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1992年8月,我在省社科联工作期间,曾组织省内社科界部分专家赴临沂地区考察,有幸踏上这块孕育了伟大沂蒙精神的红色沃土,亲身参与了沂蒙精神的总结、提炼、研究与宣传。从那之后,我连续9次奔赴沂蒙大地,巍巍蒙山、湍湍沂水,使我们处处感受着沂蒙精神的情深意长;每一次考察、调研或组织研讨,都使我们深受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洗礼。可敬可爱的沂蒙人民立场坚定、爱党爱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品格和精神,时时感染着我、激励着我;淳朴坚强的沂蒙乡亲用乳汁哺育战士、用鲜血染红革命、用小车推出胜利的英雄壮举,深深印入我的脑海、融入我的血液,成为激励我努力工作、不断完善自己的强大动力。这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虽然未再有机会参与沂蒙精神研究与传承的具体活动,但是沂蒙精神感天动地的内质和超越时空的价值,仍然时时无形地激励着我、教育着我。伟大的沂蒙精神,是我这一生在齐鲁大地获得的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奋力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的今天,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重返沂蒙大地、重温沂蒙精神,深刻认识和感悟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鲜明特质,深入揭示和弘扬沂蒙精神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具有特殊的意义。沂蒙精神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既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革命精神,又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时代精神。今天,深入研究与弘扬沂蒙精神,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以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尤其是“7·26”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紧紧围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一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基石,深入揭示沂蒙精神特有的内涵和价值。这既是彰显沂蒙精神内在生命力的时代标识,又是弘扬沂蒙精神当代价值的时代路径。
那么,我们如何在把握“主题”、坚定自信的基点上来认识和弘扬沂蒙精神呢?
一、听党指挥、坚信不移,紧跟党走、坚定不移,是沂蒙精神的“灵魂”。这一特有的精神形态,是把握“主题”、坚定自信的坚固精神支撑
沂蒙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孕育形成的,是在血与火的考验与锤炼中不断完善的,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和为人民解放、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精神,与沂蒙地区固有的淳朴善良、深明大义、追求光明的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有机融合,从而逐步培育成沂蒙人民对党所坚持的目标自觉认同、对党所领导的事业自觉参与,听党指挥、坚信不移,紧跟党走、坚定不移的崇高精神境界和优秀精神品质。这不啻是沂蒙精神的“灵魂”。这一精神之“魂”,渗透于一代又一代沂蒙儿女的精神世界,贯穿于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全部过程。在革命战争年代,党一声令下,五十万沂蒙父老乡亲奔赴前线,披星戴月奋勇支前,用小车推出了革命胜利,用小车推出了新中国诞生。有多少沂蒙儿女,为了党的号召和革命的胜利,抛家舍业、牺牲自我,历经磨难、毫无怨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与沂蒙人民的自觉行动,在那个历尽艰险而又充满激情的年代实现了完美的统一。正是这样一种党与人民共融、既有远大目标又有坚实行动的沂蒙精神,随着时代的变革而不断丰富完善,在社会主义建设年代集中表现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集中表现为“大胆开拓、改革创新”,成为沂蒙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丰富发展的重要精神之源,成为临沂地区各个历史时期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精神主旋律”。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坚持党的领导是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党的奋斗目标的逐步实现、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推进,根本基础在于人民的力量,根本动力就是人民听党指挥、紧跟党走,对党的奋斗目标和伟大事业的自觉认同和自觉参与。党的领导与人民的高度契合,在今天集中表现为党在领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集中表现为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认同和自觉参与。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基础,也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据。在“7·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继续不懈奋斗,把党的理论和主张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能真正实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梦想。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开辟新境界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深切感悟到沂蒙精神所蕴含的巨大时代价值。
二、以党为重、以国为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内核”。这一特有的精神形态,是把握“主题”、坚定自信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充满艰险与牺牲的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自我牺牲精神的熏陶,血与火的考验与锻炼,铸造了沂蒙精神所特有的精神“内核”,这就是:以党为重、以国为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块布,用来做军装;最后一个儿郎,送他上战场”,生动诠释了沂蒙精神的无私奉献境界;用乳汁抢救受伤小战士的红嫂,把青春奉献在支前第一线的“沂蒙六姐妹”,鲜活展示了沂蒙精神的自我牺牲品格;用全部心血抚养革命后代、革命胜利后却毫无所求的沂蒙母亲,深刻彰显了沂蒙精神比天高、比地厚的博大情怀……习近平深刻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沂蒙精神所以感天动地、所以源远流长,具有永恒的魅力,其全部奥秘正是在于形成了这样一种以党为重、以国为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核”。这一精神“内核”,代代相传,在社会主义建设年代发扬光大,成为沂蒙人民在贫瘠土地上艰苦劳作、改造山河,向国家作出巨大奉献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丰富提升,成为沂蒙人民坚定不移发展市场经济率先实现整体脱贫进而走向共同富裕的不竭精神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的事业、是实践的创造,每一步前进都需要全国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进程中,习近平反复强调:“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在“7·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进一步强调,当前我国正处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发展时期,前进道路上依然充满着困难、矛盾、曲折和艰险,尤其需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知危图安”,尤其需要“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正是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沂蒙精神“以党为重、以国为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核”不断释放出耀眼的时代光芒。
三、以人为本、人民至上,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是沂蒙精神的“精髓”。这一特有的精神形态,是把握“主题”、坚定自信的不竭精神源泉
沂蒙精神从本质上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在沂蒙精神中处处闪耀着中国共产党人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理念和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群众路线内涵。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组织深深扎根于沂蒙大地,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为夺取革命胜利、实现人民解放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无数优秀共产党人的热血抛洒在沂蒙大地上,无数革命烈士的忠魂长眠在沂蒙大地上。正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高度忠诚和为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精神,赢得了沂蒙人民的衷心爱戴和自觉认同,真心实意听党指挥、坚定不移跟党前行,由此也培育了以党为重、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这样一种党群血肉相连、军民水乳交融的光荣传统,世世代代传承,在社会主义建设年代和改革开放时期继续发扬光大,成为沂蒙人民艰苦奋斗、改造山河、锐意改革、不断创新的坚固精神支柱,成为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向着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这样一种党群血肉相连、军民水乳交融的精神特质,可以说是沂蒙精神的“精髓”。这样一种党群血肉相连、军民水乳交融的沂蒙精神,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新征程中无疑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临沂时深刻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扎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人民群众,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危险。如何密切党群关系,确保党始终不脱离人民,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党的建设的最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奋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建设伟大工程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始终聚焦的核心问题就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在纪念建党95周年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深刻指出:“核心问题是党要始丝紧繁依靠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在“,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再次强调:“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我们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党群关系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对如何加强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坚守“以人为本、人民至上,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沂蒙精神“精髓”,无疑是在把握“主题”、坚定自信的基点上进一步弘扬沂蒙精神要深入解决的核心问题。历史的经验与现实的要求深刻告诉我们,抓住沂蒙精神的“精髓”进一步弘扬沂蒙精神,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作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弘扬人民主体力量、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把“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切实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权益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诉求作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确保党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共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梦想。
(作者:山东社科联原副主席 包心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