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抗大”及其历史地位与作用
滨州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永君 李宇遐
摘要:“胶东抗大”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抗大”在战火前线——胶东半岛创办的一所享誉四方的军政干部大学。“胶东抗大”精神,是胶东革命精神的重要构成,是胶东红色文化不可或缺的内容。“胶东抗大”在其蓬勃发展的十年历程中,培养出的一批批广大指战员继承和发扬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中国“抗大”精神,积极投身于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革命洪流,为胶东半岛和山东乃至全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及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胶东抗大”;地位;作用;启迪
胶东半岛是山东抗日根据地最重要的战略区之一,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著名的革命老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特别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各个时期,胶东区(包括莱阳、威海、福山、蓬、黄、掖等十余县)军民在党的领导下,革命热情高涨,仅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胶东地区就有40万多名青年踊跃参军,7.6万多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谱写了人民战争的一曲曲壮丽凯歌。
——8年抗战中,胶东部队对日伪军作战7590余次,攻克日伪军据点425处,毙伤俘日伪军13.4万人,占山东抗日根据地军民歼灭日伪军总数的25%。
——三年解放战争中,胶东解放区民众踊跃参军、支前。从1946年7月至1949年3月,胶东共有28万多人参加解放军,占同时期山东解放区参军人数的48.45%。组织支前民工280多万人次,其中参加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的支前民工就有30万人次。在淮海战役中,胶东解放区出动的随军常备民工、民兵即达11万多人,占华东野战军使用的随军常备民工、民兵总数的50%左右。解放战争中消灭国民党军队达16万人,夺取了胶东革命的最后胜利。
胶东区的革命一贯受到党中央和军委、北方局、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山东纵队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抗战前期,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一分校与原胶东区胶东军政干校合并基础上,建立了著名的“胶东抗大”。 回顾 “胶东抗大”为胶东半岛、山东乃至全国培养输送了大批军事指战员和管理干部。“胶东抗大”曲折而辉煌的发展史及其在革命战争、根据地建设、共和国成长发展中留下的红色记忆。胶东抗大的办学和战斗历程,意义重大。
一、“胶东抗大”十年风雨历程
(一)“胶东抗大” 与“抗大”的历史渊源
“七·七事变”之后,抗日烽火蔓延开来,1939年7月,党中央根据当时敌我斗争的形势和任务,适时作出了抗大总校挺进敌后办学,在各抗日根据地普遍建立分校的决定。同年12月抗大也随部队到达晋察冀,翌年2月到达晋冀豫,将抗大的校旗插入了敌人的“心脏”。 1941年6月1日,抗大总校在河北邢台举行了纪念抗大建校五周年成立大会,朱德总司令题词:“号召千万青年走上革命战场,高举抗大的旗帜,插遍整个中国”。1943年3月抗大总校返回陕北绥德,直至抗战胜利。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10月抗大总校迁至黑龙江省北安,不久又迁往齐齐哈尔,改称东北军事政治大学(后改称中南军事政治大学)。
抗大除总校外还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了十二所分校: 1938年12月,建立第一、第二两个分校。一分校校长何长工,起初校址在晋东南,1940年1月迁驻山东解放区。二分校在晋察冀的灵寿,后返陕北并入总校,校长陈伯钧。1940年1月,在延安设立第三分校,曾改为军事学院,扩后亦并入总校,校长许光达。3月,在豫皖苏边区设立第四分校,彭雪枫兼校长。 9月在苏北盐城成立第五分校,后迁淮南,陈毅兼任校长和政委。11月在太行武乡成立第六分校,后并入总校,校长刘忠,政委黄欧东。1941年7月在山西兴县成立第七分校,校长周士第。第八分校在淮南天长县,后改为新四军二师教导团,校长张云逸兼。 1942年5月在南通县成立第九分校,粟裕兼校长,后改苏中公学。 同年春在鄂豫皖区成立第十分校,李先念兼任校长和政委。第十一分校太行分校在河南涉县。第十二分太岳分校在山西沁水。
抗大学员以部队调干为主,还招收投入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知识青年,学习内容有马列主义基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民运工作、游击战、中国历史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云、李富春都到抗大讲课或作报告。抗大培养造就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抗大办校十年间,培养出来的干部达十多万人,其中许多人成为党和军队的高级干部。他们在抗大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成为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自觉的革命战士和抗日的烽火中成长为栋梁之才,他们在奔赴新的工作岗位后,用学得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去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组织和发动群众,为我党我军的发展壮大,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也为建国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作出了重大贡献;抗大精神,为锻造和光大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打败日本侵略军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胶东抗大”成长与发展
“胶东抗大”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在敌后办学的一个典型。胶东和山东革命乃至全国胜利成果的取得,与在胶东半岛的牙山方圆百里的战火中流动着一所享誉四方的军政干部大学——“胶东抗大”是分不开的。胶东经过1937年12月14日的“天福山起义”, 成立 “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后,抗日形势如火如荼。1938年3月建立了一所胶东军政干校,校长由第五支队司令高锦纯兼任,12月,刘汉接替丁光任副校长。在战火纷飞的动荡时期,胶东的军政干部大学几更校名,由“抗大”,到“教导二团”,又到“华东军政大学胶东分校”(统称“胶东抗大”)。“胶东抗大”的前身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一分校(全国共12个分校)。根据中央作出的“抗大”到火线上去办学指示精神,1939年初“抗大”一分校在校长何长工的率领下,渡过黄河来到太行山区。同年冬,“抗大”总校也要迁太行山区,为了巩固发展山东抗日根据地,1939年11月初,八路军总部下达了中央军委关于第一分校东迁山东抗日根据地,就地培训山东部队军政干部的命令。于是由何长工校长率一个留守大队迎接“抗大”总校,一分校则由周纯全接任校长,率校部经冀南到了鲁南沂蒙山区。抗大一分校对山东根据地建设贡献很大,这里有三个数字就可以说明:1939年5月,八路军总部从抗大一分校调给山东八路军第一中队73名干部;1939年11月,抗大一分校东迁山东时,抗大一分校第一期毕业学员共分为两个队,其中一个队共1333名干部去了山东,还带去了十三万发子弹。抗大一分校抵达山东两个月后,即1940年3月,将山东八路军第一纵队的第一随营学校(于1939年11月9日在沂水成立)合并到抗大一分校,开始了在山东的招生工作。抗大一分校在山东前后举办了六期,共培养了军、政、地干部9840名。当时一分校校部有三个大队,第一大队由贾若瑜任大队长,廖海光任政委。为加强培养胶东抗日游击战争的领导干部,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山东纵队决定,派出“抗大”第一分校的第一大队到胶东。1940年2月,一大队在贾若瑜和廖海光的率领下,冲破重重封锁线,经鲁中开赴胶东,于当年4月到达胶东抗日根据地,在招远、掖县、莱阳边区的掖县三元村同胶东军政干校会合,两校合并后,正式成立了抗大胶东支校,简称“胶东抗大”。“胶东抗大”隶属“抗大”第一分校,(一分校是校本部,在沂水;二分校在东平湖;抗大“胶东支校”,亦称三分校。)归胶东区党委领导,刘汉任校长,廖海光任政委,贾若瑜任副校长(对外是团长,不久接任校长)。经过短时间准备,1940年6月1日正式开学。夏秋之交,“胶东抗大”校部转移到平度大泽山区,边战边学。1941年3月15日,许世友司令员指挥下的胶东主力军打下牙山后,从此,有了相对稳定的办学条件。
1948年8月后,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学校以训练南下干部为主,自上而下开展“三查三整”活动,为迎接全国解放做好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11月,学校大批干部和500多名老战士奔赴华东局,准备渡江。分校于1949年5月青岛解放前夕离开栖霞,校址由胶东迁往济南,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步兵学校,后来南下并入华东军政大学,走完了在胶东十年的办学历程。
到1949年彻底迁出的近十年时间,虽然几进几出,但主要活动于以牙山革命根据地为主的方圆百里范围内。
在栖霞(含栖东)境内,“胶东抗大”活动范围有三处。
一是牙山的西麓和北麓。1941年春刚入栖霞境内,首先落脚于牙山西麓的刁崖后、麻地及周围的十几个村庄。几个月后移驻北麓山区,一直到日寇投降前夕,这是抗大连续办学时间最长的地点。校部首先驻东夼村(今凤凰庄),各营队向北先后延续到雀刘家、小庄(今富庄)、上崖头、大庄头、桃林夼、野夼、东下夼、西下夼、宅头、甲格庄、河西、徐家、山合 山卢 夼(今国路夼)等村,向东及南分布在巨夼、西城、白马夼、荆子埠、北楚留、柳家庄、楚留店、大庄、西庄、西草铺等村庄。是年6月,聂凤智自第一分校派来接替贾若瑜任校长,廖永光继任政委,黄经琛任教育长。校部分政治处(下设组织、宣传、青年、民运、锄奸5股)、参谋处(设作战、训练、人事、通讯4股)、后勤处(设财务、军需、粮秣、军械4股)、直属连队(设警卫、通讯连、便衣排、骑兵班)几个办事机构,学员根据形势需要招生,先后实行过三、三与四、四编制。
1941年秋,发展为三个建制营600多学员的学校。 随聂凤智从一分校调过来一批干部及军事、政治教员,也带来部分新教材,为教学充实了力量和内容。这一阶段的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提倡启发、研究、实验式,废止注入、强迫、空洞的教学方式。当时教学设施很简陋,无固定的教室、桌凳、和像样的教具,场园、寺庙、树林,甚至茔盘就是教室,学员的背包当坐椅,膝盖作课桌,教具自制,反扫荡的战场就是实验场地。这一年,经历了春夏两次大扫荡,在聂、廖首长的指挥下,粉碎了敌人的进攻,保存并增强了学校的实力。 1942年下半年,针对日军司令冈村宁次亲自发动的冬季拉网式扫荡(即马石山惨案那次),“胶东支校”采取游击战术,配合主力部队,再次打击了敌人,取得反扫荡胜利。
1943年春,为贯彻党中央“精兵简政”的方针,山东军区决定,将抗大一分校本部改为山东军区教导一团,胶东支校改为教导二团,属山东军区建制,归胶东军区管理。5月蔡正国接替聂凤智任团长(校长),刘浩天接廖海光任政委,黄经琛仍任教育长(参谋长),张英勃任政治部主任。校部机构按教育与行政统一的原则整编,学员共约千人,组成9个队,编为3个营。
1943年6月,胶东军区决定胶东部队普遍开展整风运动,教导二团根据中央和军区的指示,在全校深入开展整风运动和生产节约运动。期间,学校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决定》精神,坚持“一切以教学为中心”,强调学以致用,反对教条主义。教学活动上,狠抓教学方法,强调以创造、研究、实验室教学方法改进教学;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上,加强调查研究,强调团、营领导深入连队、深入教学、下对听课,定期总结、推广和奖励发现的优秀教员及好的教学法,学校教学有了很大改进。整风运动主要集中在秋季,七、八月份深入学习整风文件,九月份开始自下而上发扬民主,普遍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检查检讨三风不正的表现及根源。在此基础上召开民主大会,对团领导及原支校领导与其工作中的不正之风,进行大会批评。与此同时,学校教职员工与学员组建生产专业队,在牙山根据地及边区的柳家庄等建农场,种植粮食、蔬菜、养猪,补充供给,减轻根据地人民负担。经过这次整风运动、生产运动,全校教职员工和团领导的唯物辩证法认识水平和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普遍得到极大提高。
整风以后,传来陕甘宁边区和各兄弟军区采用群众路线练兵的经验,对教学工作促进很大。1944年冬主要推广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的教学方针。1945年2月,讨伐莱阳赵保原的战斗中,教导二团副教育长率领一批学员到第一线体验战斗生活,使军事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当年8月教导二团进军莱阳,迎来日寇的无条件投降,抗战取得最后胜利。
二是以古镇都为中心的栖霞城区和周围村庄。1945年9月教导二团在莱阳城招收了第4期(“胶东支校”第8期)学员,到水沟头一带进行了短期整顿,10月即重返栖霞,团部住古镇都村的牟氏庄园,各营及连队分住十里铺、观东、滨都宫、北岩子口、南岩子口及城区的“卍”字会、霞山书院、悦心亭、南坊、杨疃、北关等几十处。1946年7月国民党发动了全面内战,教导二团学员提前毕业,分赴军队和地方各条战线。随着形势的变化,校部再次转移到莱阳。
三是辗转于唐家泊与蛇窝泊一带。1947年2月,华东军区决定将山东教导二团(习惯仍称抗大胶东支校)改称华东军政大学胶东分校,校长钟光国、政委周澍,教育长阎继樵。同月即招收第一期学员(总第10期)。这期间,国民党大举进攻胶东,战局紧张,在“保家保田,打跨敌人进攻”的口号下,连队分散行动,又恢复了类似1942年日寇大扫荡时的游击形式。近在栖、莱、海一带周旋,远则派出小分队,东达昆嵛山麓,组织老区人民修工事,北上打击盘踞烟台的顽敌。8、9月间,才比较稳固地落脚于牙山西麓的刁崖后、麻地、东野、下阁子一带村庄。是年12月14日上午传 来了莱阳城解放的特大喜讯,分校驻地各村都举行了盛大庆捷会。1948年开春,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灾情,学校除了预期完成学习和练兵任务之外,大搞生产自救,并帮助当地群众度春荒。华东军政大学胶东分校一路南移,经唐家泊、东三叫、石门口、大中疃、柴西山等村,分别做群众工作,4月到蛇窝泊镇的文石村才固定了校部驻地。并在邻近的柳林庄、下范家沟,南台驻了三个营部。各连队分住在窝乐、朱留、院头窑、唐山头及前、中泥都、小庄泥都、张家泥都等村。 此后一年内,又有了相对稳定的办学条件,军事、政治、文化课较能正常进行,1948年8月,领导干部又作调整,王儒林任校长,孙殿甲任政委。本期以训练南下干部为主,为迎接全国解放做好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11月,大批干部和500多学员奔赴华东局,准备过江。华东军政大学胶东分校于1949年5月青岛解放前夕,彻底离开栖霞,结束了近十年的风雨历程。
“胶东抗大”坚持边学习边战斗,不仅成为有塑造人才的机制,而且能巧妙灵活地打击敌人,在战火中日益成长壮大。根据地不时遭受敌人进攻,战乱时,学校师生积极投身和参与保卫牙山根据地。在多次反扫荡中,他们掩护群众转移,保护人畜安全,促进了地方工作,且愈战愈强。1941年,经历了春夏两次大扫荡,在聂、廖首长的指挥下,粉碎了敌人的进攻,保存并增强了学校的实力。 1942年下半年,针对日军司令冈村宁次亲自发动的冬季拉网式扫荡,“胶东支校”采取游击战术,配合主力部队,再次打击了敌人,取得反扫荡胜利。平安时,帮助群众耕种,开展文化学习。正是因为有了“胶东抗大”这只鲜活机动学员队伍的存在,胶东革命根据地才更加活跃和巩固。
二、“胶东抗大”的作用及启迪
(一)“胶东抗大”对“抗大” 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抗大精神”内涵于毛泽东为抗大制定的教育方针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中(毛泽东为抗大第三期同学会成立时的题词,《陕甘宁边区教育资料选编》)。 抗大的精神就是这一教育方针的直接体现,成为夺取中国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新生力量源泉。
第一,“胶东抗大”继承和发扬了“抗大”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与“培养革命干部”的办学宗旨。“胶东抗大”办学近10年的风雨历程中,学员积极投身战场,英勇不屈,前赴后继,顽强奋斗,创造了彪炳史册的辉煌战绩。
第二,弘扬了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牺牲一切的精神。“胶东抗大”践行了毛泽东主席的对抗大学员的总要求:“第一个决心是要牺牲升官,第二个决心是要牺牲发财,第三更要下一个牺牲自己生命的最后的决心!……你们更要有为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牺牲自己贡献生命的决心!”
第三,与时俱进、机动灵活调整培训内容
1942年下半年、1943年,“胶东抗大”为深入开展整风和适应游击战争的需要,结合教学工作,克服主观主义,使教学内容更切实际。军事课除“正规化”军事训练外,加强了小分队游击战术训练。政治课着重学习整风文件,开展整风运动,自上而下发扬民主,一面教学,一面查”三风”不正的表现。整风以后,传来陕甘宁边区和各兄弟军区采用群众路线练兵的经验,对教学工作促进很大。1944年冬主要推广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的教学方针。抗战取得胜利后,面对国民党单方面强行接受抗战胜利果实,对国共两党签定的《双十协定》,毫无诚意,并随时有发动内战的迹像。教导二团为适应随时发生战争并开发新解放区的需要,学校扩大办学,开展了学习创模运动、百日大练兵和整纪创模运动,目的是将“秀才”培养成文武双全的解放军干部。这一期教学为适应现代化战斗,增设了机枪与炮兵等特科队,注重高层次军事技术训练。在栖霞城区的白洋河套及场园等地,到处是大练兵的紧张场面,重机枪与炮兵训练,最引人注目。他们千方百计攻破技术关,训练出一批批射击能手。1947年2月为适应解放战争发展的需要,招收仅3个月短学制第一期学员。教学以政治理论和思想教育为重点。开学后即开展了立功爬山运动,以锻炼坚定的革命意志。1948年8月,为迎接全国解放做好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学校以训练南下干部为主,自上而下开展“三查三整”。
总之,“胶东抗大”探索出了以战争为主线、以根据地为依托、灵活选择能够指导革命实践和适应革命斗争需要的教学内容与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为我们留下了我党我军在极其艰难困苦条件下宝贵的办学经验。
(二)“胶东抗大”作用及启示
1、“胶东抗大”——革命精神的“播种机”
“胶东抗大”十分重视教育广大师生继承我军及抗大的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革命传统,发扬为革命、为理想而献身的大无畏精神,并将走向战场、团结军民、英勇杀敌、保家卫国的抗战精神播撒到地处华北抗日前沿的胶东半岛,在胶东大地上燃起同仇敌忾、决死抗战的熊熊火焰。在频繁的反“扫荡”反磨擦战斗中,“胶东抗大”师生英勇投身战斗,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伴随“胶东抗大”的形成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地域特色的“胶东抗大”精神。这种精神汇聚了胶东精英和胶东人民的双重主体价值理念和主人翁精神,是由胶东革命精英群体和人民群众双重主体创造的,是胶东革命先驱向当代人们传递的精神火把,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立自强的永恒精神财富。
2、“胶东抗大”——革命干部的摇篮
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生活和战斗在胶东半岛“胶东抗大”,从1940年4月创建,至1949年5月彻底迁走,近10年的风雨历程,为军队和地方培育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
“抗大抗大, 越抗越大”曾经,这句话在抗曰根据地的军民中流传着,然而这句话对当时的胶东抗大来说,却是名副其实。胶东抗大,,1949年离开栖霞,结束了10近年的风雨历程。然而胶东抗大在近10年的办学过程中,从最初的5个队, 发展到3个学员营,先后有10期学员万余人经这个革命熔炉的锻炼,成为地方党政和军队建设,创建、发展胶东抗曰根据地的骨干力量,为胶东革命史写下了光辉篇章。
特别是“胶东抗大”在牙山北麓办学的几年,正是日寇最疯狂、扫荡最频繁的时期。然而招生、培训不但从未间断,反而缩短培训时间,增强招生数量和训练内容,当时军民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抗大,抗大,越抗越大。”“胶东抗大”培育的这些优秀指战员,后来有些走上了各级军事领导岗位,有些成长为管理干部,还有从事军队和普通高等教育及研究工作,为革命战争的胜利,为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为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为我军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解放战争时期,胶东武装整编为胶东军区五师、六师,以其为源头和基础,先后有27、31、32、41集团军从胶东大地走出,建国后历经整编,仍有27、31、41集团军驻守在祖国大江南北,占全国陆军18个集团军的六分之一。其中就包含不少“胶东抗大”学员。据不完全统计,参加过解放胶东战斗的将领,建国初期被授予将军衔(上、中、少将)的有27人,其中有10人是从“胶东抗大”里走出来的。学员中成为优秀指挥员的也不乏其人,如原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的迟浩田与胞兄迟浩谦(北海舰队原军务处处长)都曾在“胶东抗大”上过学。
3、群众路线是“胶东抗大”的生命线
“胶东抗大”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向群众学习,为群众服务。正如毛泽东在抗大的一篇讲话中指出:你们在这里要学做干部。单是干部不能战胜敌人,没有干部也不能打败敌人。要去发动组织广大的人民,把成千成万的人民变为有组织的队伍;没有组织便没有力量。要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没有这广大的有组织的队伍是不可能的。你们不论在前方后方都要发动民众、组织民众,从政治上从军事上去组织他们,把正确的政治方向经过学员传播于广大的人民,教育他们,组织他们……使他们都明了中国怎样而且一定能够打败敌人。同时也要传播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教育全国人民,使他们都不怕困难,而且能克服困难,这样一定能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使广大民众都能坚定地不动摇地与任何困难奋斗。要以灵活的战略战术教育广大的民众,使他们都知道而且都会打日本。组织全国人民,训练全国人民抗大广大干部学员的光辉使命。1943年,“胶东抗大”发扬“抗大”老传统,开展生产节约运动,在牙山革命根据地开荒种菜,上山打柴,帮助群众筑路、疏河、修堤坝等,学校还建立了修械、榨油、纺织、被服、磨面等工厂。既保障了学校的供给,也减轻了根据地人民的负担,更获得了胶东人民群众的普遍支持。
(三)抗大为新中国高等院校尤其是军事院校的建设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947年2月,胶东抗大改为华东军大胶东分校,1949年,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步兵学校。
全国解放后,我国现代化军政高等院校及大学不少与抗日军政大学(包括分校)有“血缘关系”,办学深受抗大及其分校经验影响。如: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前身为抗大二分校;西安陆军学院的前身是1941年7月诞生于山西兴县李家湾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黑龙江大学——原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大队;北京外国语大学——原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国防大学的直接前身院校为华东军政大学、华东军区军政大学和华北军政大学……
在民族解放的道路上,胶东抗大学员及干部渴望光明、勤奋学习、追求真理、英勇作战的精神信仰傲然绽放于胶东大地,成为永远鼓舞人们为祖国繁荣、民族复兴而顽强拼搏的一面旗帜。
三、发扬“胶东抗大”精神,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胶东抗大的历史功绩,不仅在于它培养了数几万名军政干部,特别是培养了大批知识分子干部,为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很大贡献,胶东抗大的师生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同样发挥了很大作用;更可贵的是它以引领时代的先进性教育理念所培育的胶东抗大精神,成为胶东改革发展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胶东抗大精神的与时俱进的传承与弘扬,必将成为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山东抗日根据地》,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1989年7月出版。
2、《山东人民支援解放战争》,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0年4月出版。
3、金延铭.烟台要事考略(M),人民出版社,2010-12-01 。
4、陈建国主编.中共山东地方党史 第一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
5、《中共胶东地方史》(1919.5~1949.10),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8月版。
6、《中共山东八十年简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
7、《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山东城市地下工作资料丛书》,1990年12月至1997年底相继出版。
8、《山东抗日根据地》,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1989年7月出版。
9、《山东党史人物传(第1-7集)》,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7年1月至2007年。
10、八路军山东纵队史编审委员会 编.《八路军山东纵队史》(上下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
11、汪洋.胶东我军主力部队历史沿革和发展,2008年8月8日稿,[EB/OL].(2008-08-08)[2011-07-20].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720/20/7280786_134773185.shtm
12、李传敏.胶东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中共胶东地方党组织的创建和发展,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胶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13、陈忠贵.打响胶东抗战第一枪,《纵横》2000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