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大力弘扬新时代沂蒙精神
山东社会科学院杜庆 余宋暖
革命文物主要指在革命战争时期所遗留的有形文化遗产及无形文化遗产,是重要历史见证和物质载体,包括各类与革命运动、重大历史事件或者英烈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等。革命文物类型主要有:军事遗址、会议旧址、名人故居、墓园、历史文物、文献资料等,也包括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革命故事、革命传说、革命文学、革命事迹及革命歌曲等,以及在不同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革命文物是我国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见证,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继承优良传统的重要载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红色基因来自于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保护好、利用好我们党伟大实践的历史足迹、革命文物,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加强革命文物工作,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做好革命遗址、遗迹、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和利用,推动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深入开展“爱我中华”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和中华历史名人纪念活动、国家公祭仪式、烈士纪念日,充分利用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遗迹等,展示爱国主义深刻内涵,培育爱国主义精神。
临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沂蒙山区是山东最早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地区之一,一批革命先驱者在这里留下了斗争的足迹。早在建党初期,党的创始人之一王尽美就在沂蒙山区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孙金宣、刘晓浦、刘一梦、李清漪、刘之言等一批早期的共产党人,曾在家乡传播马列主义,创建党的地方组织。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在这里领导开展了苍山暴动、龙须崮暴动、沂水暴动等五次大的革命暴动。刘之言、郭云舫、刘晓浦、刘一梦、孙善师、孙善帅等革命先烈的英名,永铭沂蒙大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著名的沂蒙山区革命根据地,是山东华东党政军领导指挥中心,刘少奇、罗荣桓、徐向前、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工作。赵博、罗炳辉、刘炎、陈明、李竹如、常恩多、汉斯·希伯等著名革命烈士都在这块土地上献出了生命。在共产党领导下,这里先后创建了滨海、鲁中、鲁南革命根据地,是全国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之一,红色文化资源遍布全市。从沂蒙山区出发,罗荣桓率雄师挺进东北;从沂蒙山区出发,陈毅率大军直下江南。在中国革命胜利的征途上,深深地印下了沂蒙人民支前车轮的辙印。沂蒙人民为夺取革命战争胜利,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沂蒙人民积极参军参战,拥军支前。10余年间,先后有20余万名沂蒙优秀儿女参加了人民军队,涌现出许多“一门双英”、“一门三英、四英”、甚至“一门七英”的参军模范家庭。青壮年、妇女、老人、儿童也都有组织地加入了支援人民战争的行列。重大战役期间,支前民工达120余万人,占当时全区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在战火纷飞的岁月,沂蒙地区涌现出成千上万的巾帼英豪。她们用乳汁抢救伤员、哺育革命后代,用肩膀担起了千斤支前重担,她们的事迹感天动地,催人泪下,被誉为“沂蒙母亲”、“沂蒙红嫂”和“沂蒙姐妹”。10多万优秀儿女在此为革命献出了生命,血染沂蒙(其中外籍烈士9万多名,本籍烈士16638名)。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碑刻上记载的62576名烈士中,沂蒙儿女有3万多人。把这些革命文物保护好、利用好、展示好,对于弘扬新时代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培育爱国主义情操,推动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临沂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状况
1.革命文物的保护状况
临沂作为革命老区,我们党在这里进行了长期战斗,并建立了革命根据地,革命文物众多,如革命遗址、遗迹、烈士纪念设施以及可移动革命文物等遍布全市。临沂市通过开展革命遗址普查工作,基本调查摸清了四百余处主要革命遗址的分布情况及现状。为切实加强对遗址的保护利用工作,临沂市相关部门对全市革命遗址实行了分级管理,将全市革命遗址划分为三类,采取不同的利用保护措施。第一类为特殊保护的革命遗址。主要包括山东、华东党政军机关及领导活动旧址、重大战役遗址等。在这些遗址上,全部建立起纪念馆,纳入有关部门正规管理,成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免费对外开放。临沂市共有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7处,其中国家级5处,省级11处,市级31处,各基地馆藏的实物、典籍、图片、手迹等文物翔实,史料较为充足,已基本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内容丰富的教育基地网络,真实记录了临沂悠久历史文化,展现了近代沂蒙人民英勇斗争的壮丽篇章,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丰功伟业,展示了临沂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成为临沂市广大党员干部了解党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成为干部群众培养爱国情感、弘扬沂蒙精神的重要阵地,成为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类为重点保护的革命遗址。主要包括战略区、地区党政军驻地、重大事件发生地、重要战斗战役遗址等。在这些遗址处,由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文广新局具体组织,以市政府名义设立纪念碑,碑上刻有纪念地名称、遗址简介等,进行重点保护。第三类为县区级重要保护遗址。主要包括地方发生的主要党史事件、一般性战斗等,由县区负责采取措施维护利用。通过分级管理,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使一大批重要遗址得到了有效保护,一大批损坏遗址得到修缮,一大批现状遗址得到维护。
在201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时,临沂市选取了全市第一批100处重点抗日战争遗址,以市政府名义公布,由市党史研究室撰写碑文,市文广新局负责安排资金立碑。2016年召开了全市抗日战争遗址保护利用现场会,总结交流了沂水、沂南、兰陵等县革命遗址保护经验,推动全市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的开展。2017年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0周年,临沂市又公布第二批100处重点抗日战争遗址,并逐一立碑。
2.革命文物的利用状况
临沂市将纪念场馆作为干部群众思想教育阵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强化服务理念,完善服务规范,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在接待咨询、参观引导、讲解宣传方面尽心尽力,提供热情、文明、规范、便利的服务。做到一年365天全天候开门、一年四季全季节迎宾、走进景区全过程导游。在参观人数比较集中的重要纪念日、节假日,通过强化保障措施、延长开放时间等方式,做好观众引导、安全保卫、参观服务工作,营造庄严肃穆、秩序井然的和谐氛围。坚持用公众至上的服务理念,为游客提供免费停车、免费导游、免费讲解、免费饮水、免费用药、免费观看电影电视、免费发放宣传资料、免费讲党课等免费服务,真正让参观者感受党中央的文化惠民政策惠及百姓。
临沂市文物保护部门还结合纪念场馆的建设,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利用重要的革命遗迹、重要的红色文化纪念设施等资源,带动周边建设、居民休闲文化活动场所,并将红色文化融入旅游开发,丰富城市文旅内容。
在传承红色文化方面,各地红色文物保护部门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为核心,紧紧抓住纪念设施、文化遗址、教育基地建设、管理、使用三个关键环节,着力加强维修保护和展览展示、着力改善内部日常管理和外部环境面貌、着力进行课题研究、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教育效果;积极主动地建立设施、遗址基地与周边学校、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城乡社区、驻地部队文明共建和文化共享机制;抓住有利时机,开展缅怀祭扫、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队入团仪式,入党和重温入党誓词仪式,冬令营、夏令营、体验营等活动。重点围绕国家公祭仪式、“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纪念日,组织策划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参观学习,增进观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革命遗址资料利用状况
在革命遗址史料方面,临沂市有关部门立足现实,挖掘保护革命遗址,研究编撰了大量革命遗址资料。在长达12年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众多的党政军群机构在沂蒙组建,众多的老一辈革命家在沂蒙战斗,众多的战役战斗在沂蒙发生,众多的革命故事在沂蒙涌现,留下了最为丰富的革命遗址富矿。为此,临沂党史部门从挖掘、保护、传承沂蒙革命历史出发,逐层加强对沂蒙革命历史遗址资料的研究编撰工作。一是挖掘整理沂蒙革命遗址资源,为遗址保护利用奠定基础。革命遗址承载着沂蒙革命的历史,在每一处遗址的历史背后都有着一个个革命故事。为挖掘好革命遗址背后承载着的革命历史,先后编撰了《临沂市革命遗址通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沂蒙驻扎过的村庄》《临沂抗战纪念地》等,记录这些革命遗址所承载的历史内涵,为遗址保护利用奠定坚实的史料基础。二是挖掘整理沂蒙党史人物资源,为革命历史人物故居保护利用提供原始资料。为加强对沂蒙党史人物事迹的挖掘,先后编撰了《沂蒙抗日英烈传》《沂蒙中将刘兴元》《中共沂蒙党史人物》(上、下)等,解读沂蒙党史上著名人物的活动情况。三是挖掘整理沂蒙根据地党政军群组织机构史料,为保护利用根据地党政军群机构旧址提供素材。我们党在沂蒙根据地成立了一大批党政军群机关,留下了大量活动旧址。为此,临沂有关部门组织编撰了《沂蒙根据地党政军群组织机构概览》一书,全面介绍在沂蒙山区成立的山东、华东及鲁南、鲁中、滨海、鲁中南区的县级以上党政军群机构的名单,以及在沂蒙活动的主要情况,填补了全省根据地组织机构研究的空白。四是挖掘整理沂蒙根据地历史史料,为沂蒙革命旧址遗迹保护提供强大史料支撑。先后编撰了《沂蒙革命故事选编》《沂蒙革命诗词选注》《侵华日军在沂蒙的暴行》《铜墙铁壁》《中共沂蒙根据地党史大事记》《沂蒙南下干部》等党史图书。2017年临沂市启动了20卷本的《沂蒙根据地历史资料汇编》丛书编辑工作,其中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2卷,抗日战争时期10卷,解放战争时期8卷,拟2019年全部完成出版工作。
4.可移动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状况
临沂市非常注重收集可移动革命文物、口述革命史的抢救保护。这些文物在弘扬沂蒙精神、传播红色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托山东省政府旧址、抗日堡垒村、战斗战役发生地等现场,临沂打造了沂蒙根据地群众工作展馆、沂蒙红嫂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等18个现场教学点,编写教材30多部。临沂市各级展馆都能按照自身的特色和历史内容,把握好展出重点,挖掘和整理部分精品,充实完善陈列物品。展馆的图片、影音资料也在日趋完善,具备基本的陈列和展览,内容也相对完善,能够正常的发挥教育功能。特别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能够按照国内一流展馆的标准定位,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凸显沂蒙特色和时代特征,通过图片、影视资料、实物、雕塑、场景复原、声光电等多种更为直观的形式、高科技的手法进行全面展示。
二、临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经验
如何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革命文物,把它们变成重要的红色文化遗产资源,临沂逐步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保护利用之路。
1.坚持依法保护,把红色资源利用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革命文物保护的看家“法宝”,当地文博部门敢于拿起法律武器为国家和人民保护好文物,使文物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如抗日战争纪念馆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和“不改变文物现状”及“最小干预”的原则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了对当地八路军驻地和山东抗日根据地文物的保护和利用。
2.以做好文物保护规划编制为开展文物科学保护工作的前提
只有制定科学的保护利用规划,确定合理利用的内涵、途径和办法,才能确保红色文化资源能够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否则,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文物资源,红色文化资源一旦遭到破坏或毁灭,许多革命史实将缺乏应有的物质载体,必将对开展研究、宣传和利用等造成影响。为此,临沂文博部门对革命旧址、纪念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均建立完善了档案资料,对其内涵包括所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文物价值、保存现状等进行了整理、研究和记录,并初步制定了分类保护措施,为深入开展保护利用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3.在革命文物保护中提炼革命精神
这种做法的本质是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统一起来。实物保护与文明精神的提炼相统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既保护革命文物,也提炼革命精神,主要是提炼沂蒙精神与保护革命文物相统一,通过保护革命文物,弘扬沂蒙精神,而沂蒙精神又通过实体性的文物,使得人们都沂蒙精神的认识更直观、更具说服力。
4.充分发挥革命文物作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保护历史文化中,提升城市与乡村文化
一是利用博物馆、纪念馆之类,提升城市品位、城市的历史感、城市乡村的红色文化特点,提升城市乡村文化氛围。近几年,临沂市各级投入近20亿元对部分展馆和基地进行了维护或重修。先后对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暨山东省政府旧址,新四军军部旧址暨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诞生地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山东分局旧址,大众日报创刊地旧址,新华社山东分社旧址,山东省战时推行委员会旧址进行了修复扩建;又规划建设了山东红色抗日根据地纪念馆、沂蒙六姐妹纪念馆、滨海红色文化纪念园、大青山纪念馆、沂蒙革命纪念馆等教育基地。这些基地场馆设施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保证了基地的正常运转。
二是将革命文物与红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实践证明,通过红色旅游,可以加强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增强人们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促进革命历史文化的当代传承,红色旅游实现了红色旅游资源的保值增值与创新,也实现了红色旅游三大工程—文化工程、政治工程、经济工程功能的有机统一。
5.注重内容优化,特色教育品牌突出
临沂根据不同基地的不同特色,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廉政教育和创业教育等宣传教育内容,实行一处一主题。通过与驻军、党校、高校、中小学、大型企业等单位签订共建共育协议,许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了教育教学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基地和党性教育基地。如重点打造的沂蒙党性教育基地,形成了具有鲜明沂蒙特色的党性教育品牌,成为全国党性教育的一张亮丽的名片。自2011年以来,已累计承接国家部委、省内外各类班次3400多个,累计培训学员18万余人,其中厅局级以上学员1.2万多人,显示出强大的教育功能,得到了广大学员的充分认可和一致好评。
6.发挥优势,积极建设党史教育基地
挖掘保护革命遗址,既是传承弘扬革命传统的需要,也是为了更好地发挥革命遗址的宣传教育作用,注重加强有关部门的协调联络,协同作战,共同推动由党史资源富矿向党史宣传教育优势的转变。
一是开展革命纪念馆的陈展布展。临沂党史办发挥自身熟悉党史资料的优势,积极为各类纪念馆撰写陈展大纲,提供文物文献资料,审核把关陈展内容等,先后进行了《沂蒙革命纪念馆》《山东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创建纪念馆》《北海银行纪念馆》等纪念馆的建设布展工作,为各类纪念馆发挥党史宣传教育作用提供全力支持。在沂蒙革命纪念馆建设《沂蒙南下干部》和《从沂蒙走出的部队》大型展馆。
二是进行山东沂蒙党性教育基地建设工作。山东沂蒙党性教育基地集中涵盖了沂蒙根据地最重要的革命遗址纪念地,是省委组织部重点打造的全国党性教育基地。编写了《沂蒙根据地十五讲》和《红色廉政耀沂蒙》。
三是用足用好沂蒙革命遗址资源开展党史宣传教育。革命遗址是开展党史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通过拍摄电影电视剧、创作文艺作品、开展党史知识竞赛、举办重要事件人物纪念活动、建设专题纪念展览等形式,积极宣传沂蒙革命历史,传承沂蒙精神。
三、进一步加强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大力弘扬新时代沂蒙精神
做好今后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大力弘扬新时代沂蒙精神,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历史观、党史观,着力发挥革命文物社会教育作用,创新保护利用的载体手段,真正让革命文物“活”起来。
1.采取灵活多样形式保护革命文物
建设博物馆、纪念馆很有必要,但是不一定全是大型的博物馆、纪念馆,可以在重大事件发生地、革命遗址等地,建立各种小型的纪念馆、纪念设施等。
与此同时,应进一步推动革命文物场馆向公众开放,革命旧址尽可能对公众开放,同时建立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馆与周边学校、党政机关、驻地部队、城乡社区的共建共享机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培育以革命文物为支撑的研学旅行和体验旅游精品线路,打造文物旅游品牌,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2.重视革命文物文本资料建设
挖掘临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文本资料,对革命文物的历史记载进行整理,以历史记载强化历史记忆。同时,更深入挖掘革命文物包含的丰富多彩的故事,扎实材料支撑基础,特别是可移动文物的收集与材料整理,使可移动革命文物与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相互融汇支撑。
3.将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融合于城市建设中
革命文物的建设保护要防止纪念设施的雷同化,革命文物、遗迹、遗存的保护利用要同城市建设结合起来,融入城市建设中。一个具有红色基因的城市,其开发模式、城市发展只有与红色文化遗存相互融合,才有持久的生命力。临沂革命历史资源不少在主城核心区内或者紧邻主城成熟区,这给红色文化与城市发展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也给建筑风格控制、特色片区打造带来了难度。目前临沂市区内革命历史遗址周围建筑密集,风格杂乱,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旅游特色街区。要牢固树立以红色文化为主导的城市片区规划设计理念,围绕特色资源建设核心片区,加强周边环境整治、城市风貌提升、城市功能改造,尽可能增加与红色文化旅游相匹配的新设施、新功能,尽快打造独具特色、规模较大、吸引力强的红色文化街区。在发展城市的同时,也应加大对乡镇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支持,打造红色资源较为集中的乡镇为红色小镇,努力探索红色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利用之路。
在新增场馆及扩大规模的同时,也要防止馆藏内容、馆藏介绍的雷同,要有自己的特色。
4.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
利用各种传媒深入宣传,使得各种红色资源、革命文物成为参观旅游的重要内容,渗透到爱国主义教育。为了拓宽教育范围,扩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影响力,应下大力气建设网上纪念馆和智慧景区,利用互联网高速公路和数字化手段,开通纪念馆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全方位传播红色文化,同时通过微展览、微党课、微访谈、微视频和微信二维码语音导览系统平台,增强观众互动积极性,培育参观兴趣,浓厚学习氛围,努力把纪念馆建设成为文化殿堂、生态景区和精神家园。
通过设立各类国家级、省市级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举办系列红色文化展览,实行免费开放,组织现场参观教学、吃农饭、做农家活等多种活动,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自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自觉在思想意识中植入红色基因。
积极争取将部分革命旧址、纪念设施和旅游线路纳入国家级红色旅游路线、经典景区和4A、5A级风景区等措施,不断扩大沂蒙山红色文化的宣传和影响。努力探索属于不同所有制的革命旧址的共建共享机制,在做好保护的同时力争通过租赁、聘为业余文物看管员等形式,为革命老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发挥一定的作用。
5.加大经费投入,积极争取各级专项经费
积极拓宽渠道,加大资金投入。第一,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对重点革命遗址、急需抢救和修复的革命遗址、有重大开发价值的重点红色景区,政府要设立专项资金进行保护,要加大政府导向性投入,为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打下基础。第二,引入市场机制,培育市场主体,让有实力的企业参与革命遗址的保护工作,并利用周边区域的开发建设,滚动开发相关项目,形成景区产业配套,探索建立多元化投人机制和市场运作机制。
一批濒临消失的革命旧址和重要史迹进行抢救性维修,使一批重要的革命遗迹得到有效保护。建成一批重要的红色文化纪念设施,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革命精神提供物质基础、搭建宣传平台。
6.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大力弘扬新时代沂蒙精神
红色文化作为革命传统文化,它包括不同历史时期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革命人物和事件、文艺作品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打造红色文化品牌,就是以弘扬沂蒙精神为核心,大力发展红色文化,努力把临沂建设成全省红色文化核心、全国红色文化名城。依托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整合红色资源,打造以临沂城为中心的红色名城。依托孟良崮、新四军军部旧址暨华东野战军诞生地、红嫂故里、大众日报创刊地、滨海革命文化、大青山战斗遗址、鲁南革命文化等纪念区,建成各具特色的红色文化组团。全力打造红色文艺精品,力争推出更多更好的经典剧目、品牌剧目。要组织力量集中创作一批文学、影视、戏曲等文艺作品,善于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和手段,研究开发新的红色文化业态,多渠道、全方位地展示临沂的革命文化,大力弘扬新时代沂蒙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