先进文化理念经验,以此作为对自身文化精神缺陷的补充,科学地生长出适宜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地域精神。

2、将沂蒙精神转化为升广大群众普遍的理想信念。沂蒙精神作为一种时代精神、文化现象、思想理论、价值原则,发挥其改造现实社会的功能,必须内化为实践主体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如果没有人们主观上使这种由精神文化到理想信念信仰的转化,就不可能在客观上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实现由精神文化向理想信念的转化,要将思想教育、典型培育、实践养成统一起来:思想教育要把革命传统教育、宗旨意识教育作为培养大批信念坚定、作风优良、勤奋务实、开拓进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基础工程;通过发现宣传各行各业在践行沂蒙精神过程中涌现出的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奉献、勇于改革创新的先进模范人物的言行事迹,使广大群众对沂蒙精神的优良作风、高贵品格,既看得见,又摸得着,找到自己得以效仿的具体实例榜样,是普及弘扬沂蒙精神的重要方式;立足具体工作岗位,在日常平凡的社会生活中践行沂蒙精神,是提高广大群众思想觉悟,升华其理想信念的根本途径。

3、推动沂蒙精神话语体系进一步走向大众化。理论反作用于现实,就要增强理论成果表达和解释现实问题的通俗性,将理论语言转化为群众易于接受的常用话语,即把沂蒙精神包含的理论价值通过大众文化的语序和次序表达出来,用更亲切、更鲜活、更通俗、更生动的话语来转述理论概念、传播深奥道理。

第一,将政治文化转化为大众文化,使沂蒙精神迸入普通民众的话语系统。发扬光大体现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品格的沂蒙精神,必须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创新变革解读理论的途径和方法,正面阐释和回答民众生活关注的现实问题,使理论形态的沂蒙精神进入普通民众的话语系统,使作为政治文化的沂蒙精神转化为家喻户晓的大众文化。

第二,体现思维模式阐释和对文化冲突调适的民族性,将精英式讲述转变为日常生活化语态。要积极融入民众日常生活,在具体而细微上下足功夫,让沂蒙精神的高大社会价值体现在平凡细小的生产生活中,强化经常性宣传的人文关怀,让群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与践行沂蒙精神。

第三,增强鲜活实践概括和对崭新话题回应的包容性。必须研究新时代社会思想思潮活动的新规律新特点,洞悉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新变化新趋势,运用教育宣传的新工具新载体,善于发现、吸纳和提炼国内诸多领域、行业中的话语资源,将当下流行语言、网络语言等非主流语言加以合理运用,将体现社会发展规律、反映时代精神特点的话语予以兼容与消化,建构更加丰富完善主流话语体系,推进沂蒙精神为民众喜闻乐见、深入人心。

4、将沂蒙精神思想成果转化为可靠持久的制度成果。任何一种思想理论成果,如果总是停留在思想教育和道德示范的层面,没有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就难以保证其效果的长效性。正如邓小平所强调的:“与思想教育工作相比较,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4]。因此,把沂蒙精神弘扬中形成的所体现出来的好做法、好经验、好传统,如密切联系群众、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忠诚实干担当、奉献担当责任等等加以固化,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沂蒙精神在具体制度的设计安排中得到充分体现,使践行沂蒙精神的行为得到褒扬和鼓励,违背沂蒙精神的行为受到批评和惩戒,从而培养广大民众对沂蒙精神包含的信念经验传统的敬重敬畏之心,形成一种全社会自律自强、自我约束、自觉践行的制度环境。

5、充分发挥沂蒙精神作为精神“生产力”的能动作用。弘扬和践行沂蒙精神,使精神的力量转化为物质的力量,要着眼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激发其创造活力、创造欲望和实践能力,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步。同时,还要着眼于塑造开拓创新、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民族形象,提升全民族的精神境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精神支撑。因此,要努力营造积极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态环境,更加注重沂蒙精神这种时代精神的正面价值力量,给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人”一种正确的道德约束力,使他们在在面对公与私、义与利的抉择面前,会为了崇高的价值目标而牺牲自身利益,从而大大提高沂蒙精神生产力的实施效益。

总之,虽然沂蒙精神从产生到现在,其面临的时代语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沂蒙精神的内在本质、基本涵义,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只要恰如其分地进行现代转换与创造性发展,赋予新的时代内容与特征,就可以把沂蒙精神充分融入到新时代沂蒙地区和全省全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思想意识和普遍的价值追求,成为全社会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N].大众日报,2011-11-29(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6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255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4: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