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沂蒙精神的关系研究
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 吴秀才
摘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沂蒙精神之间不是单向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沂蒙精神的产生提供了哲学基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沂蒙精神产生最直接的思想基础,沂蒙精神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科学性和重要性,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硕果,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素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内涵。在奋力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沂蒙精神的关系,对构建新时代的党群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极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群众观;群众路线;沂蒙精神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群众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沂蒙精神内涵的分析,可以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沂蒙精神之间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群众观的内涵
(一)马克思、恩格斯群众观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精华,散见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著作中。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群众观进行研究有助于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群众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问题并不是一开始就进入马克思和恩格斯视野的。早年马克思的思想深受黑格尔意识哲学的影响,主要关注的是哲学问题。如他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研究的就是纯粹的古希腊哲学问题,在论文中马克思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是决定世界发展的力量。直到1842-1843年,马克思作为《莱茵报》的编辑,要对莱茵省摩泽尔地区关于贫苦群众物质利益发表意见时,他才发现黑格尔“道德世界观”根本无法解释贫苦群众的物质利益问题,从而促使他开始研究经济问题,并关注贫困群众的实际问题。正如恩格斯给理查·费舍的信中提到:“因为我曾不止一次地听到马克思说,正是他对林木盗窃法和摩塞尔河地区农民处境的研究,推动他由纯政治转向研究经济关系,并从而走向社会主义。”[1]
《神圣家族》一直被视为马克思、恩格斯最早集中阐述群众观的经典著作。在《神圣家族》中,二人对鲍威尔等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进行了强烈抨击,阐述了人民群众的重要性,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并提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思想。“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2],“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3]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群众观深深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论著,逐步确立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在对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二人找到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和建设理想社会的力量和途径,即无产阶级及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正是在这两个基本结论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得以初步形成。[4]
1848年,《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5],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一切理论活动是根源于群众的实践活动,并且为群众的实践活动和根本利益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随《共产党宣言》的首次公开发表而正式确立。随后,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文中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6]1886年初,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从动机角度确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围绕意志合力指出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是广大人民群众。[7]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内涵,它唤醒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正是有了马克思、恩格斯对人民群众的关注,并亲身参与到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队伍中指导,才使得人民群众主体意识最终得以觉醒,意识到自己才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二)列宁群众观的核心内容
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思想,并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将其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从而形成了成熟的、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列宁群众观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列宁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思想运用到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总的要求和具体体现,贯穿了他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始终,成为贯穿其群众观的一条红线。
列宁很早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就阐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列宁的革命生涯和理论创造中,始终相信群众,懂得依靠群众的力量,借助群众的智慧,这是列宁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法宝。
列宁尤其重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党员干部要维护党的性质和宗旨,而群众观是无产阶级政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我国革命之所以是伟大的俄国革命,正是因为它发动了极广大的人民群众投身于历史的创造。”[8]无论是在发动革命、夺取政权,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人民群众都是党团结依靠的力量。列宁十分重视党群关系,将人民群众视为党的执政基础和重要保障。他认为,即使在党取得革命胜利、国家开始迈入社会主义和平建设阶段,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获取人民群众的信任,仍是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
尊重群众的利益需求、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列宁群众观的又一核心内容,它是无产阶级政党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依靠群众力量的前提。列宁认为,党要想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真正地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就必须首先尊重群众的利益需求,这是鼓励群众进行奋斗的原动力。他提出:“工农政权办事首先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9]“为了为群众服务和代表他们正确地意识到的利益,先进队伍即组织必须在群众中开展自己的全部活动,毫无例外地吸收他们中间的一切优秀力量,并且要随时随地仔细客观地检查:是否同群众保持着联系,联系是否密切。这样,也只有这样,先进队伍才能教育和启发群众,代表他们的利益,教他们组织起来,使群众的全部活动沿着自觉的阶级政策的道路前进。”[10]可见,只有真正符合人民群众利益要求的政策,才是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政策,也才能得到人民群众最大力的支持和拥护。
教育和引导群众也是列宁群众观的重要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中蕴含了强大的力量和智慧,但并不意味着群众天然就具备了创造历史的一切条件。马克思指出:“工人们所具备的一个成功因素就是人数众多;但是只有当群众组织起来并为知识所指导时,人数众多才能起决定胜负的作用。”[11]列宁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他指出:“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12]他进一步指出,群众需要而且可以通过教育提高觉悟,但只有执政党主动承担起教育、引导群众的责任时,训练、培养人民群众掌握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愿望才能实现。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列宁号召无产阶级政党“运用各种宣传、鼓动手段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当中去,武装他们的头脑,启发他们的觉悟,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历史地位和使命,从而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为革命和建设事业而奋斗。”[13]
服务群众、发展群众是列宁群众观的另一核心内容,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整个理论体系的最终归宿。
无产阶级政党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政党,是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发展的先进政治组织,但在当时的俄国却出现了影响党领导人民前进的障碍——官僚主义。列宁认为,“对于一个人数不多的共产党来说,……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没有同全体劳动大军即同大多数工农群众保持牢固的联系。”[14]
不脱离群众,必须防止官僚主义。为此,列宁提出了一系列防止官僚主义的措施: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严格入党条件入手;制定严格的纪律要求和工作制度;借助群众的监督力量,深入群众、了解民意。借助群众的监督力量防止官僚主义体现了列宁群众观中一以贯之的逻辑主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维护群众利益;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发展群众共同构成了列宁群众观的核心内容,也使列宁的群众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列宁群众观回答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实现这种作用的方式方法及其最终价值指向。使得列宁的群众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切实推进,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深刻影响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提出。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科学内涵
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制定纲领方针政策的过程中,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立足于中国不同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在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新的时代内涵的进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发展和升华,而群众路线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虽然在理论著作、讲话和书信中,多次谈及与群众路线相关的话题。但都没有明确提出“群众路线”概念,更没有把群众路线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和工作方法。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创造,但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它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史观和群众观。中国共产党是根据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是在继承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艰苦探索的实践,不断丰富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历经苦难,付出超乎想象的艰辛和代价,才逐渐摸索出群众路线这个法宝,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胜利。
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最通俗化也最凝练的表述是: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四句话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前两句是世界观,后两句是方法论。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基本原理的通俗化、大众化表述,是党的力量之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同样以通俗化、大众化的形式,生动表述了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组织路线、工作路线和基本工作方法。前两句讲的是党的根本立场,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问题的世界观,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后两句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问题的方法论,是保证党的各方面工作效果彰显的方法和路径。中国共产党人是动机论与效果论统一论者,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整体内涵。[15]
三、沂蒙精神的形成与本质内涵
党的群众路线是沂蒙精神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沂蒙精神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也是党在沂蒙深入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党在沂蒙卓有成效地开展群众工作,形成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党政军民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共同铸就了沂蒙精神。
(一)沂蒙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沂蒙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军队的哺育下,山东党政军与沂蒙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它形成于革命战争时期,成长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实践。
沂蒙地区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二十世纪早期,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在沂蒙山区播下了马克思主义的种子,燃起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在无数先烈的影响下,一批批优秀的沂蒙儿女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通过各种形式到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从 1939 年八路军一一五师挺进山东创建沂蒙抗日根据地开始,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时期,一直到建国前夕,沂蒙革命根据地是全国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山东抗日根据地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其成功的经验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在根据地建设中放手发动群众,时时处处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视群众为革命的主体,形成了根据地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血肉联系。新中国成立后,沂蒙人民继续以革命战争年代那种革命热情和拼命精神,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的改造和建设中,谱写了沂蒙精神的新篇章,使沂蒙精神更加完善成熟。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向贫困宣战,经过全区人民的艰苦奋斗,1964 年临沂地区成为全国农业先进地区。在天灾人祸最严重的1960 年,沂蒙人民自己饿着肚子,却向国家交粮3.6亿公斤,油 820 万公斤。这充分体现出沂蒙人民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置于一切之上的优良传统,体现出他们“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精神。[16]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临沂人民修建了被称为艰苦奋斗丰碑的沂蒙公路,建成了铁路、公路、航空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改变了“四塞之崮,舟车不通”的历史,在全国老区中实现了乡乡通公路、村村通电通电话。[17]进入新世纪,沂蒙人民继续开拓奋进,艰苦创业,建起了江北最大的批发市场临沂批发城,使临沂成为鲁东南最大的商品集散地。2008年11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市场大会暨中国商品市场30年成就展览会上,临沂与浙江义乌等5地市荣获“中国市场名城”称号,临沂成为山东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这些成绩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和根本动力。
(二)沂蒙精神的本质内涵
沂蒙精神是时代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了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沂蒙精神具有十分丰富、深刻的内涵,可以从不同侧面去认识和概括,并且一直处在不断发展中,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1990年2月2日,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姜春云到临沂考察,将沂蒙精神概括为“立场坚定、爱党爱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1990年5月5日,中共临沂地委、临沂地区行署做出《关于进一步弘扬沂蒙精神振兴沂蒙的决定》,将沂蒙精神的基本内涵进一步阐发为“坚信党的领导,热爱人民军队,为共产主义奋斗不息的崇高政治信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韧不拔、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顾全大局、为国分忧、勇于奉献、自我牺牲的价值观念。”[18]1990年11月,为进一步探讨和弘扬沂蒙精神,挖掘其丰富内涵,山东省社科联组织专家到沂蒙山区进行考察,向省委呈报了《关于考察研究沂蒙精神的报告》,对沂蒙精神首次做了比较全面的梳理。1997年,临沂市委、市政府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要求,认真总结、吸纳沂蒙人民的新创造、新经验,进一步把沂蒙精神概括为“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16个字。2001年,有关专家将沂蒙精神扩展为“爱党爱国、艰苦创业、改革创新、敢为人先、不懈奋斗、无私奉献”24个字。2004年7月,沂蒙精神第四次研讨会召开, 经专家认真研讨, 并广泛征求意见,恢复了1997年关于沂蒙精神内涵的16字概述。
无论是何种内涵的沂蒙精神的概括,都集中体现了“党为人民谋利益、人民坚定跟党走”这一本质内核。这是研究沂蒙精神应把握的两个维度,也是准确理解、概括、提炼沂蒙精神的根本和依据。沂蒙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指引下,沂蒙党政军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懈奋斗中共同培育的伟大精神。党的领导是沂蒙精神形成的基石,党是沂蒙精神的引领者、主导者和组织创造者。沂蒙精神的创造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和沂蒙人民,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培育,没有沂蒙群众的实践和创造,就没有沂蒙精神。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著的崇高政治信仰。[19]
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沂蒙党政军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至上观念,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与群众休戚相关,患难与共。沂蒙人民经过长期战争考验,从亲身经历中体验到了党的伟大、光荣、正确,形成了坚定的爱党爱军的政治觉悟,并将这种发自内心的爱转化为实际行动,不断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因此,沂蒙精神是党的群众路线结出的硕果。
四、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沂蒙精神关系探析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沂蒙精神产生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石之上科学的群众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在生产方式矛盾运动中始终起决定作用,是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生产力要素中劳动力又是最活跃的因素,是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而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主体、担当者和体现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实践主体的视角考察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科学论断——“群众史观”。“群众史观”以其强大的逻辑力量结束了“英雄史观”在社会历史发展中长期占据的统治地位。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开创了人类社会发展学说的新境界,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指导,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产生的哲学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群众观与沂蒙地区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维护群众利益;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发展群众,与沂蒙人民共同铸就了伟大的沂蒙精神。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沂蒙精神产生最直接的思想基础
群众路线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高度概括,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待群众的基本理论,基本立场、基本方法。群众路线的实质是“为了谁、依靠谁、相信谁”的问题。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保障,沂蒙精神与党的群众路线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对群众路线的创造、贯彻和实践最终促成了沂蒙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沂蒙精神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既是沂蒙人民在革命历史环境所塑造,更是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所指导。由于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依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领导沂蒙人民开展革命活动,使沂蒙人民较早地接受了革命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决捍卫群众利益,着力改善民生,实行人民民主,发展文化教育,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赢得了沂蒙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形成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没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指导,沂蒙精神的产生就失去了最主要的思想条件。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从沂蒙精神的形成、发展和飞跃来看,沂蒙人民所固有的优良传统与党的教育、领导两种因素,始终交互作用,而又以后者为发展变化的主要条件。从党的作用的本身来看,最基本的也是两条,一是灌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其思想觉悟、精神境界,引导其价值观念的发展变化,同时提高其科学文化水平,使其素质全面提高,二是全心全意为沂蒙人民谋利益,以身作则为其作表率。”[20]
沂蒙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与党的群众路线在沂蒙地区的有效贯彻和执行密切相关。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根据地 420 万人口,20 万人参军入伍,120万人参战支前,10 万先烈血洒疆场,乡乡有红嫂,村村有烈士。这一时期的沂蒙精神,主要表现为接受党的领导,拥护和支持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其内涵是立场坚定、无私奉献。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沂蒙人民面对战争创伤和严酷恶劣的自然条件,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改造自然、建设家园,取得了丰硕成果,使整个沂蒙地区成为 60年代全国农业先进地区之一,涌现出了厉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沟等先进典型。这一时期的沂蒙精神,体现了沂蒙人民吃苦耐劳、知难而进、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的品格。改革开放以来,沂蒙人民积极实行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拓奋进、敢为人先,实现了沂蒙老区跨越式发展,涌现出了罗庄镇、九间棚村等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新典型,创造了“南义乌、北临沂”“买天下、卖天下”的奇迹。改革开放丰富了沂蒙精神的内涵,使沂蒙精神走向成熟,形成了新时期的沂蒙精神,其表现为开拓创新、敢为人先。因此,沂蒙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党对群众路线的贯彻和实践,什么时候我们党的群众观树立得牢固并真正付诸实践,党就会赢得人民的支持,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三)沂蒙精神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科学性和重要性,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硕果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正确处理人民群众关系的基本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共产党人制定一切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之前,一切社会历史观都是唯心史观。社会历史领域是唯心主义的最后避难所。唯物史观的创立,把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避难所中,也是它的最顽固的堡垒中,即历史观中驱逐出去了,从而为人们研究社会历史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和方法。[21]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彻底性和科学性。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理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不同时期为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从沂蒙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来看,党的群众路线什么时候贯彻得好,就能获得人民群众的坚决支持和拥护,就能取得革命斗争的胜利;什么时候贯彻执行得不好、不到位,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就会限于被动境地,甚至面临失败的危险。
抗战初期,由于山东抗日根据地领导者对战略发展的认识不一致,没有真正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群众意识淡漠,致使群众工作成为当时根据地建设中最薄弱的一环,再加上复杂的形势、残酷的战争,山东抗日根据地出现了严重困难局面。到1941年底,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面积比1940年缩小三分之一,人口由1940年的1200万锐减到750万,八路军人数比1940年减少四分之一。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考虑到山东斗争形势严峻,领导上的问题事关重大,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派刘少奇以中央代表的身份到山东,帮助解决山东问题。1942年刘少奇来山东后,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很快找到了山东问题的症结。他尖锐地指出,群众问题是山东各项工作中最薄弱的一环。山东抗日根据地日渐缩小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发动群众,没有解决好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他指出,发动群众运动的中心环节,就是要轰轰烈烈地开展大规模的减租减息运动。1942年4月28日,刘少奇在给中央的电报中指出,要继续坚持山东抗战,完全巩固各根据地,重要的一项措施是必须“普通改善人民生活,减税减粮,改善雇工待遇,广泛组织群众,提高群众团体地位,依靠群众,总结群众工作与斗争策略。”[22]在刘少奇的具体指导帮助下,山东抗日根据地大部分地区的“双减”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人民群众从切身利益中感到共产党同他们生活的息息相关,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抗战热情,积极参军参战。在党的领导下,全省相继成立了“工人抗日救国会”“农民抗日救国委员会”“妇女抗日救国会”等群众组织,为山东抗日根据地度过难关和恢复发展,为党在沂蒙地区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走向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拓创新,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他们战天斗地,改造自然,涌现出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的厉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沟等一批先进典型,集中表现出了强烈的主体意识和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精神。改革开放新时期,沂蒙人民发扬开拓奋进的精神投身经济建设,艰苦创业,建起了江北最大的综合性批发市场,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出现了“南义乌、北临沂”的现象。1995年,临沂在全国 18 个连片贫困地区中率先整体脱贫,2004年又在全国革命老区中率先实现 GDP 过千亿、人均收入过万元,开创了革命老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崭新局面,充分展现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敢为人先的新时代精神风貌。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力量之源,胜利之本,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中国共产党要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必须继续坚持和不折不扣地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四)沂蒙精神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素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内涵
党的群众路线是在党的长期革命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党在沂蒙地区对群众路线的成功实践而形成的沂蒙精神,对于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不断为党的群众路线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曾在沂蒙战斗、工作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徐向前、罗荣桓、陈毅、黎玉、朱瑞等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对群众观点都有过精彩论述。刘少奇在来山东指导工作时指出:“群众运动有它独特的发展规律,我们发动群众运动,一定要自觉遵循劳动者自己解放自己的原则,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双手解决问题”;关于怎样依靠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他又强调:“我们做群众工作不是木匠拿锯子、斧子做木头活,心里想做什么样的桌椅板凳就按自己的方案把木头收拾妥当,一块块地拼装上,这样做群众工作是行不通的。因为我们的群众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有感情的,我们不能把群众当木头,所以,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尊重农救会的,决不能在群众团体外面或站在他们头上来发号施令!”[23]罗荣桓在《坚持我们的边沿游击区》一文中指出,“没有同群众的联系与适合于群众的斗争形式、组织形式,是不会有我们边缘游击区的坚持。”[24]1939年,徐向前在鲁南干部大会上所作的《粉碎敌人的新扫荡与我们的紧急动员工作》报告中指出,“抗日政权只有得到广大民众拥护,才会有力量。所以要有力地发挥民主政权,必须进行团结各阶层的工作。”[25]“调剂各阶层利益,改善民生,实行公平负担,发动有待抗属,反对对抗日家属的危害行为,动员广大人民积极参加抗日正规军与游击队”[26]1942年7月25日,朱瑞在《群众工作的领导问题——滨海区两个月来群众工作大会上的讲话要点》中强调:“共产党要成为群众的领导者,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真正代表群众利益,成为群众利益的维护者;第二,党的主张和路线能为群众所接受,成为群众自己的主张和路线,并有大批党员在群众斗争中为群众所拥护,成为群众自己的领袖。”[27]1943年10月,黎玉在分局群工会议上的总结报告中论述什么是群众观念时指出:“共产党是群众的一部分,同时又是群众中最先进的、最有觉悟的、最有组织的一部分,同各种各样的敌人长期进行大大小小的斗争,不但要积极的站在群众面前,而且必须经常保持与群众最密切的联系,否则,党就不可能保持最生动的物质基础,不可能具备着不可战胜的力量。”[28]而在组织群众的基本原则问题上,黎玉认为必须在群众的自动性上、在群众的要求上、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去组织群众。1947年1月,陈毅在野战军干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一切为人民打算,为人民着想,帮助人民,体贴人民,爱护人民,成为我们军队的神圣义务。离开人民,我们军队不仅创造不出什么事业,连生存的条件也就取消了。”[29]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沂蒙战斗、工作期间阐述的群众观点,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素材。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并对各类有价值的群众观点进行理论升华,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内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46页。
[2] 孟庆仁:《现代唯物史观大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354页。
[3]孟庆仁:《现代唯物史观大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354页。
[4]杨威、马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及其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页。
[7]王潇:《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当代解读》,《传承》2015年第9期。
[8]《列宁全集》(第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24页。
[9]《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12页。
[10]《列宁全集》(第二十四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1-42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12]《列宁全集》(第三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页。
[13] 杨帆:《新时期对列宁灌输理论的探析》,《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28期。
[14]《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6页。
[15]杨晓伟:《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主要结构和实现路径》,《上海党史与党建》2014年第6期。
[16]陈建光:《弘扬“沂蒙精神”的历史必然性》,《临沂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17]临沂市统计局:临沂市统计年鉴2005 年版,第105页。
[18]临沂市情资料库―临沂地区志―附录―文献-《中共临沂地委临沂地区行署关于进一步弘扬沂蒙精神振兴沂蒙的决定》(一九九〇年五月五日)(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bg&A=1&rec=831&run=13)。
[19]苑朋欣:《沂蒙精神内涵解析》,《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20]曲厚芳、于凤香:《沂蒙精神探源及其启示》,《山东社会科学》1991年增刊,第142页。
[21]中山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54页。
[22]临沂市委党史研究室等:《沂蒙根据地党的群众工作资料选编》,2014年版(内部出版物),第61页。
[23]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永恒——沂蒙精神与群众路线》,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1、12页。
[24]临沂市委党史研究室等:《沂蒙根据地党的群众工作资料选编》,2014年版(内部出版物),第63页。
[25]临沂市委党史研究室等:《沂蒙根据地党的群众工作资料选编》,2014年版(内部出版物),第71页。
[26]临沂市委党史研究室等:《沂蒙根据地党的群众工作资料选编》,2014年版(内部出版物),第73页。
[27]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山东省中共党史学会:《山东党史资料文库》(第9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96页。
[28]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山东省中共党史学会:《山东党史资料文库》(第1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92页。
[29]临沂市委党史研究室等:《沂蒙根据地党的群众工作资料选编》,2014年版(内部出版物),第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