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时代探索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 吴荣生
摘要: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过程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光辉典范。新时代,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入发展,迫切需要我们积极传播、弘扬、践行沂蒙精神,以此不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关键词:沂蒙精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纵观人类灿烂光辉的历史长河,在我们党97年的奋斗征程中,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革命由胜利走向最终胜利、党由革命党走向执政党的重要发展阶段和关键时期。这一阶段,我们党在继承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的光荣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全党共同培育的沂蒙精神。沂蒙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典范,是我们党和民族精神的凝结和升华。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沂蒙精神是我们党思想理论的重要基础和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全新的价值取向,具有伟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需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沂蒙精神,永远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巩固执政地位的精神支柱,永远是党领导人民应对各种挑战、战胜各种困难的动力源泉。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迫切需要我们继续传播践行沂蒙精神,紧紧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向前进。
一、通过传播践行沂蒙精神,促进党的理论前行发展,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1]。我们党在培育沂蒙精神过程中,履践笃行,言传身教,以无量的心血,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之无愧的身体力行者。中国化是时代化、大众化的鲜明主题,其内在蕴含着时代化、大众化,中国化的过程既是时代化的过程,也是大众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要在我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与我国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实现中国化。
一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民族化。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民族精神的作用,这是倡导培育沂蒙精神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体系是具有民族形式的,但就其实质来说,马克思主义决不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理论,而是一种开放的世界性的理论。但是,社会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赋予它鲜明的民族特色。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从国外学来的科学真理。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之成为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科学理论。沂蒙精神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指导下,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精神文明继承、扬弃、提炼、升华的结果。沂蒙精神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我们党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相结合,与中华民族的民族感情相融合,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结合起来,培育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民族特色。
二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的具体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有一般与个别之分,作为一般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东西,例如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论等等。但这些东西只有当其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变成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和方略时,其价值才能显现出来。因此,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就是指把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实际问题,总结中国的独特经验,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以中国的文化形式和表达方式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变成指导中国具体实践的理论、路线、方针和策略。沂蒙精神,正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党的群众路线这方面的直接成果。
三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形式的实践化。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中取得辉煌成果的时期,没有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也就没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群众路线,就没有中国革命的成功。可以说,中国革命和建设艰难曲折的历程,既是中国人民认识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实践、运用于实践、发展于实践并最终由实践来检验,它的生命力、真理价值只有在指导实践中才能充分实现。中国共产党开始接受的马克思主义只是理论形式的马克思主义,而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开花并结果,就必须将其理论形式转化为实践形式。当前,我们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马克思主义面临着种种挑战。因此,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必须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使马克思主义解决当代实践提出的问题,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
二、通过传播践行沂蒙精神,实现党的理论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
沂蒙精神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是解放战争时期客观条件的必然产物,它是产生于那个时代又作用于那个时代的精神支柱。从沂蒙精神的内容可以看出沂蒙精神的时代特征。马克思说:“一切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2]。马克思主义本身作为一门“真正的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而且始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中国化、大众化的关键和保障,离开了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反映时代精神、适应时代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回答时代课题,就不能与时俱进地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增强理论说服力和感召力。
一是准确把握国内国际发展大势。今天我们研究沂蒙精神不仅仅是总结历史,更重要的是要研究怎么把理论和新的时代要求、新的历史条件以及解决我们现实中遇到的许多重大问题结合起来。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准确把握国内国际基本形势和改革发展实际,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立论基础和根本依据。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开放的思想体系,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代特征、回答时代课题,才能获得新的创造力和影响力。要深入研究隐藏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背后的机遇和挑战。在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过程中,既要看到推介中华文化、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积极意义,又要看到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尖锐激烈的斗争形势,以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我们党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我国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中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提供坚强理论支持。
二是不断推动理论的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地不断回答实践提出的最新课题并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奥妙所在。解放战争时期是党和人民的创造力空前迸发的时期。毛泽东思想和党的群众路线和沂蒙精神,就是这种伟大创造精神所结出的丰硕成果。新时代,我们继承和弘扬沂蒙精神,就要进一步光大这种创造精神,用创新的理论和精神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这就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地推进理论创新,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更加科学完整,使之成为适应时代需要、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具有时代气息的马克思主义。
三是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就是在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预测历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根据人民的意愿,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适时提出并带领人民实现具体的奋斗目标。因此,我们既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这样的宏大时空和广阔视野出发,注重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趋势和未来走向,又要注重及时总结各地区各部门局部的、阶段性的、最新实践创造的新鲜经验,进一步揭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的具体规律,增强我们把握和运用客观规律的本领,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三、通过传播践行沂蒙精神,达到党的理论掌握群众,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必然伴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大众化强调与人民群众相结合,解决的是马克思主义如何掌握群众、转化为物质力量的问题。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紧紧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并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群众路线。解放战争时期,正是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得到系统总结并大放光芒的时期。
一是注重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体系统一全民思想。沂蒙精神起到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步调,经受并战胜各种困难和考验,争取胜利的历史作用,的确是中国人民的“传家宝”,它的作用是永恒的。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因此,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直接的和最具体的要求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这就要求党要着眼于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感召力、亲和力,创新理论思维和传播体系,从传统文化、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中发掘理论语言,把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结合起来,将逻辑的力量与情感的力量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变为形象的生活逻辑,让科学理论从书斋走向生动的社会实践,成为广大党员普遍信仰、人民大众普遍认同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是注重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度机制保证贯彻实施。解放战争时期是我党不断发展壮大的时期,也是各级党组织各种制度机制不断完善并加强制度约束的时期。共产党人已经认识到完善的制度机制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保证。所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中,既要认真落实好各种传统的理论教育制度,又要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完善宣传普及资源整合机制,建立完善工学信息反馈督导机制,建立完善理论学习考评考核机制等等,提高宣传普及效果。还要探索运用其他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形式、新载体,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改进理论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积极作用,使党的政策理论能够迅速深入干部群众心中,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三是注重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动实践推动成果转化。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人民群众这一实践主体相结合,被人民大众所理解和掌握,才能变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掌握的群众越多,就越能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解放战争时期提出并始终坚持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最具独创性、最为优秀的传统。所产生的历史经验对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历史启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说教这一层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行动上。这就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回答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热点难点问题,普及和推广马克思主义,使之成为得到普遍认同、受到真诚信仰、拥有广泛群众的马克思主义。广大党员干部尤其应注重理论的践行,要按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要求,把理论融入到人民大众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去,推动理论成果进课堂、进工厂、进村庄,使马克思主义为大众所掌握,成为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动力,成为改造现实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合在一起强调“三化”的整体性,既是我们党对思想理论建设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新认识,更是沂蒙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我们相信,新时代,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的沂蒙精神,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不断发展,将激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1]《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1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33-3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