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形势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思考
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 刘宝莅
主要内容:根据党在社会经济转型期承担的历史任务,对新形势下如何防止脱离群众的危险,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深入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应对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揭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规律和有效路径,提出将群众路线的理念要求,形成制度安排,真正让党的群众路线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很好的贯彻和落实。
关键词:群众路线 历史经验 新情况新课题 创新制度安排
我们党是在中华民族灾难最重的历史时刻诞生的,近百年来,为了拯救国家危难和民族苦难,中国共产党历经一个又一个生死考验,战胜了各种艰难困苦和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其根本原因是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今天,中国经济社会进入了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塔西陀陷阱”和“修昔底德陷阱”等严峻挑战,我们能否爬过这些坎,需要解决一系列经济与社会、内政与外交等复杂难题。但根本的是全国人民与我们党坚定地站在一起,拧成一股绳,同心干,更好地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和奋斗精神,有了这一点,什么经济下行、什么社会乱象,什么外部势力的挤压等等,一切都不在话下,任何困难、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我认为,脱离群众是现阶段面临的最大的风险,当前头等重要的是深入总结我们党这方面卓有成效的历史经验,针对新的社会环境下党承担的新的历史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应对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拿出有效的办法,真正让党的群众路线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很好的贯彻和落实。
一、坚持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和历史经验
打开《毛泽东选集》,按照时间年月读下来,就仿佛在眼前展开了一幅宏大的中国革命斗争史。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有一段诗一样语言的名句“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1]这段话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暂时进入低潮,毛泽东领导工农红军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发出的,后来历史充分验证了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预言的准确性,读到这儿会由衷地感叹毛泽东的伟大和神奇。毛泽东曾说共产党人不是算命先生,那么,他预言的依据是什么? 1934年,毛泽东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的讲话中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在革命政府的周围团结起千百万群众来,发展我们的革命战争,我们就能消灭一切反革命,我们就能夺取全中国 ”。[2]由此看出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形势的预言来自于“人民群众是胜利之本”这一颠覆不破的真理,这是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科学地分析时局得出的答案。
过去的一切历史观都是用天才人物创造,用观念的形态来解释历史,数千年来统治者都是把人民群众作为治理的对象。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观察历史则是以现实的人为前提,特别是以处在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劳动者的生产、生活状况为前提,说明整个社会是由劳动者的物质力量、精神力量,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使人类社会的历史由低级到高级发展,从而得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为20世纪初毛泽东等党的先驱者在黑暗中寻找救国救民道路,提供了崭新的思想武器。正是因为掌握了这一开启历史的秘密,毛泽东才能早在1929年自信地发出中国革命高潮即将到来的正确预测,于1934就发出“夺取全中国”这样代表雄心壮志的强音,而且使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坚持群众路线成为贯穿他一生的思想。
中国革命的斗争史实际上就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史,中国革命的胜利对这一思想理论的科学性进行了有力的实践证明。其中最能反映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和鱼水情怀的沂蒙精神就是典型的事例。当年沂蒙人民为了支援革命战争,最后一口饭作军粮,最后一块布作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谱写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今天我们重新探寻这段历史,可以看到沂蒙精神并不是天然形成的。抗日时期的沂蒙地区,当时有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有国民党及其军队还有日伪军等,在多种政治和军事力量角逐中,为什么最终共产党取代了国民党及其他势力,为什么沂蒙人民坚定地跟着共产党走?
对当时每个老百姓来说,可能他们投身革命的背景是具体的丰富的,但概括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党忠实地代表人民的利益,让人民群众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如,经济上抗日时期减租减息,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使农民从中获得了实际的物质利益;政治上建立民主政权,人民翻身得解放,成为社会的主人;文化上兴办庄户学校,开展扫盲运动,倡导妇女解放,根据地出现社会新风尚。当时,贫苦的农民不知道这思想那主义,但是知道当时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交的税比国统区少,能过上人的生活。沂蒙精神纪念馆中展示了这样一份入党申请书,上面写道:因为跟着共产党走,能吃上饭。
二是卓有成效地开展群众工作。深入到群众中间,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用群众的语言,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让群众看到任何党派都标榜代表群众,而只有中国共产党说到做到,站在群众中间,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三是具有良好的纪律作风。我们的党从严治党治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开展“满缸运动”,让老百姓看到了与以往旧军队不同的人民军队,从而发自内心地信赖这样的党和这样的人民军队。
我认为,当年沂蒙老区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创造的这三条经验,体现了贯彻群众路线的规律要求。第一,代表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践行群众路线的根本体现。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不解决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人民群众就不会相信你,跟你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焦裕禄、杨贵这些党的优秀干部之所以被人民群众所拥戴、所热爱,就是因为他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也是通过人们对利益的驱动,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激发了极大的创造热情,有力地释放了社会生产力。所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偏离了这一原则,如马克思所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4]第二,深入的群众工作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保证。很好地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代表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前提是走进群众中间,密切联系群众。俗语说,亲戚是走出来,多年不来往,彼此隔膜,是亲也不是亲。只有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在你来我往的密切联系中,在一块苦、一块干的过程中,才能了解群众的疾苦和需求,才能增进与群众的思想感情,从而把群众当亲人,群众也把你当亲人。第三,良好的纪律作风是赢得人民群众认同认可的重要因素。我们党的公信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很大程度来自于党的作风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召力。让人民群众信赖党,跟党走,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的力量,而且还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良好的作风包含着许多内容,归结为一点那就是党性修养,如习总书所说:“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而不能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5]党性修养实质上就是如何对待和处理“公”与“私”的问题。老一代革命家及其共产党人,把追求共产主义真理,为全中国劳动人民谋福利作为终身的政治信仰,甚至将生死置之度外,所以,人民爱戴我们的党,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都站到党的一边,与党同心同德,生死与共。
在全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核心,“为民”对应代表群众利益,“清廉”对应纪律作风,“务实”对应群众工作,说明这“三个方面”体现了贯彻群众路线的规律,至今仍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路径,具有永恒的价值引领作用。
二、立足新时期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贯彻群众路线,“为民、务实、清廉”的基本价值导向不变,但是又不从抽象的道德概念出发坐而论道,必须紧扣一定时期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承担的历史使命来思考。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发展起来但还未发达起来的转型期,呈现出各种矛盾错纵交织的状况。这个时期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很好地代表群众利益,做好群众工作,加强纪律作风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挑战, 需要解决一系列的新课题。
一是新形势下如何很好地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
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下行压力加大,要求中国制造向着中国创造发展,市场经济的推进增加了社会财富,也扩大了贫富差距,造成了阶层固化,使社会失调失序的危险加大。新形势下我们要破解困局,持续发展,最终要靠深化改革,激发社会创造活力。那么改革的动力在哪里?我认为,其根本出路还同当年一样,在于让大多数人在改革中得到利益,让更多的人有获得感,最终调动起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中蕴藏着的无穷智慧和力量。
历史发展到今天,经过三十多年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群众利益问题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解决群众利益问题,抓住一点可以揭开一片。如新民主主义时期,我们党抓住“土地”问题,就抓住了革命的基本力量;改革开放初期,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突破,迅速见到了成效。目前,社会阶层及其利益在不断分化,这些阶层利益有一致的地方,但也有许多的利益是相互冲突的。在群众利益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如何再找到一个“抓一管百”的利益最大公约数?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必须代表工人、农民的利益,这是党的性质决定的,偏离了这一点,我们的党就失去了阶级基础,就是退化变质。而且历史也证明,如果不能解决占社会大多数的工人和农民问题,任何“主义”在中国都难以生存。同时,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还要尽可能地扩大体制的包容性,有效地协调各种利益,而避免相互冲突,形成对抗力量。那么,目前覆盖面最大利益涉及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呢?我认为,那就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从我们党的本色来看,公平正义是基本的价值追求。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为什么共产党人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出生入死,表现出钢铁般的意志?为什么成千上万的优秀儿女义无反顾地奔赴延安?就是因为建立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理想和信念,在感染着激励着他们。如果偏离了公平正义,就违背了共产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现代化发展的国际经验看,社会秩序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果对社会群体不能给予同等的机会,大量的财富不能公平分配,社会正义就难以得到保障。而一旦缺少基本的社会正义,那么社会不稳定甚至是动荡就会成为可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在一定的阶段,发展没有持续下去,问题就在于缺乏社会正义,最后导致社会失序。过去群众的诉求主要体现在解决温饱等生存问题,而社会发展到今天,群众更多的要求是公平待遇。对于目前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官二代、富二代阶层固化问题,群众意见很大。这并不是一味地仇官仇富,在群众看来,只要你是勤劳致富、合法致富,挣得再多,也不会眼红,人们怕的是投机取巧的一夜暴富,担心的是失去公平公正的社会两级分化。目前社会有一种现象,不同的阶层都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在人们眼里掌握权力的公务员也认为自己弱势,对自己的职业前景存有无力感,这些都说明全社在呼唤公平竞争的规则和环境。所以,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很好地协调各阶层利益,最广泛地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抓住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根本性和关键性的问题。
从当前社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来看,坚持公平正义也是进一步破除利益藩篱,激发社会活力的需要。因为,公平正义不是无差别的平均主义,平均主义不是从人的劳动量出发来谈人们的经济收入上的差别,它抹杀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从而挫伤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一个有意思的例证是,中国革命的成功有赖于实行土地革命。但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所有制升级的过程中,农民虽然站在了自己的土地上,但已经脱离土地,农民的实际利益在“大锅饭”的状态中被简单地否定了,从而挫伤了亿万农民在土改中一再高涨的劳动生产积极性。所以,无差别的平等只是一种幻想,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而公平正义是承认差别,体现的是按劳分配,其背后是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对此,习近平同志在中纪委十八届二次全会讲话中作出深刻阐述,指出:“我们党提出要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如果升学、考公务员、办企业、上项目、晋级、买房子、找工作、演出、出国等各种机会都要有关系、搞门路,有背景的就能得到更多照顾,没有背景的再有本事也无法出头,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这种情况如不纠正,能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吗?这个社会还能有发展活力吗?”可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也是新形势下汇集民智,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需要。
二是新形势下如何走进人民群众,做好群众工作?
过去革命战争年代,严酷的环境决定党的干部必须在人民群众中间,济南军区原政委宋清渭同志说:那时,我们住着老百姓的房,吃着老百性的粮,离开老百姓寸步难行。严酷的环境教育党员干部,如果脱离群众马上就在战火中受到处罚。所以,老一辈革命者与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感情,而我们现在的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大都是一路经过考试选拔过来的精英,那么,在新形势下,我们党员干部与群众的感情从何而来,我们联系群众的动力在哪儿?
群众工作一头连着党,一头连着群众,是党与群众联系的桥梁。实质上党与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现实中却有“是替党说话,还是替群众说话”这样的雷人之语。这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在一些具体工作上还存有对上与对下原本一致性的分离。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有上级工作不深入,决策脱离实际的问题,也有下级宁可闭上眼睛,不看现实,不顾人民利益受损,也要迎合上级,上传信息失真问题;它有由于实践发展迅速,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主观认识跟不上客观形式的问题,也有为了个人和部门私利出现的立场问题。单从主客体的关系来讲,影响“求真务实”的因素也很多,主要是“权力真理”的观念模式,表现型的行为准则,即所做的工作就是为了换取上级肯定性的政治评价,和一元的简单化的评价机制,如唯GDP等。这就使我们的工作目标迷失在现有的层级制度之中,形成层层对上负责,至于这些工作到底产生哪些实际效果,对人民群众能够带来什么益处不再考虑。有一句话说得很形象, 因为走得太远,忘记了从哪里出发。我们在努力工作推动着这庞大的体系运转,同时又被这一体系异化,不断地派生着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这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解决眼睛向下,走进人民群众之中的问题。因为只有与群众在一起,保持紧密联系,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才能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动力。
三是新形势下如何管好用好权力,抓好作风建设问题?
革命战争年代,实行战时供给制,社会主义建设的前三十年,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体现了单一的公有制诉求,广大党员干部恪守革命的无私奉献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树立了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目前,改革开放进入到市场经济发挥基础性作用的阶段,个人权利、个人利益凸现,同时,党员干部也处于具体的社会和家庭的关系中,如何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让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和发扬大公无的奉献精神?
如果说战争年代,党员干部面临最大的是生死考验,而执政条件下,则是权力考验。对照党员干部队伍存在的“四风”问题,我们不难发现,都是“权力”产生的效应,莫不是权力突破应有边界,背离应有准则而导致的行为失规失范问题。而且影响党的形象,人民群众最为痛恨的就是权力寻租导致腐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些特权现象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引起群众极大不满。”[6]因此,我认为,转作风不仅是简单的转行为,其深层次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对待权力、行使权力的问题。好的作风,本身就是建立在对权力的合理认知、正确使用之上。这要求我们首先要敬畏权力,以敬畏的心情对待岗位职责和权力,定会产生戒惧之意,才能有如履薄冰之感,认真负责地工作,不敢懈怠,不敢忘乎所以,才会与民荣辱与共。再是规范权力。习近平同志有一句十分形象的话“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新一届中央领导履新之初就出台了包括“八项规定”在内的一系列制度措施,其深意就在于此。用严格的纪律和制度来规范和用好权力,要求党员干部有自我限权意识,还要很好地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毛泽东曾回答黄炎培如何跳出执政周期率时说:“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唯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那么,[7]如何才能唤起人人都有起来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何才能建立保证人人起来负责的机制与制度?这是当前管好用好权力,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治本之策。
三、创新制度安排,有效保障新形势下群众路线的贯彻落实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制胜法宝,要在社会历史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让这一政治优势持续保持并发扬光大,需要在党内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让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不断地在党的基本理论和光荣历史传统的学习中,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将群众路线的理念变为实际的制度内容,在实践的层面把我们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很好地代表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执政要求,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时代趋势相结合,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内生动力。我认为,这是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习近平总书记说:“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我们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不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对由于制度安排不健全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问题要抓紧解决,使我们的制度安排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更加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8]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大段讲话,充分阐明了创新制度安排,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进一步强调要抓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民主权利的保障制度,重要的是把人民的利益上升为国家法律的意志。实现规则公平,要按照法定程序,扩大公民对立法和有关公共政策制定的有序参与,通过制度化途径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和专家学者参与制度设计,使制度规则尽可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同时让人民群众在政治参与中获得对制度和规则的认知。规则公平,还意味着所有社会成员面对相同的制度,在同一规则下行事,而不能搞双重标准,区别对待,不允许任何个人和团体凌驾于法律和规则之上,切实维护法律和规则的权威和尊严,让每个人都看到希望,获得公平的机会,使人们认同规则下的结果,对未来形成稳定而合理的预期提供了制度和程序保障,从而增强了安全感和获得感。
二是工作评价、干部考核使用加大群众意见权重,并形成制度安排。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真正代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走进人民群众,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是前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以及“三严三实”教育中各级各单位整改措施,对党员干部都分别提出了蹲点调研和年度下基层调查研究的时间要求。但是从实践情况看,落实得并不理想,大家仍然浮在上面,主要精力和时间还是用在会议和文件的空转上。一些基层干部虽然身在基层并不深入基层,对基层的一些基本情况不了解,对百姓的疾苦漠不关心,使党的许多工作和政策中断在最后一公里。一些重大问题决策和重要活动的设计,也往往着眼于完成上级交待的任务,着力于对上面工作要求的反映,而不是来自实际的需求,不是更多地考虑满足群众的愿望,所以,工作走过场、图热闹的事情就时有发生。工作推进中提出的一些要求,设计的一些项目,没有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就仓促出台,有的思路连自己都不明白,有的标准要求繁琐而抓不住实质,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操作,必然使一些工作在抓落实的高喊中落了空。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已是党内多年的顽症,解决这些问题单靠认识和觉悟不行,还需要有效的政策引导和强有力的制度作保证。干部往哪儿去?资源在哪儿,出路在哪儿,就引导着往哪儿。如果提拔重用凭感情靠关系,那么就往饭局去,就跑官要官向上去。如果提拔使用靠考试,那么就引导着向书本去。如果干部提拔使用靠政绩,政绩如何由人民群众来参与评价,那么必然引导我们的党员干部眼晴向下,深入到群众中听取他们的意见,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来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由此,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就不会视为组织上外在硬加给的任务,而变成内在工作需求。
我们常说谋划工作,要坚持“三问于民”,即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头脑中多问问,开展此项工作的出发点在哪里,基层的承受能力怎么样,对社会和群众会产生什么样的实际效果,从而避免或减少一些劳民伤财、华而不实的事情发生。有这种追问意识固然重要,但是最可靠的还是把为民利民的要求贯穿到整个工作决策、工作实施和工作评价的全过程,用制度和机制将此固化下来。重大问题决策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必须的规定程序进行设置,如规定必须在一定范围内调研,征求哪些方面的意见,进行必要的可行性论证才能正式颁布实施。在工作推进中要始终坚持为民利民这一导向,如,近些年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始终从最受群众欢迎的事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改起,让群众在创城中得到了实惠,从而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再是工作成效要由群众评判,工作做得好不好,由群众说了算。如2015年下半年,山东省在全国提前五年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村村全覆盖,这是一项涉及资金投入、设施建设、人员队伍管理和群众生活习惯等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研究这项工作时,有的同志说如果能够按时完成,将是人间奇迹。实践证明,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以群众评价作为工作导向和考核依据。从2013年起,每年两次委托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在全省各个县市区进行电话调查,每个县调查200个农户,询问本村有垃圾筒吗?有保洁员吗?能定时清扫卫生吗?对环境满意吗?把调查数据汇总根据得分对137个县市区进行大排名,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同时还委托第三方以暗访的形式,进行现场考察,达到目标要求的给以审核认定。根据检查考核情况,对走在前面的给以表彰奖励,对问题突出的进行媒体暴光和责任追查。这样各级干部纷纷进乡入村,查看现场,帮助解决解决问题,一些干部为了讨老百姓一个好,还到群众家里听取意见,报告一下步有关工作措施。由此看出,让各项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交由群众评判,并同工作考核和干部使用挂钩,将会有力地促进我们的干部眼睛向下,心中装着群众,把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手中的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当前党员干部作风问题突出,面对贪污腐败等犯罪现象,下猛药用重拳,进行运动式反腐是完全必要的,但是从长期建设来看,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还是要靠制度反腐,建立起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和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腐败见光死,是一条普遍规律,因此,防止特权,预防腐败的一个最好办法是建立公开、透明的权力运行制度,让权力受到人民的监督。如,山东省莒县有108.3万人口,是传统农业大县。前些年,在社会转型加快、利益诉求多样、社会矛盾比较集中的情况下,一段时间信访量居高不下,位列全省组织系统信访量第二。究其原因,一是村级决策不民主、不公开,部分村干部多吃多占、处事不公、账目不清,导致干群关系紧张。二是政策贯彻执行不到位,一些政策在农村基层被“截留”,执行落实走形变样甚至出现空白,群众不了解、难受益。三是群众工作不到位,导致一些村的党员群众长期听不到党的声音,接受不到党的教育,对党委政府的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为此,自2012年底开始,在全县全面实行农村党员群众“议事·学习日”制度。即,每月25日村两委成员、全体党员、村民代表等有关人员参加。会议由乡镇包村干部主持,会上,首先学习近期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重要批示和政策要求,听取“党群联组”组长逐一汇报当月走访联系户收集的民意情况;开展“两公开一会审”,公布当月财务收支、现金结余帐目,通报上月议定的村务事项实施情况;提出下月财务收支预算和拟办重大村务事项;对这些事项逐一进行会审、讨论、集体表决。这一制度的建立,为村民提供了一个充分民主协商的有效平台,凡事关村务大事、财务收支、村民利益诉求等都向村民公开,在会上通过村民讨论审议、质询答辩、形成决议和听取执行反馈等,切实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监督权,有力地推动了基层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实质性进展。同时,权力在阳光运行,也有效遏制了少数村干部存在的“四风”问题和贪腐行为。据统计,仅2013年就累计审议村级重大事项和财物收支项目6万余项,被当场否决事项36件,否决不合理开支80多笔,从源头上减少了农村不稳定因素和基层社会矛盾的激化。2013年全县因村务财务不公开而引发的信访事件比上年下降28%。“议事·学习日” 制度把调度民情反映作为必须实施的规定程序,规定每次县级领导、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和机关干部全程全员参加,每次会后县、乡召开专门会议,听取情况汇报,了解掌握群众意见和基层工作动态,从而建立起了解基层群众意愿诉求的畅通渠道。“乡镇干部主持好包联村的活动,必须掌握村情、了解民意、熟悉政策;必须赢得群众信任,与群众打成一片,会说农家话,能把问题说到点子上,从而让乡镇干部接了地气,锻炼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可见,基层处于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直接面对群众工作中的大量矛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这些成功的事例背后,都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揭示出公开民主决策议事机制的有效运行,是限制权力寻租的最好办法,还将起到联系群众,了解民情的综合作用,需要我们进一步认识挖掘和思考,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创新制度安排,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有效途径。
[1]《毛泽东选集》第1巻,106页
[2]《毛泽东选集》第1巻,139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巻,第82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巻,第103页
[5]摘自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经委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6]摘自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经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
[7]摘自《黄炎培与毛泽东畅谈“历史周期率”》,原载于《国家人文历史》
[8]摘自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