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与齐鲁优秀传统文化

刘子香(临沂第二十九中学)

内容摘要:齐鲁文化是产生在古齐鲁两国的地域文化,秦汉融合后成为中国文化的主干和核心。齐鲁文化有其基本的文化精神和内容,它崇尚刚健的自强不息精神,崇尚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崇尚民本的厚德仁民精神,崇尚有为的能动创造精神,崇尚群体的大公无私,是一种伦理文化。沂蒙精神根植于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这一精神,并在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涌现出了诸多的名人和宝贵精神,成为一种先进群体意识。

关键词:沂蒙精神    齐鲁传统文化    内在关系

一、沂蒙精神的形成

以沂蒙山区为中心,以今临沂市行政区域为主体的鲁东南地区,习称沂蒙地区。沂蒙地区是一块古老的文化沃土,是一块神圣的红色土地。沂蒙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史前,这里系“东夷”之地,是中华民族文明发祥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沂源猿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原始陶文、金缕玉套、银雀山汉墓竹简、金雀山汉墓帛画等,展示着沂蒙大地的久远和文明。沂蒙地灵人杰,人才辈出。宗圣曾子、算圣刘洪、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众多历史文化名人,犹如群星璀璨,构成了沂蒙绚丽的历史星空。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为沂蒙精神的产生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沂蒙人民取儒家文化重道义、崇气节、颂正直、贵信实、求和气之优良精华,并使之不断完善和升华。沂蒙地区有着长期的革命斗争历史,为了谋求自身的解放,沂蒙人民同一切黑暗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汉代樊崇的琅琊起义,宋朝杨妙真、李全的红袄军起义,明末清初九山王王俊的费县起义,郯城、兰山的幅军起义,表现了沂蒙人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英雄主义精神。正是这种悠久的历史文明的影响和熏陶,沂蒙人民形成了朴实、善良、勤劳、勇敢、智慧、自强不息等优秀品质,构成一种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历史文化内生力,为沂蒙精神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

沂蒙山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中共“一大”代表、山东党的最早组织者和领导者王尽美,就是沂蒙人。在他的影响下,一批批优秀知识分子、有志青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通过各种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沂蒙山区早在1926年就建立了党的组织,积极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活动,曾爆发了闻名全国的日照、沂水、苍山等暴动,打出了工农红军游击队的旗帜,掀起了革命的波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我军先后在这里创建了滨海、鲁中、鲁南革命根据地,揭开了沂蒙军民革命斗争历史的新篇章。当时的沂蒙有“小延安”之称,是我党华东和山东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

在这种特定的政治环境和革命文化氛围中,代表最先进文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思想在沂蒙山区得到了广泛传播。而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沂蒙人民固有的优秀思想道德和朴素的阶级感情转化为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高度政治热情,激发起为翻身解放、实现革命理想而敢于战斗、勇于奉献的强大精神力量,并随着长期的革命实践而逐步升华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和平建设时期,沂蒙人民发扬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优良传统,按照党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使以社会主义为根本特质和主体内容的新型文化逐渐树立起来。新中国建立之初,面对战争留下的巨大创伤和贫困的自然条件,沂蒙人民积极响应新中国的召唤,继承发扬光荣传统,奋勇冲上了向愚昧、贫穷宣战的战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发扬群众的创造精神,集中群众智慧,开展了各类农业生产“大会战”,掀起了农业生产的热潮,使20世纪60年代的临沂成为全国农业先进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米,沂蒙人民奋勇高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解放思想,艰苦创业,改革开放,敢为人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靠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使沂蒙人的精神境界不断得以升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日益发展的文化内生力,推动了沂蒙精神的伟大实践。而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临沂人民内敛聚气,拼搏进取,不懈追求,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又为沂蒙精神增添了鲜活的文化内涵,壮大了文化内生力。

沂蒙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军队的哺育下,山东党政军与沂蒙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它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成长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沂蒙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在沂蒙老区这片英雄沃土上的彰显和体现,浓缩着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革命与建设、改革与开放的崇高精神,是一种历久弥新的革命精神。它孕育和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成长和发展于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丰富和弘扬于改革开放时期,拓展和升华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世纪新时期。沂蒙精神绝不是一种封闭的、落后的、单纯区域性的精神文化形态。如今,它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始终以其与时俱进、开放包容、创新发展的特殊品格,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坚定性、坚韧性、坚强性和坚实性,并以其独特的价值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承载新世纪 新使命的时代精神的主流,日臻完善,显示了强大、久远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成为激励沂蒙人民、山东人民乃至全国人民昂扬奋进、开拓创新、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有展现形式与发展形态。

二、沂蒙精神的内涵

沂蒙精神是一种先进群体意识,是与时俱进的先进旗帜,是历久弥新的思想宝藏。它秉承优秀的思想文化和优良的革命传统,根植于山东革命和 建设的实践沃土,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开放兼容的理论特质和强大的实践功能,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生动诠释和具体体现。“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深刻内涵。其最本质、最具特色的科学内涵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著的崇高政治信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沂蒙人民经过长期战争考验,从亲身经历中体验到了党的英明伟大,形成了坚定的爱党爱军的政治觉悟,并将这种发自内心的爱转化为实际行动。在革命战争年代,英雄的沂蒙人民不仅用红薯、煎饼、小米、甚至奶水养育了几十万人民军队,而且为人民战争的胜利献出了自己的热血和青春。当时,沂蒙根据地420万人口,就有20万人参军,120万人参战支前,3万多沂蒙儿女血洒疆场,为国家独立和人民的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红嫂”、“沂蒙六姐妹”、“孟良崮战役”等故事,至今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们所展示的崇高品格和博大胸怀正是对党、对人民子弟兵的无限热爱和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的真实写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沂蒙人民爱党爱军的政治信仰更突出地表现为坚持党的基本理、基本路线不动摇,他们对党无限忠诚,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时刻听从党的召唤,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按照党所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他们对共产主义信念无比坚定,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党和国家遇到什么困难,始终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爱党爱军成了一代又一代沂蒙人民坚定不移的思想规范和自觉行动,是沂蒙人民政治本色的根本体现。

“开拓奋进”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沂蒙精神能够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永葆生机和活力,就在于沂蒙人民能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不断地开拓创新,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这也是沂蒙人的重要特点和秉性。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儿女在翻身求解放、求自由中不断地求索,勇于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敢于冒极大的风险支持革命、参加革命。也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人民在改革开放中敢于革故鼎新,敢为人先,勇于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今天临沂的不断发展就是沂蒙人民开拓奋进的结果。可以说,沂蒙精神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把继承优良传统与发扬时代精神统一起来,把革命进取精神转化为新思想、新观念,走出了一条改革创新的成功之路。

“艰苦创业”是沂蒙精神的精髓,它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贫困的地理、自然条件和长期的文化积淀,造就了沂蒙人民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积极参加革命斗争,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中国人民获得彻底翻身、创建新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沂蒙人民继续发扬战争年代的革命热情和拼命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向贫穷宣战,涌现出了毛泽东同志亲自批示表扬的厉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沟等一批艰苦创业的先进典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沂蒙人民将艰苦创业寓于改革开放之中,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创造出许多令人称赞的奇迹,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以至人们把诚实能干作为沂蒙人的代名词,涌现出刘加坤、朱崇跃等一大批实践沂蒙精神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群体。这些沂蒙人民的先进典型,既具有改革开放的时代意识,又深涵着矢志不渝的革命传统,是沂蒙精神的生动体现。

“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概括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敢于奉献的价值取向。沂蒙精神中的无私奉献是特殊时期、特殊环境下形成的特殊奉献,它是沂蒙精神生生不息的源泉。战争年代,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沂蒙人民为了建立新中国,不怕牺牲,涌现出了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和抚养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不顾生死抢救和掩护解放军战士的“沂蒙红嫂”。沂蒙人民将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当时的沂蒙几乎“家家有烈士,户户有红嫂”,留下了彪炳千秋的英雄事迹。沂蒙人民用小米供养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长江,成就了中华民族的惊天伟业。三年困难时期,沂蒙人民节衣缩食,吃糠咽菜向国家交粮3.6亿公斤,油820万公斤,并接收了由政府统一组织来的6万余名灾民。但沂蒙人民却毫无怨言。沂蒙人民在任何情况下,尤其是在关键时刻,总是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主动地承担义务和责任,牺牲小家,顾全大家,以自觉奉献为荣,以长期奉献为贵,以竭力奉献为乐,展示出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

三、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什么是齐鲁文化,专家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大致形成了广义和狭义两种观点。广义的齐鲁文化,从地域上看是指古齐鲁两国领地,即今山东省地域,时限上贯通古今,是一个有别于中原文化、秦晋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楚文化的地域性文化体系;狭义的齐鲁文化是指“先秦时期的齐、鲁两国的文化为内核和主干,以两国文化的渊源发生和延续展现为主要描述对象的文化。”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的区别,在地域上无分歧,分歧表现在时限上,狭义齐鲁文化是指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秦汉时期在齐鲁大地上产生的文化。本文所言齐鲁文化是狭义意义上的,它是有时限的,至于后来在山东或齐鲁大地上的文化,都是齐鲁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创新。

齐鲁文化精神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崇尚刚健的自强不息精神。这是齐鲁文化源远流长而不竭的最伟大的内在动力。在齐文化圈中,自姜太公以下的一系列重要代表人物如管仲、晏婴、孙子等等,都是重功名、尚有为的,讲的是积极入世,干的是安邦定国的大事,在精神状态上充满了勇武刚健、自强不息的精神。在鲁文化圈中,孔子及其传人更是治人事尚有为的。

第二,崇尚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古人重家但更重国,是因为人们心目中的国是天下的代表。如果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从齐鲁文化中所蕴涵的更完整的意义上来理解爱国问题,那么,在齐鲁文化中, 爱国主义思想是相当突出和相当丰富的。在春秋战国诸侯争霸、民不聊生的情况下,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是爱国;公元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孔子依礼护君,这是爱国;孔、孟、墨、稷下先生等为国家办教育,育人才,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也都是很有典型意义的爱国行为。

第三,崇尚民本的厚德仁民精神。齐鲁文化中的各个派别彼此之间不管有多大的差别,在内容上不管是如何的多种多样,但是他们都是统一于人道,统一于民本主义,统一于积极的入世精神和热切的国家统一愿望。尤其是孔子创立的儒文化,其最重视的问题,是治国,是修己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他们最关心的核心问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这个思想体系就是一个关于如何树立民本论和实现民本论的思想体系。

第四,崇尚有为的能动创造精神。整个齐鲁文化都是讲积极入世的。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看,齐鲁文化非常重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周代时,就有天命与人事合一的思想。后来,天逐渐被物质化了,天逐渐演变为自然之天。人就在这样一个物质之天中生存和生活。

第五,崇尚群体的大公无私精神。中华民族是个崇尚群体的民族,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注意讲合群,讲和谐,讲和合,强调大公无私。中华民族的这个非常重要的文化传统或者基本精神,其主要来源则是齐鲁文化。中国人自古就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特别重视群体生活,有非常强烈的群体主义精神,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讲万众一心,讲同心同德、同心协力,讲人心齐、泰山移,等等。

四、齐鲁文化与沂蒙精神的关系与影响

(一)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与沂蒙精神的关系

齐鲁传统文化“从实质上讲,崇周礼、重教化、尚德义、重节操”,是以道德形态存在的礼乐文化,所以是一种伦理文化。齐鲁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以人为本,以仁为核心,以德为美,以孝为先,以和为贵,以礼为范,以‘中庸’为基本方法,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以天人合一、阴阳和谐为最高境界”。其文化精神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崇尚刚健的自强不息精神;第二,崇尚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三,崇尚民本的厚德仁民精神;第四,崇尚有为的能动创造精神;第五,崇尚群体的大公无私精神。而沂蒙精神根植与齐鲁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先进群体意识,是与时俱进的先进旗帜,是历久弥新的思想宝藏。它秉承优秀的齐鲁传统思想文化和优良的革命传统,根植于沂蒙革命和 建设的实践沃土,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开放兼容的理论特质和强大的实践功能,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生动诠释和具体体现。“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深刻内涵。其中,“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表达了沂蒙人民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舍生取义、追求执著的崇高政治信仰;“开拓奋进”是沂蒙精神的主题,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先进思想意识;“艰苦创业”是沂蒙精神的体现,展示了沂蒙人民自力更生、坚韧不拔、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明确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甘于奉献的价值取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沂蒙人民取儒家文化重道义、崇气节、颂正直、贵信实、求和气之优良精华,并使之不断完善和升华。沂蒙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沂蒙精神根植与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在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结合沂蒙大地的实际情况,将齐鲁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沂蒙人民的血液中,将其传承发扬。

(二)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对沂蒙精神的影响

齐鲁传统文化,从战国后期至两汉不断地进行着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齐鲁大地仍然保留了自己文化的某些内容和特征,特别是伦理道德属性,对齐鲁人民特别是沂蒙人民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1、齐鲁优秀传统文化滋润着沂蒙人,造就了大量的名人、名家。历史上孔子的72贤徒,有13人在沂蒙大地:颜回、闵损、冉耕、冉雍、冉求、宰予、宓不齐、商瞿、樊须、有若、公西赤、颜幸、冉孺,他们无不践行着孔子的“仁、义、礼”,彰显着沂蒙精神。著名的24孝,沂蒙就有7孝。如王祥,西晋琅琊临沂人,“书圣”王羲之五世祖王览的同父异母兄。历汉、魏、晋三代,先后任县令、大司农、司空、太尉、太保等职。事后母孝,民间流传“二十四孝”有王祥“卧冰求鲤”故事。今故里孝友村有“王祥卧冰处”。再有军事奇才诸葛亮,诸葛亮的一生共两个27年。第一个27年,是他修身养性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他学有所成后没有北走曹操,也没有南归孙权,而是辅佐了“名微众寡”的刘备,这固然有客观原因,但也并非出于偶然。他之所以要选择兴复汉室的道路,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后一个27年,是诸葛亮尽忠蜀汉的阶段。无论先主、后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没有恪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吴、治军,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的忠公体国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爱戴,死后更长期受到后人的敬仰,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遗产!这些名人、名家在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推动了优秀沂蒙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2、齐鲁优秀传统文化造就了沂蒙人敦厚质朴、勇敢豪迈的性格;豁达、坚韧、吃苦、务实的秉性。解放后,沂蒙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向贫困和愚昧宣战,涌现出了厉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沟等艰苦创业的先进典型。九间棚人硬是在海拔900多米、人畜吃水都很困难的荒山秃岭上开辟出了脱贫致富的新道路,并打造出属于沂蒙精神体系的九间棚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沂蒙人民将艰苦创业寓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之中,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创造出“沂蒙铁军”这样令人称赞的奇迹,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以至于在人们的记忆中把诚实能干作为沂蒙人约定俗成的概念。如青年歌唱家褚海辰,她9岁那年,因一首《我想唱歌》而摘得山东省沂南县青少年歌手大奖赛一等奖。高中毕业后,她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被金铁霖教授纳为门生。褚海辰又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攻读研究生。2000年北京军区空军特招入伍,成为一名军旅歌手她是从沂蒙大地飞出的百灵鸟,她是英姿勃发的军中绿花,她秉承着沂蒙人独有的坚韧和勤勉,胸怀家国情,谱写出对亲人和家乡的无限眷恋”除了沂蒙人勤劳、朴实和坚韧的性格,家中代代相传的红色革命精神也是一直潜移默化影响着褚海辰。如此人物,沂蒙大地上比比皆是。

3、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沂蒙人忠诚、爱国的品行。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中心任务就是推翻旧政权、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沂蒙人民以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全区460万人中有20多万人参军参战,120多万人参加支前,当时的兵源人次与当地人口之比为8:1,即一个老百姓要养活8名士兵!沂蒙人民面对这些困难没有屈服,说实话,办实事,用昂扬奋进的精神一如既往地参军拥前,表现了砸烂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豪迈志气,构成了沂蒙精神的闪光点和耀目风采。仅解放战争时期,临沂全区460万人口中就有120万人支前参战,有31000多名沂蒙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涌现出了用乳汁救活八路军伤员的“沂蒙红嫂”,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和抚养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不顾生死抢救解放军战士的“沂蒙六姐妹”等。

当然,齐鲁传统文化对沂蒙大地的价值远远不止这些,齐鲁传统文化中的进取精神、和合精神、中庸精神等也深刻地影响着沂蒙人,塑造着沂蒙人、激励着沂蒙人。齐鲁传统文化产生至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它已经成为沂蒙人的“文化基因”,不仅以物质形态—“齐鲁文化遗存和齐鲁人文景观”呈现在人们面前,而且以习俗、性格、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处事原则、道德义务等深深地镶嵌在沂蒙人的脑海中,流淌在沂蒙人的血液中,深刻地影响着沂蒙人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友.与时俱进:沂蒙精神的理论品格[J].理论学习,2006.

[2]涂可国.论沂蒙精神与临沂文化的关系问题[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05).

[3]王志民.齐鲁文化概论[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4]王修智.齐鲁文化对山东的深远影响[J].理论前沿,2008,(13).

[5]颜谱.齐鲁文化的基本精神内涵[J].东岳论丛,2002,(3).

[6]曹炳燕,谷晓梅.齐鲁文化与新时期山东精神[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