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大一分校入鲁与沂蒙精神的勃兴

刘长永(山东省沂南第一中学)

摘 要:本文截取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入鲁的微观角度,探究其对沂蒙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的深度影响。全文分六个方面十个分目,约12000字。主要观点:作为一个官方概念的提出,“沂蒙精神”历史不长,而作为一种精神存活已久。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植入抗大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外来因子,加入“厉家寨”“九间棚”的条条支流,在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新、刮骨断腕的强硬钙质催化下,最终铸成“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如今,其内涵外延又面临承传与创新。

[关键词] 沂蒙精神 勃兴 孟良崮 厉家寨精神 九间棚精神 沂蒙红歌 传承 创新

引 言

沂蒙山区,不是一个地理标识,而是一种文化图腾。它诞生的时间虽然不长,却在共和国历史上有着鲜明的印记。作为一个人文概念,它泛指革命战争年代以蒙山和沂水为地标的一块根据地。它所意指的沂蒙红色文化,作为沂蒙精神的思想内核,融入中华民族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重要层面。

巍巍沂蒙八百里,滔滔沂河千余年。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极短的时间内,硬是在瘠贫的缝壤里扎根,长成了参天大树?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极长时间内,不管风吹浪打,党群的血肉与共和军民的鱼水之情唇齿相依?说到这里,一个学校的横空入鲁,不得不提及。

抗大一分校入鲁,是党中央、毛泽东为经略山东乃至全国这盘棋,投下的一枚举足轻重的棋子。全面抗战爆发后,远在陕北的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山东特别关注。毛泽东有过这样的形容:“山东这盘棋活了,全国的棋也就活了。”1938年,毛泽东决定“派兵到山东”。于是,徐向前、罗荣桓等先后到山东,化名“胡服”的刘少奇,也到山东指导工作过。给山东送来了本地也有的“毛瑟枪”,毛泽东还在思索着什么。

沂蒙山区根据地的成功打造,树立了中国共产党坚持走群众路线的一个范例。而作为革命骨干的播种机与孵化器,抗大一分校是这一系列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一支笔的威力不低于3000毛瑟枪,有了足量干部的头雁引领,觉醒的民众才会投身抗日的洪流。从某种意义上说,把抗日大学搬到敌后,是沂蒙精神蓬勃发展的重要推手。

一、待萌的种粒播进期待已久的温床

择取沂蒙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体现了中共中央与毛泽东的远见卓识。在诸多因素的推演考量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除了济南、青岛等地,沂蒙山区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发展较早。

(一)全面抗战爆发前沂蒙山区春潮涌动

巍巍沂蒙,是沂蒙男儿宁死不屈的脊梁;滔滔沂水,是沂蒙女儿的九曲十八弯的柔肠。黎明前,共产党的亮光在血雨腥风里悄然蔓延。2018年3月23日《大众日报》《周末人物》刊发笔者参与、记者卢昱撰写的《燕翼堂前飞双烈》,再现了90年前沂蒙青年刘晓浦、刘一梦叔侄忠贞爱党、血荐轩辕的撼人实景。

在八百里沂蒙山区的腹地,蒙阴、费县与沂南交界处的古镇垛庄,清道光年间,燕翼堂十二世祖刘家音在今垛庄镇政府驻地一带,建造了占地40余亩的八卦宅。历史记载,康熙皇帝曾在此驿站驻跸一夕。“1895年初春,李鸿章的二女婿、晚清名臣张佩纶自京南下,路过垛庄时,借住在燕翼堂中。见过大世面的张佩纶在日记里,如是评价刘家的房子‘饶于赀,屋甚敞大,殊有闲适之乐’”,四大院十二小院,石料铺就,有房屋160余间,四周炮楼8座,可容一个步兵团。这就是早期共产党山东省执委(常委)兼秘书长刘晓浦和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刘一梦的老家。

“家境优渥,本可安心做富家少爷的他们,却视富贵如浮云,一心跟党走,奔波四方,为革命壮烈捐躯。他们用信仰铸就的火炬,也照亮整个家族。刘氏一家有30多人参加革命,举家跟党走,前后有7人为国捐躯”。“四少爷”刘晓浦排行最末,刘一梦是其三哥刘景厚之子,早年失祜,叔侄弟兄,幼友相嬉。就读于临沂五中(山东省立第五中学)后,刘氏叔侄在城乡间奔走,受益五四运动后爱国思想,刘晓浦走实业救国之路,考入南通纺织专门学校,立志以文学唤醒麻木实现民族复兴的刘一梦,考入金陵大学文学系。刘晓浦、刘一梦接触了“一大”代表王尽美,由王尽美介绍入党。1923年后,刘氏叔侄进入“培养社会科学和新文艺方面的干部,以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上海大学社会学系。逐渐深化了对共产主义的理解,刘晓浦立下了凌云志:“我视富贵如浮云!为了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复兴,我甘愿献出我的一切,包括我的生命。”1926年的《语丝》杂志,有他与民俗学家江绍原的对话 《大家的小品:三十、薄饼外加猪肉和大葱》。

入党后,刘一梦深入农村,积极践行党的主张。1927年7月19日,他写了公开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斗》,县长下乡收牛头税,结果被百姓扣押,乡绅故意拖延数次方去解救。一周后,写了《谷债》:“催租子的赵太爷紫黑色的脸上发威严的光,像一个吸足血的臭大虫”以笔为枪的刘一梦,创造出《沉醉的一夜》等数篇吹响革命集结号的短篇。“时候已经到了夜深,我在床上翻来覆去还是睡不着。呵,我今晚又是一个失眠了!”这篇落款为“1927年10月1日于上海”,刘一梦把自己的影子“摆”进了文章。

沂蒙山区,既是一块孕育古老文明的文化沃壤,也是一方滋养中国革命的红色热土。星星之火,期待燎原。革命的实践急需革命的理论,而唤起大众千千万,靠得是文艺。1929年上海春野书店出版《失业以后》辑刘一梦8篇小说。1930年,鲁迅道“这两年中,虽然没有极出色的创作,然而据我所见,印成本子的,如……刘一梦的《失业以后》,总还是优秀之作”(《我们要批评家》)

1931年4月5日,星期天,寒食,在蒋介石任命何应钦为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对中央苏区开始进行第二次“围剿”前夕,刘晓浦、刘一梦、邓恩铭、刘谦初等共产党人,在济南纬八路刑场慷慨就义。此时,距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仅有五个月。因为多系化名,这些山东早期共产党的殉道者,有的至今还不知其姓字名谁,真名实姓,他们以自己的热血,染红了齐鲁大地的第一缕曙光。“霎时,他们都睡在雪地下了,腿还颤动着,像要挣扎的样子。朝影射着在他们的身上,洁白的雪地沾浸上了他们头部流出的鲜血。他们还直睁起眼睛向着太阳的冷凄的红光……”他在《雪朝》的结尾早就预料到这样的结局。

燕翼堂的“双飞燕”,插上了共产主义的双翅,不断擦拭闪亮的初心,如沂蒙天穹夜空划过的一道彗光,虽短暂而绚烂,他们用青春作答了最初的诺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真正的共产党员,早已置生死于度外。杀了我一个,起来千百人。不仅仅是在沂水,还在郯城;不仅仅有刘晓浦、刘一梦,还有邵德孚、徐相南,……在血雨腥风里,在栉风沐雨中,在沂蒙山区的沟坎河堰、地窖崮顶上,不怕死的沂蒙早期革命党人,印册子、贴布告、发传单,,启迪民众,宣扬党的主张。刽子手的屠刀,吓不倒真正的共产党员。

(二)抗大入鲁点旺了沂蒙山区革命的火把

沂蒙精神是党的重要财富,与先后形成的井冈山、长征、延安和西柏坡精神比,它具有鲜明的普及性和大众性,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1940年1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经平邑进至垛庄,住八卦宅。5日,三大队黎有章部留守垛庄,校长周纯全等至东高庄。《抗大一分校再次东迁山东》由李培南词、夫泉曲:“为了迎接新形势,分校奉命再东迁。去何处?黄海边,军事要地沂蒙山。”(p17,《沂蒙红歌》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7月第1版)

耳濡目染,火热的军校学习生活吸引了刘家刘曾蔼等4名女孩,三大队黎有章大队长接谈后,因三大队不设女生队,于是派专人将她们(还有3个男孩)送到孙祖。刘曾霭和侄女刘钊毕业分配到中共山东分局机要科,刘稚云分到战工会。刘曾霭牺牲后,刘家另一个女孩刘纯,也在16岁时,和姑姑一样,成了抗大女生队学员。1945年抗战胜利之际,与牟宜之组成革命家庭。

牟宜之,1909年生于日照奎山乡牟家庄。1932年参加日照暴动,1935年任《山东日报》社社长兼总编。1938年春被吸收为中共特别党员,任国民政府乐陵县县长。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政委萧华率部进鲁时,得其全力相助。1940年任战工会委员。1941年调鲁中区任沂蒙区行政公署专员,组织修袁家口子大堤并题词,燕翼堂刘云浦撰碑文。建国后,历任济南市建设局长、林业部经营司长、城市建设部公用局长。1957年被错划“右派”,1958 年被开除党籍。1974 年邓小平亲笔指示妥为安置,但未得落实。1975年客死济南。 1979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为其平反。1985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肖华、黎玉、莫文骅、霍士廉、林月琴五人署名缅怀牟宜之的长文《有功岂必书之碑》。

燕翼堂举家铁心跟党走,“尽全力支援八路军抗日,要人出人,要钱出钱,要粮有粮。家中年轻后辈有30多人参加八路军,刘曾蔼后,又有4人壮烈牺牲。至1947年“土改”,“燕翼堂”全家近60人,只有一位出不了门的老太太和其小儿子相依为命。

刘氏家族的长工佣人,也先后参加革命。沂蒙“四大娘”,有两人(彭大娘、段大娘)生在“燕翼堂”。彭大娘(杨松桂)、段大娘(张新民)外,另两个韩大娘(谢德甫)、李大娘(吴金凤)。也是垛庄村人,先后于1938年和1939年入党,并分别担任妇救会长、副区长、副乡长。彭大娘、段大娘四个儿子中的三个都参加了革命,她俩先后动员80多人参军。1940年8月1日,文工团在垛庄演出庆祝“八一”建军节。日军偷袭,为保护全村妇女赶做的500双军鞋,抗日女英雄“垛庄四大娘”冒死不顾,埋好军鞋才撤离。周纯全指挥校部安全转回垛庄,“四大娘”及时挖出军鞋送到部队。在全校祝捷大会上,文工团又推出了全团集体即兴创作(阮若珊执笔)的《垛庄战斗组歌》,其中就有《歌颂彭大娘》:“谷穗黄又黄,高粱红岗岗,日本鬼子发大兵,来到垛庄乡。……提起那彭大娘,人人都夸奖,组织起妇救会,坚决把日抗。”(p185,《沂蒙红歌》,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7月第1版)

一个家庭4名女孩上抗大的事,在沂蒙山区引起了轰动。这对鼓动民众参军参战、抗日救国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四个女孩的选择,改变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人生。一个家庭的义举,焕发了沂蒙根据地民众的抗战热情。从此,沂蒙山区革命风起云涌,沛然而兴。杨雷、刘奇、刘刚、袁超、刘峰宜、刘祥厚、刘斌……抗大一分校在沂蒙的流动办学,如星星之火,燎原了沂蒙大地。

二、“出口”“入心”,深耕沂蒙根据地

随着沂蒙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然而,在“四塞之固,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的一个自然条件极为封闭、文化基础薄弱的沂蒙山区,如何向文化知识极度匮乏的沂蒙百姓传播革命的火种,是一个困扰已久的难题。钥匙只有一个,那就是歌曲。因此,文工团、民工团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

(一)抗大文工团:一支小小的笔,抵得上三千支毛瑟枪

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文化艺术作品。在沂蒙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中,抗大文工团员一手拿枪,一手拿笔,深入战地和农村,创作革命歌曲。这些歌曲,不仅丰富了沂蒙根据地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动员和激励了广大民众投到革命者的队伍里。

文工团是有战斗力的。迁鲁的路上,驮服装道具的骡子受惊甩驮溜了。白华忙去追赶,史屏扛起120余斤重的驮子,一口气驮了十几里山路。1940年1月5日,文工团到达南沂蒙(今沂南县),驻张庄、孙祖一带。文工团首演张庄街,《大众日报》专稿报道。抗战中,很多沂蒙小伙就是看了《放下你的鞭子》《小放牛》等参军的。

八年抗战,仅山东籍的抗日烈士,就有6万之多。而抗战胜利后,在16万进军东北的解放军中,山东籍又占了6万之多。这不是一组枯燥数据,这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他们有多少是看过、听过文工团的表演走上战场的,谁也无法统计了。

政治部干事沙洪和文工团副团长王久鸣用10分钟“打赌”写出的《跟着共产党走》,唱遍了全国,并在开国大典上演奏。歌曲诞生61周年之际,娘家——临沂市委、临沂市人民政府在东高庄隆重举行歌曲诞生地纪念碑揭碑仪式。大青山突围战中,文工团石峰等牺牲,刘知侠与艾力创作《困难是巨火》《蒙山进行曲》等歌曲。《困难是巨火》极大地鼓舞了沂蒙儿女抗敌的士气:“困难是巨火,把我们锻炼,我们是坚钢越炼越坚强。困难是我们的,胜利也是我们的,谁能熬过这艰苦斗争的锻炼,谁就能达到胜利的明天。” (p19,《沂蒙红歌》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7月第1版)

正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的“革命的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一分校文工团在沂蒙山区创作的革命经典歌曲《跟着共产党走》《沂蒙山小调》《孙祖战斗》《烈火燃烧在沂蒙山上》等,不仅唱出了根据地人民的心声,同时也吹响了根据地军民打败日本侵略者,夺取民族解放斗争胜利的号角。不仅在沂蒙山区广泛流传,还很快唱响全国。

在滨海区,小歌舞剧《亲家母顶嘴》《抗属真光荣》等,深受群众欢迎。八大剧团联合公演及话剧《阿Q正传》,则是农村戏剧运动的尝试。文工团创作的数十个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促进了战争时期文艺的战斗化、民族化、大众化。

一切优秀的文化艺术,是艺术家辛勤架设的旨在提升人民生命品质的阶梯。沂蒙红歌是来自于革命斗争和生活实践的艺术,是经过艺术家提炼加工,又回到革命战斗和生活实践中的群众艺术。每一支歌都是源于群众又在群众中广为传播的艺术精品。沂蒙山区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实践,为抗大一分校文工团的文化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厚的题材。而作为革命号角的抗大文工团,也奏出了时代最强音。

新中国成立后,艺术家们仍然以当年革命战争为题材,创作了许多歌曲。如《沂蒙颂》《红嫂颂》《共和国,今天的沂蒙对你说》《蒙山沂水》等,这些具有新思想、新风貌的歌曲,激励着我们发扬沂蒙精神,牢记革命传统,跟着共产党永远向前进。

(二)拓疆沂蒙根据地的先锋——抗大民工团

为在新区开辟根据地,抗大一分校组建了民运工作团(以下简称“民工团”),着手开展群众工作,稳定办学环境。民工团深入农村,进家串户,历尽艰辛撒播火种。

一队活动在张庄,刘家店子,东、西桃花,左泉一带。二队在葛沟,东、西安乐,铁山子一带。宋兹心率三队(妇女队)艰难工作。她和李光远是同学夫妇,怀抱婴儿,一同迁校。为全身心投入民运工作,宋兹心把儿子送给了徐姓农民。1953年,宋兹心来到孙祖,母子团聚。只是徐姓农民自己没有生养,视宋13岁的长子为己出,起名徐一东。宋兹念及沂蒙老区人民对儿子养育之恩,决然而返。1957年,宋兹心夫妇再次赴沂蒙山老区,终于与儿子相认,他们作出儿子不改名姓,为沂蒙养父母养老送终的如山承诺。供养徐一东中专毕业,分配到淄博山东铝厂,在淄博成家立业的徐一东,把养父母接到身边,侍奉到老,奉回老家孙祖入土为安。

民运团到石泉村,刘峰宜羡慕女兵,来到抗大。在大崮顶亲眼看到没弹药的战士跳出围墙与敌拼刺刀,有的与敌抱在一起滚下山崖。突围路上临危的伤员,把生的希望留给她说:“我不准备走了,我还有手榴弹,等敌人来了,就跟敌人同归于尽。不能连累你们两个,这鸡蛋你们拿去吃,赶紧走!不然的话,三个同归于尽。你们能活一个算一个!”1942年刘峰宜住在一个老大娘家。一次冒雪回来,脸冻青了。房东大娘解开棉袄就把刘峰宜搂到怀里。棉袄里没有衬衣,大娘用身子温暖刘峰宜。

人民军队来自人民,参军前就是人民;而战士脱了军装,就又变回农民。可见,人民爱人民军队,这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绕口令。

渊子崖村位于沭河以东,是沂蒙山区沭水县(今属莒南县)板泉区一个只有200多户人家的村庄。抗战期间,河西是敌占区,河东是游击区,“拉锯区”的渊子崖村民,提心吊胆,度日如年。民工团到村,成立政权,建立武装,组织“农救会”。后来,一分校文工团等八大剧团来村公演,持续了半个月,观者如堵。

在著名的渊子崖自卫战中,自卫队员和群众147人牺牲,消灭日寇80多人。闻讯赶来增援的八路军,除县委宣传部长徐坦负伤得救,无一生还。消息传到延安,毛泽东在《解放日报》上高度评价该村是“村自卫战的典范”。

军爱民,民拥军,砸断骨头连着筋。这是抗日战争史上,中国农民自发组织的一次激烈悲壮的浴血保卫战。英雄的渊子崖人民用大无畏的气概,谱写出一曲血染的民族壮歌! 1941年反扫荡中,徐茂田、周慕苏牺牲,马玉福负伤。12月中旬民工团回到滨海,完成了历史使命。

八百里沂蒙,每一道沟沟坎坎,无不留下抗日战士的足迹。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宁死不屈、百折不挠?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崇高的信仰和坚定的信念。共产党人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人民群众就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念。

三、军爱民民拥军,鱼水相依情谊深

沂蒙山区的每一脉山水,都有属于红色岁月的留痕。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凝结出了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深情,成为沂蒙精神的坚实内核。

(一)亲不亲,一家人

沂蒙人民素来淳朴坚韧,古道热肠,一入山东大地,一分校的学员就感受了了这种发自肺腑的天然亲近。

抗大一分校入鲁后,校部侦察员郝云虹和东鲁奉命提前半日行程,为大队建立路标。1940年1月2日,来到蒙阴县四十亩地村一店家时,遇到土匪盘问。幸得店主夫妇冒死相助,大妈叫儿媳妇带路转移到民兵自卫队处。“大嫂沉着冷静,矫健敏捷,走在坎坷的山路上。在她的带领下,三人很快来到山腰的两间半洞式房内。房屋依山势伪装,与自然融为一体,院外还设有对付土匪来犯的射击掩体。”“请放心!这伙都是的。夜里住在这里,躲避郑小隐和刘黑七抓壮丁。我们村净是穷人,大伙儿心齐刷,都向着咱八路军。他们要到这里来抓人,我们就能对付他个三百二百的!”(郝云虹《沂蒙山的大妈》,《在敌后的抗大一分校》中册,P401,中国物价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版)

一边又领着他俩到北屋去见女民兵。二三十位蒙山巾帼,个个英姿逼人。原来老人的儿媳妇是自卫队长的妻子,她又拿出刚煮好的地瓜招待亲人。3日一早,大娘来看二人。他俩才知道,2日夜里,土匪到四十亩地客栈抓人扑空,拷打店家老人,又挨家搜寻。学员们道别向垛庄进发时,大娘拉着学员的手泣不成声,不住地唠叨:“好孩子,可别忘了回来看大妈呀!”

其实,土匪当然知道老乡们在山里有藏身之处,可又不敢轻易来搜,武装起来的沂蒙山民,初次尝到团结起来的威力。抗大时一分校的到来,如一股春风,吹开了蒙山的烂漫山花。

(二)滨海屯兵,日久见人心

让我们把目光放到沂河彼岸,再看这样一些历史记载:

1941年麦收前,驻莒南十字路的抗大一分校“麻城队”要迁驻大店。临行前,学员给房东挑满水缸,扫好院子,捆好柴草,上好门板,送还借物。

“临行前,俱乐部民运委员还要逐户检查,严防发生违反群众纪律的情况。果然发现一块门板没有及时送还,就督促落实,并道歉,主人感动说,‘“你们真是秋毫无犯啊’送行的老乡,泪眼汪汪,依依不舍。”(李晓钟《生动实际的思想工作》,《在敌后的抗大一分校》中册,P131,中国物价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版)

抗大一分校的领导很注意民运工作,每到驻地都要帮助房东扫院子、担水。见到老百姓时,都热情地招呼大爷、大娘,向他们宣传革命道理。

“刚进驻大店时,有些群众疏远学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感情逐渐接近了。说‘国民党反动派说你们共产党八路军是青面红发、巨齿獠牙、共产共妻的恶人,今天见到了你们,才知道你们都是些心地善良、很讲道理的大好人’”。(王克明《康达指引我走向革命》,《在敌后的抗大一分校》中册,P173,中国物价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版)

学校在驻地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非常严格,渗透进了每个学员的思想深处。像帮助房东挑水扫院,播种收割,宣传抗日救国。所以所到之处,群众夹道欢迎。发生敌情,群众牵牛縋马,与学校一起转移。

“有一次,指导员要学员帮助老乡摘花生。号召一发出,大家一齐出动,很快完成了任务。同学们虽然饿着肚子,老乡硬让大家吃些,但同学们连一个小花生妞都没动。老乡感动得流着泪说:‘你们太好啦!’在行军中常常遇到地上掉的枣子,大家都视而不见,没有一个同学因饿着肚子而捡着吃的。”(丁均、刘曾芸等《难忘的岁月——忆抗大女生队的学习生活》,《在敌后的抗大一分校》中册,P202,中国物价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版)

其实,人民真的要求不高,只要你真正爱护人民,人民也会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你。

在驻地,逢年过节,只要敌情允许,学校就组织秧歌队、高跷队,或演话剧,或者杂耍,和百姓一起联欢,向群众作宣传,推动减租减息,也参加驻地劳动,帮助百姓。军民关系处理得很好,学员和老乡就像是一家人。

据原鲁南军区鞋厂班长李凤春回忆,在战争年代,为了解决生产能力不足,每逢做棉衣时,当地政府就组织其妇女,协助被服厂完成生产任务。被服厂将衣片缝好,由群众承担起铺花、絎棉、锁眼、钉扣等工作。平邑县有两位拥军模范花大娘和朱大娘,她俩每年八月十五刚过,便主动来工厂帮助做棉衣,她们说这是“回娘家”,来工厂夜以继日的干活,睡着潮湿的地铺,盖着棉衣休息。干活时花大娘以真挚朴实的话语鼓舞妇女群众:“姊妹们!前方战士为咱们拼命流血,咱们可得实心实意地把棉花铺匀,把针线缝密,要对得起亲人啊!”群众一直帮工厂做完棉衣才肯返回,每隔一段时间,要倒换,那些换走的人们,不愿走,走得送的都哭。年年如此,不取分文报酬。

 “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争。”是沂蒙人民,支撑了战争的进行;是沂蒙人民,推动了战争胜利的车轮。

四、战争,让人民的心愈加靠近

残酷的战争最能考验人心,而沂蒙精神,就是历经革命战争洗礼而锻造出炉的。如今,硝烟弥漫的战火已经远离,沂蒙精神已经在这片沃土上深深扎根,这股精神原动力宛如一腔热血,流淌于沂蒙人民的心中,滋润着新沂蒙人向着伟大的目标奋勇前进。

沂南人杨雷,岸堤干校一期学员,抗大一分校学员,在惨烈的大青山突围战中,舍命阻敌,身受重伤,幸得当地农民王立德救助,死里逃生。1942年1月至1944年5月辗转依汶一带,由高乃贞母子精心照料,得以重返岗位。为了引开鬼子,高乃贞的母亲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以命换命,这是对亲人。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这是对敌人。这,就是我们的沂蒙父老乡亲。

抗大休养所隐蔽在垛庄南的桑园村一年多,在沂蒙人民的帮助下,经受了1941年的大扫荡的严峻考验。1941年12月下旬,校休养所全部伤病员随同学校搬到达滨海区。

周纯全校长总结时,肯定了校休养所反扫荡经验,称赞休养所在保存伤病员方面创造了奇迹。其实,真正创造奇迹的是沂蒙人民。

1942年10月27日,在敌重兵环伺下,一分校能从南墙峪顺利突围,指路的沂水农民功不可没。而走散的张侠、罗加、戴流等女生,躲在山洞里,12个日夜,靠的也是一个素不相识的沂水农民。每天塞进洞口的地瓜干,使她们兴奋地叫起来:“是老乡,老乡!”

这个老人姓贾,家里三口人,儿子是民兵。“遇到老大爷,就像鱼儿重新回到水里一样。这狭小阴暗的山洞突然变得广阔明亮起来了。老大爷每天黄昏都来,给我们讲部队怎么打胜仗的,民兵怎么拿着扁担和菜刀缴获敌人的大盖枪的”。(张侠《洞穴十二夜——一忆1942年南墙峪突围》,《在敌后的抗大一分校》中册,P214,中国物价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版)

在山洞里12个夜晚后,一天老大爷来告诉她们,抗大已经平安转移大搜滨海区了,学校派了许多侦察员来寻找失散人员。翻过牛尾巴山,来到沂河边,女兵们与老人依依惜别。有了人民的支持,什么惊涛骇浪,都难不倒共产党人。什么是沂蒙精神,这包弥足珍贵的地瓜干,就是最好的诠释!

蒙山高,沂水长。在沂蒙山区,乳汁救伤员的故事,流传着多个版本。可是,共和国国防部长的亲历,还是那么感人。

迟浩田,原抗大一分校学员,1929年7月生,山东招远人孟良崮战役期间任华野九纵第二十五师七十三团三营书记、连文化干事。孟良崮战役后的南麻战役中,重伤昏迷四天四夜的迟浩田,被一位大嫂的乳汁救活。调任济南军区政委的迟浩田,来到沂蒙山寻找恩人。老人们都说:“没有这样的人。”后迟浩田多次派人甚至再赴沂蒙山,还是失望而归。2005年,山东省举办“沂蒙精神”展,迟浩田题词,“蒙山高沂水长,好红嫂永难忘”。

有人说:“迟浩田福人有福相,可能是遇上了仙姑。” 迟浩田说:“如果说她真是仙姑,那仙姑就是人民群众,是军民鱼水之情。”时光流逝,淳朴的沂蒙人民从来没有忘记,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咱们军队和老百姓,永远是一家人。只有共产党,只有共产党的队伍,才能在国家、民族的生死关头与老百姓生死与共。

五、薪火相传,抗大丰碑永远屹立在沂蒙山上

建国后,人民中国百废待兴。当年为革命作出巨大牺牲的沂蒙山区,大多民众还在饥饿线上挣扎。如何发展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尽快解决温饱问题,成为首要政治任务。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杨雷出任莒南县委书记。

(一)厉家寨是一个好例

位于莒南县城东北部,有一个村,大山东侧立,三面环山,恰似一座山寨,故名厉家寨。

1944年8月,厉家寨上千名群众被日军包围,救援的八路军115师686团“何万祥英雄连”,与二十余倍的倭敌血战竟日,30多人壮烈牺牲,其中弹尽枪折的五班战士,全部跳崖牺牲。为继承烈士遗志,鼓舞人民斗志,艾力、贾霁合作创作了《我们的连长何万祥》,久唱不衰,并经日本反战同盟成员传到日本。

哪里的群众有危险,哪里就有人民军队的身影。碎骨粉身浑不怕,这,就是沂蒙人民哺育的子弟兵的血性!

当年和鬼子兜山头,打游击的穷山秃岭,成了翻身百姓心中永远的痛。在杨雷的领导下,厉家寨人抖擞精神,一把鐝头一张锨,截潜流,修暗渠,围山河,斗“龙潭”泥石洪流成了水库湖泊,穷山险坡成了层层农田,穷山恶水成了“花果山”。粮食产量从原来的七八十公斤增长到276公斤,提前10年实现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目标。当一篇题为《厉家寨大山农业社千方百计争取农业丰收再丰收》的报告通过时任山东省委书记处书记、毛泽东俄语翻译师哲上报中央后,“此件值得一阅,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毛泽东的批示,欢欣之情,跃然纸上。

赤子红心,再接再厉的杨雷,在任职期间,又培养总结出高家柳沟这样的全国先进典型。作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熏染了抗大精神,“听党指挥、不怕困难、科学创造、敢为人先”的“厉家寨精神”,成为沂蒙精神的重要因子,而抗大一分校杨雷,注定成为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

(二)老骥伏枥,再立新功

战争年代阻隔抗日儿女的沂河、沭河,如恶龙似水兽,仍然不甘受缚。

沂河,源于山东省沂源,经沂水、沂南、临沂、苍山、郯城等入江苏境。沂河治理,始于明代。1912年,全国水利局总裁张謇曾编制《沂水入海施工计划图》;1946年省建设厅编制的《沂蒙山区计划纲要》中也有规划。但均未实施。

沭河,源于沂山南麓,南流与沂河平行纵贯鲁南。流经沂水、莒县、莒南、临沭入江苏省境。沭河支流多从左岸汇入,形成不对称树枝状水系,下游汛期水灾严重。

由于沂、沭河上游长期以来气候反常,降水过多,地表水汇集迅猛,须扩大开挖分沂入沭水道和新沭河;修建沂河刘道口枢纽,临沭县大官庄枢纽;修建沂沭河回水段等。

1971年8月,杨雷出任临沂地区沂沭河东调工程指挥部副指挥、副政委。1976年4月,改任指挥、党组书记。杨雷,这个当年抗大一分校老八路,再赴征程。

沂蒙人民发扬战争年代历练的不屈不挠精神,像当年参军支前一样,在党的号召下,临沂地区九县56万民工,顶风冒雪,按军事建制单位,从数百里之外,迤逦浩荡,杀向苏鲁交界的沂沭河两岸。

1974年7月10日至8月13日,沂蒙大地连降大雨。杨雷指挥,这位1938年入党,岸堤干校、抗大一分校老学员,面对洪流,犹如置身当年大青山突围战场,指挥若定,适时下达控制分洪命令。未全部竣工的沂沭河东调设施顶住了“8.14”特洪冲击,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和陇海路的安全。

1974年8月28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此事。一分校学员杨雷,又一次向人民献上了一份厚礼。杨雷任指挥时多次回大青山王立德家,堪比亲人。1997年,全长1135米的沂河小埠东橡胶坝,拦蓄景观水面1.6万亩,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

毛泽东说:“抗大为什么全国闻名,全世界闻名,就是因为它比较其他的军事学院最革命最进步,最能为民族解放为社会解放而奋斗争。”

“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陈毅说。

迟浩田说:“如果说她真是仙姑,那仙姑就是人民群众,是军民鱼水之情。”

“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坚忍不拔,无私奉献”,这是1989年调查报告《九柱擎天》中提出的平邑“九间棚”精神,引起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组织部部长宋平高度关注。

这些不同历史时期对沂蒙人民的同声礼赞,奠定了沂蒙精神诞生的理论基础。

六、沂蒙红歌,永远在蒙山沂水间回荡

新时代的沂蒙小伙“山村把我养大,我把山村再养大”的创业初衷和赤子情怀,让人动容。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沂蒙精神。

(一)打赢一场扶贫攻坚的新“孟良崮战役”

3月11日,中国经济新闻网记者赴“小延安”岸堤镇。别人进城,自己出城逆流而行的新农人刘元强,开发桃园400余亩,栽种桃树万余株。种植园区吸收了部分老弱病残及革命战争时期烈军属贫困家庭后人务工。其中包括央视近播的《记住乡愁》第46集《马牧池:仁义敦厚》中的1947年5月“火线桥”架设组织者之一的刘曰梅与水塘崮惨案中誓死不屈、跳下悬崖的“狼牙山五壮士”式的英雄传奇人物吕洪修后人,及上世纪七十年代“拥军桥”的架设者来凤举等。

多年以后,火线桥的另一组织者李桂芳,仍能清晰地哼唱出当年跟着抗大文工团员哼会的歌《大青山精神永不忘》,幸秦丕山、刘洁走访挖掘、录音记谱,得飨读者:“家乡同胞听我言/沂南有个大青山//大青山/不平凡/人人都称赞//革命战士真勇敢/三天三夜不下火线//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人类的生存/千名战士倒在了大青山//……!” (p62,《沂蒙红歌》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7月第1版)

宁愿牺牲品牌扩张经费与机会,也要架设攻克孟良崮贫困堡垒的“致富桥”,加快本地贫困人口脱贫步伐,打赢新的孟良崮战役。承担社会公益责任,是接过红色文化接力棒的沂蒙新农人的历史性选择。

(二)留住沂蒙山区人民心中的歌

歌曲的艺术魅力,就在于能打动人心,牵动灵魂,给人以力量。支支红歌,串起一个个载着硝烟的战斗故事,一个个故事,述说着一个个或一群群可歌可泣的英模人物。由这些故事、这些人物汇集起沂蒙山区当年的党政军民,团结一心,勇往直前,克敌制胜的血色历史。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拥军支前、参军多战、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谱写出亘古未有的军民团结抗战诗篇。可惜由于年代渐远,一些歌曲湮没民间,面临失传的危险。

被誉为“红歌达人”的沂蒙山区音乐教师秦丕山、刘洁夫妇,则踏破青山、采歌录谱,在音乐的王国里,高举弘扬抗大精神,歌颂沂蒙精神的大纛,矢志前行。夫妇俩几乎利用了所有的业余时间,奔波在沂蒙山村。为此,他们不惜变卖家产、专门购置了录音、录像设备,试图从日渐稀少的战争年代的老人们的嘴里,一点一点抠挖出当年回荡在蒙山沂水的沂蒙红歌。

最有精神价值的艺术作品存在于民众的记忆之中。在选择红色歌曲的时候,秦丕山夫妇力求请当年的红嫂、红哥,包括当年和后来曾经唱过红歌的识字班们,让她(他)们亲自唱出。为此,几乎跑遍了沂蒙大地的各个角落。在寻访采集资料的日子里,他们每到一地,凡是会唱的都是来者不拒,能唱多少就唱多少。有的还叫上同伴一起唱。遗憾的是,许多老人说,当年记得滚瓜烂熟的红歌,如今已经记不全,也记不准了。更为遗憾的是,现代的年轻人,儿乎没有一个会唱当年流行于沂蒙根据地的红歌的。那是一代人用心和血唱出的沂蒙精神,那是一代人出生入死的强大动力,那是一代人留下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沂蒙新一代,挖掘、整理和传承下去,责无旁贷。

传唱和欣赏当年在根据地广为流行的沂蒙红歌,这决不是重复历史,而是重温历史,寻求精神上的攀援。中共临沂市委宣传部与广播电视台曾两次出版《沂蒙山的歌》,愿更多的热爱沂蒙山的人,到沂蒙山中去,抢救性挖掘更多更好的沂蒙红歌,弘扬沂蒙精神。

歌曲是一门艺术,艺术是能够冲破时空的文化。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的文化艺术,只要是对社会发展起到过积极作用的,只要是来自人民大众的,就一定能深藏在人们的记忆里,并于那个时代、那段历史一同载入史册。如何利用好作为沂蒙精神重要承载、传播工具的沂蒙红歌,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老话题、新问题。

结 语

抗战时期的沂蒙山区深受抗大一分校影响的渊子崖自卫战消息传到延安,引发毛泽东在《解放日报》上的高声礼赞。解放战争时期孟良崮战役中沂蒙区的戮力支前,曾令陈毅动容,而一分校学员迟浩田被沂蒙大嫂乳汁救活的故事,也动地惊天。和平年代,沂蒙老区人民首次获得中共中央高层关注,还是一分校入鲁后招收的沂蒙老学员杨雷。继渊子崖、孟良崮精神之后,杨雷使“听党指挥、不怕困难、科学创造、敢为人先”的“厉家寨精神”,驰走全国,成为沂蒙精神大厦的又一块基石。

而杨雷,注定成为沂蒙精神形成过程中一个承前启后的不可或缺。20年后,新华社山东分社原副社长李锦在沂蒙山区调查报告《九柱擎天》中提炼出的“九间棚”“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精神,是建国后沂蒙精神的第二次跃升。

随后,1989年12月12日,《临沂大众报》刊发《发挥老区优势,弘扬沂蒙精神》文章,这是“沂蒙精神”作为一个概念首次见诸报端。而其内涵外延,又几度流变。最终,2004年第四次沂蒙精神研讨会上,“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16字概述,成为定论。

也许,作为一个官方概念的提出,“沂蒙精神”诞生的历史的确不长,而作为一种精神,它已存在千百年。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植入抗大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外来因子,加入“厉家寨”“九间棚”的条条支流,在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新、刮骨断腕的强硬钙质催化下,最终铸成“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代代沂蒙儿女无私奉献、拼搏奋进,铸成沂蒙精神千古之丰碑!几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顾沂蒙人民在抗大精神感召下,为争取民族独立、全国解放与美好愿景,迸发出的一幕幕与人斗与天斗的感人腑心的场景时,不由感叹,无论城头变换大王旗的血雨腥风年代,还是政治风云晴雨莫测的阴霾时期,我们的党都是领导我们伟大事业的中流砥柱,而沂蒙人民对党的信念和信任,天地可鉴!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十九大召开了。不忘初心、与时俱进的沂蒙精神,必将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