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沂蒙精神滋养党内政治文化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  王凤青

摘要:作为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精神中蕴含着丰富的有利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有益成分。沂蒙精神是以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文化的产物,反过来又丰富、发展、提升了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二者是双向互动、相辅相成的关系。沂蒙精神可以为纠正党内存在的各种不正之风,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提供重要的价值启示和资源借鉴。新形势下用沂蒙精神滋养党内政治文化,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发掘弘扬创新用沂蒙精神滋养党内政治文化的各类资源载体;第二,针对党内政治文化存在的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宣传弘扬沂蒙精神;第三,着眼于资政育人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弘扬宣传沂蒙精神。

关键词:沂蒙精神党内政治文化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他同时还指出,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沂蒙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革命战争年代丰富、发展、提升了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而且为当前时期党内政治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养分、资源与载体。用沂蒙精神滋养党内政治文化,不仅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将包括沂蒙精神在内的革命文化“发扬光大”的重要举措,而且有利于摈弃党内存在的各种不良文化现象,把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一、沂蒙精神与党内政治文化双向互动、相辅相成

沂蒙精神是以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文化的产物,反过来又丰富、发展、提升了党内政治文化的内涵,二者是双向互动、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革命战争年代,一批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共产党人,在被誉为“小延安”的沂蒙大地,靠着勤恳踏实的正派作风,积极践行“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纲领宗旨。在政治上,加强“三三制”民主政权建设,注重保护民众权利;经济上,注重减轻民众负担,改善民众生活水平;文化上,提高民众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其他方面,通过各种举措加强社会保障,荡涤禁锢人心的封建陋俗以及赌博、抽鸦片等不良习俗。在此过程中,我们党积极践行“为人民靠人民”为群众着想,以群众为先的价值理念,赢得了沂蒙人民的认同、拥护、信任与支持,党群干群关系产生了良好的互动,以“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为基本特质的沂蒙精神得以形成。这也使百姓即使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也依然对我们党抱有很深的感情,并极力支持我们党的革命事业。如在1942年面对敌人严峻的扫荡时,沂蒙人民“虽然有的因疲劳饥饿而情绪低落,但他们始终是相信胜利一定是八路军和中国人民的。”在此情形下,沂蒙人民奋勇支前,勇于参战,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诗篇,党内政治文化也在此过程中得到升华与深化。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带领下,沂蒙人们和全国人民一样,开始了医治战争创伤、建设社会主义美好家园的伟大创举。沂蒙地区的党员干部在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的精神引领下,使沂蒙精神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也推动了党内政治文化的发展。毛泽东批示的莒南县厉家寨的“愚公移山”精神就是当时的一个典型。当时,厉家寨地处三河五岭两河之间,自然条件、交通条件非常恶劣,百姓吃不饱、穿不暖,但在党总支书记厉月坤的领导下,厉家寨百姓发扬艰苦奋斗、努力拼搏、不怕吃苦、不畏艰难的“愚公移山”精神,开山劈石、战天斗地,削高填洼。经过几年的奋力拼搏,累计凿通三道岭,搬掉11个岭头,填平21个大水塘、300多道水沟,改修12条小河,把上千块横七竖八的小块地削高填洼,深翻整平118块大地,增加耕地面积192亩。1956年,厉家寨粮食亩产达到550斤,提前8年实现了国家农业发展计划纲要的目标。厉家寨党员干部群众的做法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关注。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亲笔批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厉家寨由此成为中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逐步深入,沂蒙党员干部在党内政治文化的熏染下,以身作业,无私奉献,使沂蒙精神不断追随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不断深化和升华。改革开放初期,沂蒙山区被列为全国18个连片扶贫地区之一。在此情形下,沂蒙山区党员干部不等不靠,靠着开拓奋进、无私奉献、吃苦拼搏的精神,打响了扶贫攻坚的战役。到1995年,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临沂在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率先实现整体脱贫。在这其中,平邑县九间棚支部书记刘嘉坤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带领百姓拼命的干。靠着这种干劲,九间棚由一个出了名的贫困村,实现了“路跟渠、渠带路,田水池满天布,灌溉田园绕果树,自来水送到户”的高山水利化,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根本改善。宋平得知这一消息后,深受感动,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共产党的威信也是干出来的”,号召全国学习九间棚精神。村支部书记王廷江把自己辛苦打拼创业经营来的500多元捐献给了村集体,带领全村群众走上了共同致富之路。在沂蒙党员干部的榜样示范作用下,沂蒙人民发挥了不畏艰难、不等不靠的英雄精神,改变了沂蒙大地的落后面貌。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姜春云得知后深受感动,他指出,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一种沂蒙精神,并把之概括为“立场坚定,爱党爱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后来,沂蒙精神经岁月沉淀。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时强调,山东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传统,党政军民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对目前党的建设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进一步指出了沂蒙精神与包括党内政治文化在内的党的建设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二、发展党内政治文化需要沂蒙精神的价值支撑

2015年10月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列举了因党内政治文化不健康导致党内出现了很多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七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也指出了目前因为党内政治文化不健康导致党内政治生活出现问题的一些表现,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有利于荡涤党内政治生活中的种种歪风邪气,有利于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有利于形成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环境。而沂蒙精神与党内政治文化之间由于存在着双向互动、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可以为纠正党内存在的各种不正之风,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提供重要的价值支撑。

沂蒙精神中内涵的党员干部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品质,有利于解决当前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纪律不严明及个别独立山头、搞分裂主义、不利于党的团结统一等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长期以来,党内政治文化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大都与此有关。因此,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要让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追求,真正做到对党忠诚,认真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树立四种意识,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夯实党内政治文化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党员干部靠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在沂蒙大地上拼洒热血,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赢得了百姓的赞誉与支持,并在这片大地上扎下了根,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沂蒙党员干部同样怀着对共产主义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发挥革命的英雄乐观主义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大潮中战天斗地、愚公移山,成为百姓美好生活的领路人,赢得了百姓的爱戴。改革开放以来,沂蒙党员干部依然不忘对自身承担的神圣使命,带领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搏击,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可见,弘扬、宣传沂蒙精神中坚定信仰、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可以为纠正当前形势下党内政治文化中存在的的积极健康发展提供丰富滋养。

沂蒙精神中凝结形成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有利于荡涤党内政治文化中庸俗政治文化的影响。当前,党内政治文化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庸俗政治文化的倾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这一问题。如他指出:“有的干部信奉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整天琢磨拉关系、找门路,分析某某是谁的人,某某是谁提拔的,该同谁搞搞关系、套套近乎,看看能抱上谁的大腿。”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只只大老虎背后跟着一群群小老虎、硕鼠、苍蝇,形成了“拔出萝卜带出泥”、“塌方式腐败”的政治坍塌现象,就是“圈子文化”的典型体现。又如“厚黑学”,“厚黑学”的核心是“脸皮要厚心要黑”,它的本质不是叫人向“善”,而是让人向“恶”,让人用“恶”的眼光看待社会,用“恶”的手段对付社会,为了达到目的,可以耍阴谋,搞欺诈,弄权术,玩手腕,不讲原则,没有底线。“厚黑学”本来是封建社会的糟粕,但在今天却被少数党员视为官场“生存法则”、“葵花宝典”,把学习“说假话、拍马屁的高级艺术”,“如何取悦领导”等作为为官处世的“大道理”。有些少数干部甚至“不读马列读厚黑”,不仅与共产党员的人格气节不相匹配,更污染了党内健康向上的政治文化。厚黑学是个人主义发展到极端的产物,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大相径庭的,与沂蒙精神倡导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是不相符的,宣传弘扬沂蒙精神,滋养健康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性于此可见一斑。

沂蒙精神中“靠人民为人民”的价值取向有助于解决党员干部中存在的脱离群众、官僚主义、极端功利主义等不良政治文化的影响。当前在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着严重的远离群众、脱离群众的倾向。有的党员干部摆官架子耍威风、追求特权攀比享受;有的奉行“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把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封妻荫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的对群众作风粗暴,有权就“任性”。一旦特权大行其道,会严重败坏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最终会导致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亡党亡国。这是历史的规律;有的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干事情、做工作不想法设法为党分忧,为民解愁,而是斤斤计较于个人的利益得失,甚至利用工作便利和条件,为自己谋取各种私利。更严重的个人主义,是把自己凌驾于党组织之上,组织要服从他的利益要求,而他却不服从组织要求,对中央的决策部署、党的指示决定搞变通打折扣,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不执行。一旦这种个人主义从个体层面变为少数人有组织的活动,就会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甚至会走上破坏党、分裂党的罪恶道路。周永康、令计划、郭伯雄、徐才厚等等,都是极端个人主义导致的私欲膨胀的结果,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损失显而易见。沂蒙精神中“靠人民为人民”的价值取向是对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最好践行。大力弘扬沂蒙精神中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人民利益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有助于解决党员干部中存在的脱离群众、官僚主义、极端功利主义等不良政治文化的影响,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用沂蒙精神滋养党内政治文化的具体路径

新形势下用沂蒙精神滋养党内政治文化,既要对沂蒙精神本身有清晰的了解,又要对当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了然于心。惟其如此,才能找到二者的紧密契合之处,真正达到用沂蒙精神滋养党内政治文化的目的。

第一,发掘弘扬创新用沂蒙精神滋养党内政治文化的各类资源。用沂蒙精神滋养党内政治文化,首要的前提是弄清楚与沂蒙精神有关的各类载体资源。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方面,要注重研究与沂蒙精神的核心特质、思想内涵有关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着力说明沂蒙精神是在中华5000多年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体现了沂蒙人民的精神追求和崇高信仰,体现了沂蒙精神在形成过程中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汲取和借鉴;在革命文化资源方面,着力调查梳理党在沂蒙大地上留下的奋斗足迹,梳理反映沂蒙人民与党鱼水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丰富内涵的红色资源、历史遗迹;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方面,主要挖掘改革开放以来,在沂蒙大地上发生的党带领人民群众无私奉献、不怕吃苦、敢于拼搏的干事创业精神,挖掘在这种精神鼓舞下沂蒙人民创造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创举。可以通过建立体现沂蒙人民沂蒙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党性教育基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组织创作以弘扬沂蒙精神为主题的文学、戏剧、影视剧、音乐等形式,丰富体现沂蒙精神的资源载体。比如以《沂蒙六姐妹》、《沂蒙》等为代表的影视剧就很好的诠释、宣传了沂蒙精神,像类似的影视剧就可以在选好题材的前提下,找到表现沂蒙精神的最佳方式,推动沂蒙精神被社会大众所了解、感知、熟悉、接受和践行。在此基础上,将对沂蒙精神的学习宣传与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找到二者的最佳契合点,使沂蒙精神真正成为滋养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支撑。

第二,针对党内政治文化存在的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弘扬沂蒙精神。近几年来,经过中央重拳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文化庸俗腐朽的一面得到了很大的遏止。但不容置疑,党内政治文化还存在一些消极不良落后文化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个问题有很多论述。通过梳理他的讲话,可以发现他主要论述了党内政治文化存在问题的七个方面的集中表现:一是特权意识;二是官僚习气;三是家长心态;四是圈子文化;五是好人主义;六是厚黑心理;七是潜规则思维。从目前来看,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两大问题上进行突破:一是解决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问题;二是解决党员干部对党的宗旨的践行问题。用沂蒙精神滋养党内政治文化可以着力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就前者而言,要挖掘弘扬沂蒙精神中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归根结底是信念的力量。宣传弘扬沂蒙精神中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丰富内涵,把沂蒙精神融入到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中,加强对党员的红色基因教育,使党员干部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可以通过讲授、案例、参观考察、亲自体验等方式,使党员干部真实感受到沂蒙精神红色基因的强大力量,使心灵真正受到红色基因的洗涤,从而端正思想状态,荡涤各种不利于党内政治文化健康发展的不良思想,以更好的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后者而言,要着力挖掘宣传沂蒙精神中“为人民靠人民”的价值理念。沂蒙精神是党践行“为人民靠人民”宗旨形成的与群众之间的“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须臾不可分裂关系的产物,在沂蒙精神中,处处闪耀着我们党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理念和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群众路线内涵,形象而生动地回答了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这一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因此,沂蒙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样本,是我们党政治本色和鲜明的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相通的。因此,针对党内政治文化存在的问题宣传弘扬沂蒙精神,本身就是滋养党内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

第三,着眼于资政育人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弘扬宣传沂蒙精神。文化的根本作用是以文化人。沂蒙精神作为我们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精神的重要内容和生动体现,蕴含着重要的丰富的“化人”的思想内容。要不断创新宣传沂蒙精神的方式方法,利用好沂蒙精神的资源载体,使其成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涵养党内政治生态,推动党内政治文化健康发展的大熔炉。如可以拍摄大型纪录片《沂蒙精神的形成与发展》、《践行沂蒙精神的时代先锋》等,通过访谈、图片等形式,厘清沂蒙精神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内在特质及时代价值等,探寻沂蒙精神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延续机制;发挥讲师团、党校、社科研究单位、宣讲协会及基层宣传文化阵地作用,研究沂蒙精神、宣传沂蒙精神;用当事人讲当时事,让沂蒙革命后代,讲授父辈的革命事迹,党性教育、党的政治生活要把沂蒙精神的学习贯彻作为重要内容,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让党员干部真正体悟什么是“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干群关系,真正体会人民群众为什么那么忘我的支持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正确举动,体悟党员干部信仰什么,为了什么、如何做才能得民心,得民意,从而达到荡涤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发展积极健康的激浊扬清、扶正祛邪、引领风尚的党内政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