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沂蒙精神  打赢脱贫攻坚战

(沂蒙精神:脱贫攻坚的强大精神力量)

[摘  要] 沂蒙精神既蕴含着党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场,又体现了沂蒙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的光辉典范。脱贫攻坚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鲜明立场,直接关系到能否切实改善我国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民生、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完成脱贫攻坚重任,必须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充分发挥沂蒙精神的聚合功能,靠党的建设促进脱贫,靠精神力量带动脱贫,党群同心合力,形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强大精神力量。

[关键词] 沂蒙精神 脱贫攻坚  精神力量

沂蒙精神是山东党政军群共同铸造的伟大革命精神、建设精神、改革精神,既蕴含着党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场,又体现了沂蒙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党性和人民性高度统一的光辉典范。脱贫攻坚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鲜明立场,不仅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也关系到能否切实改善我国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民生、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新要求,强化脱贫攻坚的使命担当,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充分发挥沂蒙精神的激励功能,实现党和人民同心合力,将沂蒙精神转化成脱贫攻坚的强大精神力量,对于临沂市如期完成脱贫攻坚重任,极具意义。

一、沂蒙精神蕴含着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

政党是以一定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主张组成的政治组织,政治属性是其基本属性。政治立场是政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决定了政党的政治追求,体现着政党与政党间的本质区别,是政党凝聚自身成员、实现自身理想的根本性问题。对于一个政党而言,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政党的具体政策措施必然会经历相应的调整变化,但无论怎样调整、怎样变化,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不会发生变化。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以人民群众为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形成了党在工作中的群众路线,解决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并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作为赢得广大人民群众支持的前提和基础。1934年,毛泽东同志就强调:“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吗?那么,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我们是这样做了么,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①]

沂蒙是山东较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地区之一。早在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家、一大代表王尽美就在这里洒下了革命的火种。除王尽美外,李清漪、李青潍、刘晓浦、刘一梦等沂蒙籍进步青年也在外地求学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家乡。抗日战争爆发后,黎玉、徐向前、罗荣桓、朱瑞等革命前辈受党中央委派先后来到沂蒙,开辟并发展了山东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积极改善民生,保障根据地人民的民主自由和文化权益。

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减租减息是山东抗日根据地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1940年9月,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审议通过了《山东省战时施政纲领》,规定实行减租减息,提高雇工生活待遇。但由于抗日斗争形势残酷激烈,山东党组织的领导对战时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除少数地区外,山东根据地的减租减息并未真正开展起来。1942年,刘少奇到山东帮助指导工作。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刘少奇明确要求减租减息是山东的中心工作,所有工作都要围绕这一中心来做。[②]同年5月4日,中共山东分局发出《关于减租减息改善雇工待遇开展群众运动的决定》,以认真实行减租减息发动群众运动为建设山东根据地的第一位斗争任务,并规定了运动开展的方法、步骤、方针、政策和具体要求。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有50%——80%的村庄进行了减租减息和增资工作,减租地583729亩,减租粮20684706斤,减钱租8213292元,要回地6739亩。[③]减租减息运动,减轻了贫雇农的负担,改善了广大贫苦农民的生活。

精兵简政和大生产运动是为克服抗日根据地严重的财力负担,积极改善民生而采取的重要措施。1941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作的指示》,要求精兵简政、节省民力。1942年 2月 7日,中共山东分局发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的决定》。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根据地的党政机关和部队共进行了3次精兵简政,精简3万余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1943年开始,中共山东分局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发出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和“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指示精神,开展了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大生产运动,要求各级党政军群领导机关把大生产运动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大生产运动促进了农业、纺织业、军工业的发展,彻底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储备了大批粮棉油等重要物资,有些机关和部队经常性费用的自给率达到50%,抗日军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保障人民的各项民主自由权利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目标。1940年9月,山东省临时参议会举行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省战工会的《山东省战时施政纲领》,规定:根据地内一切爱国抗战的人士,不分党派、性别、信仰、种族、财产状况、文化程度,都能参加民主政治,实行选举、罢免、创制、复决等四权,村以上各级政权一律民选;成立各级参议会。在民主政权建设中,严格坚持和实行中央制定的“三三制”原则,维护了各抗日阶级、阶层的政治权益,进一步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积极性。1940年11月11日,山东省临时参议会通过并公布施行《人权保障条例》,保证人民的各项政治权益。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人权保障条例,也是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制定并公开发表的第一个人权保障条例,是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民主建政的一项重要成果。在社会生活方面,则实行男女平等,提高妇女社会地位;实行婚姻自由,禁止买卖婚姻;加强健康教育,广设平民医院,对于抗日军人家属及贫民伤残疾病,予以免费治疗;优待产妇,保育婴儿,建立托儿所等。

山东根据地还注重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教育权益。根据地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在政府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普遍开办抗日小学,教育青少年文化基础知识,向他们灌输革命思想,使穷人的孩子能够免费接受教育。为提高群众的文化程度,各地还开展民众教育,创造了冬学、夜校、民校、识字班、庄户学等多种形式,根据地出现了“村村办学、户户读书”的景象。文化事业方面,党政军出版了大量报刊图书,各地政府组织了庄户剧团、秧歌队,深入群众进行大规模的抗战宣传,教唱革命歌曲。

人民军队是抗日民主政权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骨干力量。山东根据地的八路军,始终与群众生死相依,哪里的群众有危险,哪里就会有八路军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胜利果实。1943年除夕凌晨,日寇纠集日伪500余人对我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报复性扫荡,先占领郭庄、曹庄,又向朱村进犯。熟睡中的村民被惊醒,慌忙逃命。枪声传至沭河东岸的顶子村,驻扎在顶子村的八连来不及请示上级,果断集合部队跑步向朱村赶来。在临沭县独立营和民兵的支援下,八连击退了日伪军的进犯,保卫了朱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八路军有二十四名战士英勇牺牲。第二天是大年初一,乡亲们聚集到一起,祭奠为保卫朱村牺牲的二十四名烈士。此后每年春节,朱村村民都会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一直坚持到现在。

抗战时期,山东的党政军坚持人民立场,把党的政策和最广大群众的利益真正结合起来。

人民群众从切身利益中感到共产党、革命同他们的生存息息相关,构筑了血肉相连、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和军民关系。在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这一优秀传统不断发扬光大,成为沂蒙精神的根脉和基础。

二、沂蒙精神体现了沂蒙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献身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懈奋斗中,用自己的生命和血汗所创造的伟大精神,是人民的精神。沂蒙精神体现了沂蒙人民不安于现状、不墨守陈规、敢于走在前列、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强烈思想意识,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的条件下,都能够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的良好精神风貌,具有强烈的进取意识,反映了沂蒙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从沂蒙精神提出过程来看,九间棚精神的提出是发端,是基础,而九间棚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向贫困宣战、追求富裕的精神。

九间棚是平邑县东南部天宝山区的一个小山村,海拔640多米。从1984年到1989年,在村里九名共产党员的带领下,九间棚村实施架电、筑路、整山、治水工程。五年的时间里,全村共投工10万多个,平均每个劳力每年出义务工达310个,投资23万元(其中群众集资15万元,贷款8万元),开挖土石13.7万方,修筑盘山公路7华里,建蓄水池扬水站38个,修石砌渠8华里,输水渠16华里,治山整地500亩,栽植各种果树3万多株,经济林8万棵。1989年10月至11月,新华社记者李锦在九间棚进行了长达52天的采访活动,提出了九间棚精神,概括为“奋发进取、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坚韧不拔”。1989年12月,李祥栋在《临沂大众报》发表了题为“发挥老区优势,弘扬沂蒙精神”的评论员文章,第一次提出了“沂蒙精神”这一概念,具体内容是当时的九间棚精神。1990年2月,沂蒙精神的内涵被概括为“立场坚定、爱党爱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2001年,有关专家将沂蒙精神扩展为“爱党爱国、艰苦创业、改革创新、敢为人先、不懈奋斗、无私奉献”。2004年7月,沂蒙精神第三次研讨会召开,将沂蒙精神的内涵概括为“开拓奋进、爱党爱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1984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把当时的沂蒙山区列为全国18个连片扶贫地区之一。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到1995年底,临沂在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率先实现整体脱贫。九间棚精神以艰苦创业为显著特征、以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为归依,与沂蒙山区率先实现整体脱贫的历史背景相契合,是贫困山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先进典型。九间棚精神,对于今天的脱贫攻坚,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视察九间棚村时,临沂市委书记王玉君高度肯定了发扬、传承九间棚精神的现实意义:九间棚精神是临沂新时代的一种精神,也是老沂蒙精神的传承,是以刘嘉坤同志为代表的一代人的创业精神,也是平邑乃至临沂的一面旗帜。

从沂蒙精神的实践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沂蒙人民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但其中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沂蒙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以说,一部沂蒙精神的形成发展史,就是一部沂蒙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历史。

革命年代,沂蒙精神主要表现为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坚定追随和对革命的无私支持,参军支前成为沂蒙人民直接支援革命的真实体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蒙山沂水间共发生过大大小小的战斗4000余次,共有21.4万人参军参战,120万人次拥军支前,10.5万名革命烈士献出了宝贵生命,涌现了“抗日楷模村”渊子崖、用乳汁救助伤员的“红嫂”、为革命作出贡献的“沂蒙母亲”王换于、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等一大批英模人物和先进群体,成为山东的“小延安”。“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这是沂蒙人民支援革命战争的真实写照。党为什么会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支持,为什么会形成“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和军民关系?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党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从根本上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响应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脱离苦海获得自由、幸福和解放的呼声。沂蒙精神深刻诠释了党为人民谋利益、人民坚定跟党走的执政逻辑,其背后体现出的仍然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沂蒙山区属低山丘陵区,以泰沂山脉和蒙山山脉为骨架,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自古就是“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的封闭落后之地。沂蒙多山,有大小七十二崮之称;沂蒙多河,全区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00多条,几乎年年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沂蒙人民祖祖辈辈生活在高山薄岭之中,在长期的岁月里,为了生存发展,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在缺雨少水的荒山秃岭上辛勤劳作,所付出的汗水是平原地区人民的数倍,而所获却寥寥无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面对落后的面貌、脆弱的经济、恶劣的生存环境,整山治水、改变生存环境、创造美好生活成为沂蒙人民最大的向往。沂蒙人民继续发扬革命战争时期的精神,把革命精神转化成为战天斗地的强大动力,在穷山恶水中展开了大规模的整山治水运动。到1964年,全区兴建大中型水库30多座,小型水库2433座,塘坝15600多座,改变了恶劣的自然条件,把沂蒙大地变成北国的江南,为以后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今,这些水利设施仍在沂蒙大地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整山治水、改变恶劣生存生活条件的运动中,涌现出莒南县王家坊前、高家柳沟、厉家寨等先进集体,成为当时全国农业的典型代表。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五五年和一九五七年分别为这三个村作了批示。

改革开放时期,沂蒙人民不等不靠,强抓历史机遇,敢为人先,艰苦创业,不断丰富和升华发展的内涵,用诚实劳动争取和创造美好的生活。沂蒙人民自觉摒弃“玩龙玩虎不如玩土”的小农意识,克服“重生产、轻流通”的旧观念,逐步树立起“无商不活、无商不富”的新思想,树立和培育起“双赢”观念和互惠互利精神,不断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不再漠视和否定正当的个人利益。他们迅速接受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积极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和规律办事,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赶超发达地区的信念,从摆地摊开始,创办了临沂商城。临沂商城是我国最早的专业批发市场集群之一,现已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物流覆盖面最广的市场集群、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物流基地。进入新世纪以来,沂蒙人民提出“滨水生态城、商贸物流城、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和“经济大市、商贸强市、文化名市、宜居城市”、“书法之城、兵学之城、地热之城、商旅之城、水上娱乐之城”的“四市五城”战略,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大美临沂”,推动发展需求的升级换代。

三、将沂蒙精神转化成脱贫攻坚的强大精神动力

伟大的事业需要强大的精神支柱,需要崇高的精神来推动。沂蒙精神植根于沂蒙山的大地和沃土,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作为一种政治文化,沂蒙精神具有显著的聚合功能。沂蒙精神中所蕴含的不畏困难、不甘落后、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元素,以及沂蒙精神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群体,具有强大的正向激励作用。完成脱贫攻坚重任,必须大力弘扬沂蒙精神,靠党的建设促进脱贫,靠精神力量带动脱贫,党群同心合力,形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强大精神力量。

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党的建设都是促进党和群众良性互动,推动沂蒙精神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抓住党的建设这一关键,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基层党组织肩负着组织群众、动员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重要职责,在执行中央和各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中起着组织者、推动者的作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重要问题、重要工作,都由党组织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讨论决定、领导实施。临沂市选派符合好干部标准、热爱事业、甘于奉献、敢于担当的干部选派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带动贫困村的基层组织建设。第一书记的职责主要是抓党建、促脱贫。抓党建方面,在工作中要把强班子带队伍贯穿驻村工作全过程,在指导村干部办实事的过程中,增强村班子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体现在发展年纪轻、有本领、威信高的致富带头人入党,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坚持民主评议党员、严格组织生活等制度,协助村党组织推动党员活动日、村干部轮流坐班、困难党员群众帮扶救助等各项制度落实;定期组织开展为民服务活动,规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指导建立规范的民主决策、村务党务财务公开、党组织和党员开展活动的具体制度。促脱贫方面,要在积极开展入户走访、倾听群众呼声、感受群众疾苦、征求群众意见、听取联建部门单位意见的基础上,找准制约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致富的突出问题和原因,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制定出帮扶工作规划和年度任务目标,统筹整合涉农资源,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推动政策落实,引领增收致富,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

廉政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纪律和作风保证。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沂蒙革命根据地的党政军高度重视廉政建设。1940年8月17日,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举行宣誓就职典礼,全体委员诵读的誓词中就申明:“彻底实行民主政治,建立廉洁政府”。秘书长陈明指出:抗日民主政权的新作风,“应该是抗日、民主、廉洁、奉公。”“廉洁一定能取得人民的拥护,不廉洁不配做一个共产党员,也不配做一个民主政权的官吏。” 山东分局先后颁布了《山东省惩治贪污暂行条例》、《修正山东省惩治贪污暂行条例》、《关于招待费及菜金马干费的决定》、《关于招待会餐等费之决定》等措施,保证廉洁,防止腐败。这些措施对培养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防止贪污腐败,形成优良作风,密切党群关系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扶贫资金是救急、救困、救难的,一毫一厘都必须用到贫困群众头上。临沂市把精准扶贫作为完善基层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突破口,在资金管理上更加严格,在制度设计上更加科学,形成一套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的有效运行体系,促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保证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沂蒙精神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不畏困难、不甘落后,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临沂市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大力弘扬新时代的沂蒙精神,破除“等、靠、要”思想,把精神扶贫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主要措施有:

第一,做好贫困群众的保障工作。对因病造成劳动能力缺失的,发动社会力量实施慈善救助、无偿援助;对年龄偏大无儿女的,着重从政策性资金收入上进行扶持;对缺少劳动技能的,从提高文化素质和实用技能入手,着力提高贫困群众的教育水平,通过免费技能培训,为每个家庭至少培养一个掌握一技之长的劳动力;加大健康扶贫力度,对患病贫困人口全部实行“两免两减半”(免收个人自付的普通门诊挂号费、诊查费,减半收取专家门诊诊查费及大型设备检查费)和“先诊疗、后付费”的政策;首创“扶贫特惠保险”,覆盖全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临沂把教育作为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资助全覆盖,落实好资助政策,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的教育。

第二,解除贫困群众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深度开发贫困群众劳动能力,不论男女,不分年龄,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让他们发展有本钱、脱贫有项目、就业有岗位,实现有尊严地收入、有尊严地脱贫。一是通过扶贫车间、吸贫入社、就业带动、股份合作等方式,把贫困群众纳入产业化链条,搭上致富快车。有创业能力的,还能提供资金。二是开展“无抵押、无担保、基准利率、财政贴息”的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动贫困户就业的企业发展生产。沂南县创新了“扶贫小额信贷”模式,开发“富民农户贷”和“富民生产贷”,很受群众欢迎。“富民农户贷”主要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按银行基准利率提供5万元以下、期限3年以内“免抵押、免担保、政府贴息”的贷款;“富民生产贷”主要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每带动一户脱贫可获贷3万—5万元的标准,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贴息贷款,最高额度为300万元。

第三,开展孝道扶贫。孝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过去的历史中发挥了积极的维系人心、稳定社会的巨大力量。感恩强调幼尊长、下尊上,要求子女孝敬父母,晚辈尊敬长辈,进一步推广到每一个人要感恩周围的人,要感恩社会,是孝文化的本源。沂蒙大地是中国孝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沂蒙民众深受孝文化的熏陶,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孝文化和沂蒙精神有着最深层的本渊,构成了沂蒙精神的逻辑起点。临沂市在扶贫攻坚过程中,将道德教育和扶贫工作有机结合,着力倡导孝文化,推行孝道扶贫,坚决杜绝子女对老人“病而不养”、“富而不养”;发扬孝亲敬老中华传统美德,把孝德文化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对有子女的,通过村规民约、评选好媳妇等方式,建立正面激励、道德约束、舆论监督、司法调解机制,引导子女自觉履行赡养义务,倡导树立良好家风。

沂蒙精神是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反应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基本内涵是党为人民谋利益,人民永远跟党走。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人民群众最大的利益,也是我们党的历史任务,沂蒙精神的实质和脱贫攻坚的目的和任务是一致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必须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将沂蒙精神转化成脱贫攻坚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党的领导下,以人民为中心,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让广大人民群众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①]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8-139

[②]山东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山东抗日根据地.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89:252

[③]岳海鹰,唐致卿.山东解放区史稿.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8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