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沂蒙精神之“本”
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 韩延明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视察时指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他明确定位:“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习总书记视察沂蒙革命老区距今已有五年时间,但其重要讲话却言犹在耳、振聋发聩。他对沂蒙精神定位的高度和评价的深意,为我们在新时代从新高度科学审视、深入思考和准确阐释沂蒙精神提供了历史思维和根本遵循。如今,我们重温讲话、回暖初心,感到更加亲切、更加深刻,也更加催人奋进!梳理一下党和国家领导人多年来对沂蒙精神的题词、批示和讲话,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如此明确地把沂蒙精神与三大经典红色精神相提并论,将其上升到全党精神的层面和国家精神财富的高度,并立体化地深刻阐明了沂蒙精神的本质,这在中共党史上还是第一次,由此也圆满实现了9900多万山东人民多年企盼的政治梦想。
沂蒙精神是战争年代在中共中央正确领导下由山东党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一种革命文化形态和中华民族精神。它饱含着初心和使命、熔铸着信仰和忠诚、凝聚着血泪和真情,是齐鲁红色文化的核心与精髓,是一种流动的、进取的、拓展的、深远的先进革命文化,是新时代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精神文化,是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不可或缺的历史文化资源,是穿越时空、具有磅礴伟力的标志性、引领性红色文化传承。概言之,沂蒙精神是山东党政军民共同构筑和丰富的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培育和升华的伟大精神,是践行群众路线的伟大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对沂蒙精神,“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要“让红色基因注入血脉代代相传”。沂蒙精神既是一种实然的革命精神、建设精神,也是一种应然的改革精神、创新精神,是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发扬光大沂蒙精神,既是历史对新时代的昭示,也是新时代对历史的呼唤。走进新时代,我们必须从新的视角去思考和探寻沂蒙精神的本源;从新的境界去理解和把握沂蒙精神的本质;从新的高度去审视和升华沂蒙精神的本色;从新的诉求去强化和拓展沂蒙精神的本份。
一、本源:从新视角去追寻沂蒙精神的脉络与源流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过去,我们在思考与探寻沂蒙精神的源流时,往往更多的是站在沂蒙的、基层的、群众的、地方特色的角度去理解、阐述和把握,认为沂蒙精神源于老区、生于基层、长于群众,“纳蒙山之魂魄,汲沂水之膏泽”,是原生态的“草根”精神、平民精神。应该说,这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检索沂蒙精神孕育、生长和发展的历程,重温习总书记视察山东的重要讲话,从创生型、始成型的角度以开阔眼光审视沂蒙精神形成的脉络和源流时,我们不难发现,继往开来的沂蒙精神,承续着我们党90多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60多年执政兴国的伟大实践和40多年改革开放的辉煌业绩。追根溯源,沂蒙人民诚朴的爱党忠心、爱军情怀和奉献精神,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党的感召、培育和引领下逐步生成与发展起来的,是党的先进性、正确性、群众性和服务性,是人民军队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杀敌护民的英雄壮举和牺牲精神,从根本上激发和坚定了沂蒙人民对党、对人民军队的真诚热爱和耿耿忠心,使党群、干群、军民成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坚固整体。当时,沂蒙根据地有420万人,其中有120万人拥军支前、21万人参军参战、10万人血洒疆场。那么,沂蒙人民这种“爱党爱军”的信念和忠诚来自哪里?这种“无私奉献”的动力和情怀缘于何处?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深刻影响。
应该说,沂蒙精神孕育生长之初就深深烙上了革命初心的红色基因,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精神同出一脉、谱系相承:其一,中共一大代表、山东党组织最早的创立者与领导者王尽美曾回家乡沂蒙宣传马克思主义,建立了党组织,由此开始了沂蒙精神的破题之笔;其二,曾经在沂蒙根据地任职的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如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八路军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代师长陈光,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员张经武,都是曾经多次反“围剿”、历经长征、从延安派到山东工作的优秀红军高级将领;先后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的黎玉、郭洪涛,也在延安多次聆听过毛泽东的重要指示;而驻扎在沂蒙根据地的八路军一一五师,也是由参加过秋收起义、井冈山斗争、苏区反“围剿”和万里长征的红军官兵骨干在延安组建的一支精锐部队;其三,战争年代的沂蒙根据地直接接受延安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挥,毛泽东对山东棋局在全国战略布局中的作用极度重视。更难得的是,化名“胡服”的刘少奇于1942年亲赴沂蒙根据地检查指导工作,带来了弥足珍贵、影响深远的群众工作经验和群众路线观念。所以说,沂蒙精神的成长和结晶,从一开始就注入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思想和人民军队的红色基因,汲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革命实践和理论创新,而且饱含着老百姓对党和人民军队的可亲可信。所以,中国共产党是沂蒙精神的培育者、缔造者、推动者。党是人民的引路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沂蒙精神是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二、本质:从新境界去理解和把握沂蒙精神的本质内涵
沂蒙精神的本质内涵,就是党政军民生死与共、党群干群水乳交融,就是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进取。这既是沂蒙精神的创生之根、发展之本、文化之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固本强基又能凝心聚力,弥足珍贵。这一由鲜血和战火淬炼的伟大精神,体现了坚定的理想信仰、坚强的党性修养、坚韧的奉献精神和坚实的责任担当,构筑了新时代的执政坐标和价值取向。我们应当不断地从与时俱进的沂蒙精神中汲取鲜活的道德营养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发我们的思想共鸣和工作热情,坚守我们精神上的攀援和支撑。
沂蒙精神的红色基因和闪光之处,就是那种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军民关系所构成的命运共同体。这种“军民生死相依,党群鱼水相融”的互通共融和同频共振,饱含着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坚强力量,是沂蒙精神的思想之宗、践行之道、发展之源,也是习总书记所说的沂蒙精神在当代中国梦语境下对党的建设和群众路线所具有的“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沂蒙精神中贯穿着群众路线,群众路线中蕴涵着沂蒙精神。在长达12年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中,沂蒙人民不仅用红薯、煎饼、小米、奶水养育了几十万人民军队,而且拥军支前、入伍参战,几乎是“村村有红嫂,家家有烈士”,谱写了一曲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壮丽战歌。据统计,沂蒙妇女共做军鞋315万双,做军衣122万件,碾米磨面烙煎饼11716万斤,动员参军39万人,救护伤病员6万人,掩护革命同志9.4万人。在那惨烈悲壮、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在那宝贵的生命朝不保夕的生死关头,老百姓为什么会全心全意、舍生忘死地拥护共产党、保护共产党?为什么会义无反顾、毁家纾难地支持革命战争、支援革命战争?为什么会“最后一碗米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件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儿子也要送战场”?答案就是一句话:党把人民当亲人,人民和党心连心!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彼此之间的“双向支持”和在沂蒙精神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是党政军为国为民虽万死而不辞与沂蒙人民爱党爱军虽千险而无反顾的生动诠释。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国共产党自登上历史舞台起,就坚定地以人民群众为根本。早在1939年11月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入群众工作的决定》中就提出:“共产党必须进一步依靠群众,必须深入群众工作。”习近平同志从村党支部书记到县委书记、省委书记再到总书记,一直注重深入人民群众,赢得了“平民书记”的高度赞誉。“人民”一词,在十九大报告中出现了203次,直抵人心。而心系人民、服务群众,正是沂蒙精神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使命,更是每一位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感情寄托,因为党的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就是做暖人心的工作。说到底,就是要回到原点,找到人民群众这个最本质的根基、血脉和支撑。历史证明,心系人民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言:“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三、本色:从新境界去提高和升华沂蒙精神的平台意义与教育价值
这里的“本色”,是指沂蒙精神所拥有的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共同的平台教育意义与革命精神价值。我们说,既然习总书记已经把沂蒙精神与三大经典红色精神相提并论、使其成了党和国家精神家园中璀璨辉煌的一员,我们就应该认真研究沂蒙精神与其他红色精神之间的相同之点和相通之处,追寻他们在中共党史上一脉相承的同宗、同根、同源、同魂。因为,经过血火岁月洗礼而铸就的沂蒙精神,虽然主要体现了战争年代山东党政军民的革命精神和斗争实践,但同时也蕴含了刘少奇、罗荣桓、徐向前、陈毅、粟裕等高层领导人在沂蒙根据地的理论探索和工作创新,同时融入了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对沂蒙根据地建设与发展的多次指示和战略思想。当时,仅毛泽东给沂蒙根据地党政军领导人拍发的电报就有100多封。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给山东的批示有30多条,并25次到山东视察,这些都进一步深化和升华了伟大的沂蒙精神。在沂蒙这片红色热土上,锻炼和成长了一大批共和国的高级将领。在1955年至1965年授衔的共和国将帅中,10位元帅中有3位(陈毅、罗荣桓、徐向前)、10位大将中有4位(粟裕、黄克诚、徐海东、张云逸)、57位上将中有11位、177位中将中有63位、1360位少将中有348位,共429位开国将帅曾在令他们魂牵梦萦的沂蒙大地上喋血苦战,成为沂蒙老区、齐鲁大地和全国人民永远无法磨灭的历史记忆。就此而言,沂蒙精神也是丰富地蕴涵着中央党政军领导人的光辉思想和伟大实践的国家精神平台和“三观”教育宝藏。所以,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指出:把沂蒙革命老区所蕴含的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继承好、发扬好,是我们的重大政治和历史责任。
与时俱进、饱蕴家国情怀的沂蒙精神,战争年代奉献的是鲜血和生命,和平时期贡献的是汗水和智慧。它虽然孕育和诞生于沂蒙老区,但并不仅仅属于区域性的临沂;它虽然产生和发展于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但并不仅仅代表硝烟弥漫的过去;它是沂蒙老区和齐鲁大地的,但更是泱泱中华民族的,具有常讲常新的时代秉性和超强活力。虽然沂蒙精神的载体——红色征程在岁月的年轮上渐行渐远,但其深邃的内涵却在不变的传承中离我们越来越近,在中国梦语境下仍然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和教育价值,理应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并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精神暖流和珍贵读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葆其“本色”更加熠熠生辉!
四、本份:从新诉求去拓展和创新沂蒙精神的研究视野与弘扬路径
这里的“本份”,是指全面落实习总书记“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沂蒙精神的重要指示,对沂蒙精神进行深入研究与大力弘扬,切实发挥沂蒙精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沂蒙精神天经地义的“本真”职能,也是研究与弘扬中国红色文化的“本体”使命。
古人云:欲取其中,必求其上;欲取其上,必求上上。在新时代,我们必须以“求上上”的高远追求,打破地域区划观念和宣传视野方面的局限,切实站在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同样的高度和全国话语体系的广度上,创新性地从多视角深入挖掘和研究阐发沂蒙精神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力量、执政理念和时代价值,让历久弥新的沂蒙精神通过“六进”而注入文化、走入生活、深入人心、融入生命。我们既要积极推进沂蒙精神理论研究的多学科贯通和学术化转型,建立沂蒙精神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又要深入探讨和有效实施沂蒙精神应用研究的可行性路径,使弘扬沂蒙精神大众化、常态化、艺术化、现代化,使沂蒙精神能够既“顶天”又“立地”。
鲁迅先生说过:“伟大也要有人懂。”我们要把研究和弘扬沂蒙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认真落实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大力弘扬沂蒙精神的意见》,与深入探讨新时代党群关系的规律,与提高干部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开创新时代山东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等紧密结合起来,秉持初心,寻根问本,牢记使命,补钙加油,把对沂蒙精神的认知、赓续和弘扬提升到一个新境界,使沂蒙精神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