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教育建设研究
临沂市委党校 李荣田
【内容摘要】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推动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成立专门的教育机构,积极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培养用好知识分子和私塾先生,采用恰当的方式动员群众参与,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开展新教育运动,推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关键词】山东抗日根据地 文化教育
抗日战争时期,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为了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了成立专门的教育机构,使得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成立专门的文化教育组织机构,加强对文化教育的领导
成立文化教育机构。抗日战争时期初期,山东根据地的广大穷苦大众没有机会读书。中国共产党在这里传播先进的思想,开办学校,给了当地群众受教育的机会,让老百姓识字明理,提高觉悟。为了进一步发展山东抗战,1938年5月,在中共中央派遣下,由郭洪涛率领从陕北来山东工作的干部10月来到山东,此后中共中央又先后派二批干部来到山东工作。1940年7月26日至8月26日,山东抗日根据地领导机关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在山东的青驼寺选举成立,战工会下设战时国民教育组,统一领导山东省党政军民文化教育宣传工作。1941年 6月,山东省战工会公布了《山东省各级文化教育宣传委员会组织条例》,该条例规定:山东抗日根据地按照省、行政区、专员区、县、区、乡、村等逐级设立文教委员会,并具体规定了各级文教委员会的人员数额及其组成、任期以及其职权和任务。同年月,山东省战工会制定了《各级教育行政机关组织大纲》,对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人员设置、待遇、职责、工作制度、工作关系,做了十分详细的规定,将教育工作通过改革纳入规范化、系统化的轨道。1943年8月,山东省战工会更名为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下设教育处,分设群众教育、学校教育、编审二科和督学室、教师之友编辑室。在山东省教育厅成立之前,教育处担负起推行新民主主义教育,发展小学教育、国民教育、党内教育、反战教育等职责。由于当时存在师资缺乏、师资程度太低、教材不适应当时形势需要等问题,1943年以后战工会决定在县以上教育主管部门一律增设督学或视导员,在教育处建立教材读物审定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对文化教育工作的领导。
成立群众文化组织。随着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和群众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为更好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1940年8月6日,山东文化界统一的群众组织——山东文化界救亡协会成立。在山东省文协的推动下,各地建立乡以上各级文化领导机关,鲁南地区文化救亡协会、鲁中南文化界救亡协会、山东艺术工作者协会、鲁南文化界文化俱乐部等相继成立。山东省文化界救亡协会及各地文协、文化团体的成立,有力促进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宣传与开展,推动了群众文化运动的进行,为山东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培养和用好人才,为文化教育事业提供人才保障
充分利用知识分子。教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人才。1939年12月1日,毛泽东在《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中指出:“在长期的和残酷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在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共产党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子,才能组织伟大的抗战力量,组织千百万农民群众,发展革命的文化运动和革命的统一战线。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山东抗日根据地制定政策吸收外来人才。1940年9月通过的《山东文化界救亡协会工作纲领》第八条规定了改善文化工作者生活的具体措施:提高文化工作者的待遇,改善文化工作者的生活条件与工作环境,以便文化工作者能够更好的进行工作。救济失业的文化人,分配他适当的文化工作,对于生活困难的文化工作者的家属,请求政府予以保障。救济失业失学的青年,尤其是从敌占区逃出来的青年学生,应组织适当的机关,予以收容与救济。1940年11月在《山东分局关于宣教工作的指示》中提出:“用一切方法在精神上、物质上保障文化人写作的必要条件,使他们的才分能够充分使用,使他们的写作积极性能够更大的发挥。” 1941年3月24日,山东省战工会发布了《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关于优待参加抗战工作之士绅名宿及特殊技术人才的通知》,指出:为了吸引更多的士绅名宿及特殊技术人才参加敌后抗战工作,对其生活应予以优待。规定:1、每人每日菜金二角;2、每人每月津贴费可由五元至十五元;3、粮食尽可能筹给细粮;4、年高或身体屏弱行动困难者,得供给代步之工具。 1941年6月,山东抗日根据地内对教师实行供给制,规定每人每日粮食2斤4两(16两制),由救国公粮中按月拨发,家属享受代工。 为使教师安心工作,山东战工会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条件下逐渐提高教师待遇,教师享有免费医疗、卫生费(女教师)等特别优待。通过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基本生活,极大地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为了解决师资匾乏的矛盾,除下派干部外,还采取小先生制(即让小学生教成人识字),姑帮嫂,弟帮兄,夫妻互帮,识字多的帮识字少的,识字少的帮不识字的,群教群学的形式。在各小学附设民众学校,凡有小学的村庄普遍设立农村俱乐部,俱乐部举办识字班识字小组,动员敌区的青年参加文化工作,对他们加以训练,把他们培养成大批文化工作干部。
对旧知识分子进行改造。抗战以后,大部分师资都参加了军队或其他部门的工作,造成师资缺乏。师资程度太低,旧有的师资既然不够用,而新的师资又大多为高小学程度,或念过私塾二、三年的学生。虽然对他们进行了短期的训练,但他们不仅对教育缺乏经验,而且有些还缺乏一般的抗战常识。为了改变师资短缺、师资程度太低的问题,山东抗日根据地对私塾教育进行了改造。在改造师资的过程中,注意改造和充分利用私塾师资力量,命令选择与训练优良塾师,充当小学教师。如在冬学运动中用已经通过政治课学习和考核的老私塾先生做教师。1941年秋,山东专署在牛王庙村(今属沂南县)第一次对小学教师进行鉴定。 传统的私塾转变成抗日学校后,仍以私塾塾师为教师。为了帮助他们研究业务、提高教育质量,战工会实行中心学区制,设立辅导团,组织校长巡回辅导,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和观摩教学。1942年2月25日,战工会公布《山东省小学教职员服务条例》,明确规定小学教员的条件: 1、坚决抗日,热心教育事业者;2、拥护革命的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对抗战团结有相当认识者;3、了解新民主主义教育之大意者;4、身体健康,略具军事常识者;5、品行端正而无不良嗜好者;6、曾受中等教育或师资训练检定合格发给服务证者,方得为小学之教职员。不合格者为副教员。为了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战工会还公布了《关于保证小学教师专业化办法的决定》,规定凡经政府检定合格发给服务证之小学教员,皆为专业教员,由政府公布于社会。1942年5月,山东省战工会发布了《关于保证小学教师专业化办法的规定》 ,提出教育正规化的要求,并对教师进行考核。通过改造旧式知识分子,如通过改造私塾教员,使他们掌握新的教学知识、新的教育理念和政治觉悟,成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小学教员。
通过整风运动对根据地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在对教员的整风中,根据各地区具体情形发现教员在工作表现中的严重缺点,针对这些缺点,去进行整风。如滨海地区教员有不安心工作,雇佣观点,正统观念,男女关系不正确,缺少群众观念和劳动观念等问题,鲁中区在教员中发现了工作不安心的严重现象。这些都是目前急需反省改正的问题。滨海区和鲁中区就应针对这些具体问题去整风。通过整风运动,根据地的知识分子走上了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真正地为抗日服务、为工农兵服务、为根据地服务。
培训知识分子。山东抗日根据地对教育事业非常重视,通过开办各种训练班,对知识分子及半知识分子进行训练,培养了大批文化工作干部。为了培养和训练干部,战工会于1940年底创办山东公学,1941年4月下旬在沂南县松泉峪开学,设有师范、中学、补习班。学生达80余人。后来又增设了工商、财经、教育、青年4个队。学生达400余人。1941年2月,莒南县由县文教科在瞿家大庄举办了首届小学教师培训班,培训小学教师60余名,一年内,共举办了6期,培训教师310余人。 至1941年底,临沂各地民主政府共举办师资培训班30期,培训师资1267人。 通过吸收知识分子和对知识分子的改造,山东抗日根据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知识分子队伍,为根据地的文化教育事业提供了人才保障。
三、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新教育运动
山东抗日根据地实行干部教育、普通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战时教育体制,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内容丰富。这一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教育事业不仅在数量上有了大的发展,在适应战时环境、贯彻阶级路线、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也有了进一步提高。
(一)班次设置多样性
1、国民教育
1940年4月16日《大众日报》发表《恢复与开展山东小学教育》的社论,社论指出:积极恢复与发展山东的抗战小学教育,是今天坚持山东抗战的中心工作之一。小学教育是各种文化教育的中心与基础,小学教育的发展,能够推动各种教育的前进。小学教育是培养、教育、训练社会各阶层广大民众的儿女的一个公共的园地,也就是培养整个中华民族的后一代来继承抗战建国大业的堡垒。随着《山东省战时施政纲领》《山东省战时国民教育实施方案》的出台,山东国民教育的建设逐渐走向成熟,国民教育的重点是学校教育,也可以说主要是小学教育,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学校教育科和编审、审视两室负责领导。小学学制为六年,实行四二制或二二二制,一个行政村设一处小学。到1940年底,南山东区有抗日小学117处,学生5040人,北山东区有抗日小学128处,学生4649人 。截止到1944年7月,山东抗日根据地已有初等学校8314处,学生47258名,省立中学(师范在内)17处,学生4000名。抗战期间的国民教育,其教育内容是抗战的,民主的,生活的,大众的,其主要任务就是要“动员民众参战,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教育民众,实现新民主主义的政治”。 开展国民教育是巩固山东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民主政权的重要保障。
2、社会教育
除了发展国民教育,山东根据地还利用冬季农闲季节(11月至第二年2月)举办各种庄户学校,如冬学、午学、夜校、识字班,帮助农民学习文化和科学知识。
开展冬学运动。1940年11月下旬,山东省战工会(省政府的前身)与各救总会发出通知号召各地从11月到翌年2月,普遍开展冬学运动。山东根据地党组织和民主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具体的落实措施。对冬学运动开展得较差的地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群众进行了广泛动员,并要求村干部带头参加学习,还派工作人员进驻村子,下派干部充当教师,把冬学运动与群众运动密切结合起来。在冬学运动中,向群众进行抗战形势、前途的教育,政治理论教育,提高群众的政治文化水平。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大多数村庄都建立起了各种形式的冬学组织。1940年底,沂水县冬学即发展到382处,学员1.2万余人。1941年3月7日,《大众日报》报导:山东山区共成立冬学600余处,学员18462人,识字班225处,学员4502人。 为了进一步推动冬学运动的发展,山东省战工会1942年10月15日发出《山东省一九四二年冬学运动方案》,《方案》指出冬学运动的主要任务即:“通过冬学扩大群众组织,开展民兵运动;通过冬学运动开展民主运动,扩大农村统战;通过冬学,坚定胜利信心,开展对敌斗争。” 1942年冬学达889处,学生达39788人。到1943年春,山东地区冬学发展到1818处,学习人数为4818人。冬学运动在群众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教育运动,提高群众的政治文化水平。
庄户学。1943年11月,张建华到莒南沫边区刘家莲子坡村小学任教后,把学生分成放牛组、割草组、拾柴组等,利用他们劳动的休息时间,巡回教学,给他们讲故事,教他们读书识字,遇到阴雨天,再把他们集中到学校里来。由于这种教学办法较好地解决了学习与劳动的矛盾,被农民誉为庄户学。由于庄户学适应了抗战和生产劳动的需要,适合农民的特点,发展非常迅速。1944年底,庄户学在山东地区得到全面推广。蒙阴县22个村庄办庄户学4处,学员达到119人。庄户学的推广和普及,使民众教育的普及面更加扩展,把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民众教育推向了高潮,在山东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识字班。识字班是以农村年轻未婚女青年为主体的青年女性学习文化知识、进行政治教育的组织形式。1939年底出现识字班,这一办学形式在根据地受到了青年妇女们的欢迎。1941年,为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山东妇联发出在全省抗日根据地开展识字班的号召,山东地区采用多种方式动员妇女参加学习,到1943年底,莒南县全年不断上课的妇女识字班有520多个,参加的人数达到15700人。青年女性经过识字班的学习和实践锻炼,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自身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她们在拥军优属、动员参军、支援前线、生产劳动等各项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到1940年底,南山东区有抗日小学117处,学生5040人,民众夜校325所,学生8260人。妇女识字班81处,学员923人。北山东区有抗日小学128处,学生4649人,民众夜校278所,男学员12028人,女学员6061人。 截止到1944年7月,山东抗日根据地已有初等学校8314处,学生47258名,省立中学(师范在内)17处,学生4000名,冬学9668处,学员626324名。
3、干部教育
山东抗日根据地对教育事业非常重视。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干部教育的指示》和《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的指示,1942年4月4日、5日相继发布了《中共山东分局关于在职干部业务教育的指示》、《中共山东分局关于在职干部文化教育的指示》及《中共山东分局关于执行<中央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的决定》。对在职干部教育,中共山东分局以中央规定的业务教育、文化教育、政治教育、理论教育四种为范围,以强调提高业务教育为在职干部教育的中心,并逐渐向政治理论方面去发展。通过正规办学的形式培养和训练干部是干部教育的主要途径。为了培养和训练干部,1940年1月,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简称抗大一分校)迁至山东山东山区。除了抗大一分校,山东山区还创办了许多党校和干部学校。如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党校、鲁南区党委党校、滨海区党委党校。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干校和专业学校,如山东省战工会于1941年4月下旬建立山东公学,1942年7月成立的山东省抗战建国学校等。其中,影响最大、培养干部最多的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抗大一分校在山东山区6年多,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2万多名干部,不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而且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大批干部。抗大一分校不仅是一个教育单位,也是一支战斗部队,多次配合部队作战。发生在山东山区的大青山战役,掩护部队成功突围的主要是抗大一分校的干部和学员。除此之外,山东抗日根据地各级政府层层举办各种轮训队、工作团、星期学校、在职学习等形式来尽可能扩大训练范围,使广大干部都能受到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的教育。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教育事业为了抗日战争彻底胜利教育培养了大量各种类型的革命干部。
(二)教育内容的多样性
山东战工会成立后,在根据地普遍建立抗日小学,改革学制,统一了抗日教材。1940年8月,山东省战工会颁布《小学课程标准总纲》,出版综合读本。各地根据《小学课程标准总纲》的精神编写小学课本和民众课本。 1941年2月,山东文教委员会讨论通过了《战时小学课程标准总纲草案》,规定了小学教育总目标(包括政治方面,基本知识方面,生产劳动方面,社会服务方面,儿童康乐方面),学制与授课时间,作业范围,教学通则等内容。 1943年3月7日战工会又作出指示,主署、专署一律设实验小学,县设模范小学,之后又决定县以上教育主管部门一律增设督学或视导员,教育处建立教材读物审定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了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山东抗日根据地不仅重视业务教育,而且特别注意教学与社会活动和生产劳动的结合,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与劳动技能。1941年9月1日,山东战工会专门作出决定:学生路径或瞻仰烈士碑时一律行礼致敬。为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学校定期召开恳亲会(家长会),汇报教学情况,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在冬学运动中,要求克服单纯学文化的倾向,向群众进行抗战形势、前途的教育,政治理论教育,切实提高群众的政治文化水平。
(三)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山东抗日根据地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日伪军向根据地扫荡时,除个别班组秘密学习外,多数学员停止学习,但粉碎了扫荡后,又马上恢复学习。农闲时集中学,农忙时分散学,大忙时停止学。田间地头、民兵队部、墙角炕头,都是学习的课堂。在山东根据地出现了“村村办学,户户读书,抗日救国,人人争先”的新气象。
剧团演出是深受群众欢迎的宣传方式。山东根据地纷纷成立文艺表演团体,深入干部群众中进行大规模的抗战宣传活动。1939年随一一五师入驻山东革命根据地的抗大一分校文工团,鲁中南文工团,滨海军分区宣传队,以及业余剧团山东国剧社等革命文化团体,也雨后春笋般活跃在山东大地上。同时,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许多村庄也都成立了自己的剧团。据统计,1944年,仅莒南县农村剧团就达110个,演员达3000余人,排演了2000多个节目,观众达10万余人。这些剧团的文艺活动,多是配合农村的具体工作来进行。在“动参”运动中,渊子崖剧团上演了古装戏《木兰从军》、十字路剧团上演了《打渔杀家》;在“优属”活动中,各农村剧团排演了歌剧《抗属真光荣》;在“双减”斗争中,不少剧团排演了京剧《谁养活谁》;在大生产运动中,各剧团几乎都排演了《郑信开荒》。这些演出,与农村实际紧密结合,群众深受教育与启发。
报刊是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1939年1月1日《大众日报》在沂水县王庄创刊,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省级报刊,也是中国共产党现存党报中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之一。发刊词中明确宣誓“为大众服务,成为他们精神上的必要因素之一,成为他们自己的喉舌,更为他们的热烈支持的最公正的舆论机关。”1940年1月1日,《大众日报》创刊1周年之即,毛泽东亲自为创刊周年纪念题词:“动员报纸,刊物,学校,宣传团体,文化艺术团体,军队政治机关,民众团体,及其他一切可能力量,以提高民族自觉,发扬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反对任何投降妥协的企图,坚持抗战到底,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我们一定要自由,我们一定要胜利。”除了《大众日报》,山东根据地还创办了大量期刊和图书,像《山东文化》、《山东画报》,以及各种抗战丛书等,通过新闻出版的宣传,有力揭露了敌人的反动罪行,鼓舞和发动了群众。
山东抗日根据地教育事业在中国共产党和抗日民主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在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通过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灵活多样的方式,取得了成果累累硕果,干部群众的素质得到极大提高,大批反映实际斗争和劳动生活的作品被创作出来,文化教育在反击敌人的奴化教育、抵抗殖民文化方面,在根据地开展的大生产运动、查田运动、减租减息、动员人民参军支前等运动中都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