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沂蒙精神与新时代密切基层党群关系的现实路径研究
——以兰陵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探索为例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就需要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再塑新时期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再塑和谐的党群关系,就需要基层党组织在政治、经济、文化定位上下功夫。要突出政治定位,发挥的战斗堡垒作用;紧扣经济定位,树立共富共享的发展理念;找准文化定位,加强教育阵地建设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加强人才保障,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沂蒙精神;乡村振兴;密切基层党群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提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必然需要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以“为人民靠人民、忠诚看齐革命到底”的行动,增强人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敢于斗争无私奉献”的自觉,再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党群关系[1],才能凝聚推动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党和人民群众的“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不是凭空而来的,利益相关才能水乳交融,利益一致才能生死与共[2]。如何弘扬沂蒙精神,再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党群关系,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成为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兰陵县基本情况
兰陵县位于山东省南部,与江苏省邳州市相邻,总面积17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1.7万亩。辖17个乡镇(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13个社区、600个行政村,131.2万人口,2063个基层党组织,4.6万名党员。兰陵自然条件优越,农产品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大蒜之乡”、“中国牛蒡之乡”、“中国蔬菜之乡”。兰陵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铁矿石、石膏、石灰岩等20多种。以矿产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体系现已初步形成,市场流通繁荣活跃。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5亿元,增长7.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2亿元,同口径增长6.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3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6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万元,均增长10%左右。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兰陵探索
(一)依托区位优势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
代村社区地处兰陵县城西南城乡结合部,迄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代村社区现辖6个行政村,938户,3516人,现有经营权土地10000亩。先后获得“中国美丽乡村、最美休闲乡村”、“全国旅游示范点”、“4A级景区”、“全国休闲农庄”等荣誉称号。
一是产业发展上,由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1999年,王传喜同志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带领村“两委”一班人不畏艰难从治穷治乱开始,针对负债380多万的实际,将村里陷于瘫痪的村办企业逐步盘活,第一年就将村级债务全部还清。进入新世纪以来,村“两委”一班人选择和坚持了坚定不移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成立了集体股份制企业的“山东新天地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培育形成了建筑装饰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乡村旅游业四大优势产业。到目前,这里已经连续承办了五届中国兰陵(苍山)国际蔬菜产业博览会,年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同时,每年举办各类新型农民培训班达200多期、10余万人次,培训党员2万人次。
二是村容村貌上,由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1999年时,面临着村庄宅基地混乱、一些城里人纷纷到村里试图购买宅基地建私房、村庄发展没有规划、村庄环境脏乱差等的现状,村“两委”一班人针对此情况,对村庄搞规划控制,出台了保护土地“三不”政策:不出卖一寸土地、不破坏一分耕地、不乱划一户宅基地。代村用8年时间,分6批次,让全部村民上了楼,在整个拆迁改造过程中,实现了零占地、零违章、零投诉。2012年,全国第一个“国家农业公园”试点落户代村。
三是乡风建设上,由移风易俗到乡风文明。2005年开始,村里成立了村民合唱队、老年秧歌队、老年舞蹈队、村民秧歌队、威风锣鼓队等,也为社区增添了文化魅力。村里定期举办村民道德讲堂,每年都举行“好媳妇”、“好婆婆”、“十佳文明户”、“身边的好人”等项评比活动。同时,代村人还创建了自己的报刊—《新代村》。
四是村级管理上,由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针对一开始治安薄弱的问题,党支部建立连夜站岗巡查制度,把全村划成45个治安小组,网格化值班。通过不懈的努力,代村终于由乱村转变为省、市的先进治保村。村“两委”一班人始终坚持民主管理、村民自治之路,村里每一个产业的发展、每一个项目的实施,都让村民最大限度的参与,多方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竭尽全力获得村民的最大支持。
五是村民生活上,由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全村青壮劳动力实现了100%就业。村民居住全部实现了楼房化,60岁以上的老人全部住进了老年公寓,养老、医疗、教育等民生项目实现了全覆盖。实行覆盖全体村民的医疗和住房补贴政策。
代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其崛起与发展的路径与历程对于当前全国的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村党支部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其经验的推广与做法的传承势必对弘扬沂蒙精神、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的不可估量的示范作用。
(二)异地搬迁的发展模式
惠东社区原是8个自然村,临近会宝岭水库,全是库下村,每逢汛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滞后,集体收入匮乏。有的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房屋也普遍比较破旧。孩子上学还的去六七里地以外的学校。传统的经济作物就是辣椒,传统种植形成不了规模,缺乏技术,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村民很难富起来。
但是惠东社区地处兰陵县尚岩镇内,处于鄫国故城-文峰山风景区-会宝岭水库风景区-双河水库钓鱼岛风景区-抱头崮风景区的旅游路线上,岳下路北侧,汇集了尚岩镇发展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区位、交通、自然资源等众多优势元素。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市派第一书记依托村两委班子的做好群众工作,寻求市、县、镇三级党委政府的帮助、整合搬迁相邻8个村,开辟荒山建设新社区。新社区占地450亩,总投资3.9亿元,规划建筑总面积24万平方米,可容纳1569户、6000余人。搬迁复垦后节约土地750亩,土地增减挂的收入全部用于新社区建设。
惠东社区占地约24万平方米的社区是由张庄、娄庄、宋庄、南荆堂、北荆堂、郑村、牧羊沟、陶李村等8个自然村实施土地增减挂项目合并而成的大型社区。198座楼房的建筑类型以独栋住宅、多层单元住宅和老年房、农家乐等3种户型为主。同时,配套建设了社区服务中心和一所可容纳12个小学班及6个幼儿班的学校,并沿街建设了商业街,为居民提供了极大便利。
第一书记协调相关部门,投资1800万元,修建文峰山道路18公里,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与代村签订“强村带弱村”合作协议,引进代村社区人才、技术,投资1000万元,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一期360亩已完成。投资300万元,建设冬桃基地,一期500亩已种植完成。成立旅游公司、物业公司、产业合作社,努力发挥公司、合作社服务群众的作用,壮大村集体经济活力。
兰陵镇瑞福苑社区、压油沟扶贫项目等搬迁村庄也属于这种情况,但是这种模式需要政府或者企业强力推进和整体设计,尤其是是惠东社区借助第一书记的资源优势和国家政策补助,以较少的投入撬动多方资金的整合,短时期内实现产业和人居环境的改变。
(三)村社共建发展模式
向城镇是山东设施农业和冬暖式日光大棚的发源地。拥有1处五万亩优质蔬菜示范区,6处千亩高科技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34家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万元,大中型蔬菜交易市场7家,500亩以上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13个,示范带动发展设施蔬菜6万余亩,年产各类蔬菜19亿斤,产值达20亿元,产品主要销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仅上海市蔬菜供应份额中苍山蔬菜占60%以上。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为实现农民增收,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各村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支部推进、合作社经营、基地示范、市场带动、农户参与”的村社共建发展模式。
1、依托蔬菜生产基地的村社共建
张村现有村民597户、2056人,耕地1400亩。村民中有700多人常年在苏州市场卖菜。兰陵县金瑞蔬菜示范基地是由向城镇张村村委和兰陵县金瑞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建设,是五万亩优质蔬菜示范区的核心基地之一,通过与长三角的深度合作,实现了订单农业和农批对接。从2011年起,张村党支部依托蔬菜基地和外地流动的村民,成立了金瑞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投资2000多万元,先后流转土地2000多亩,建设高科技大棚132个,其中最长单体棚长达340米。目前,基地内建设了高科技温室大棚110个,棚头房110间。为党员群众创业实践、致富增收提供了新的平台。张村年集体收入约12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2万多元。同时,在基地种菜的农户由约60%来自周边村庄。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蔬菜基地带来的红利。
2、依托蔬菜批发市场的村社共建
华凯合作社,现有入社社员3516户,社员主要来自10个蔬菜主产区的乡镇110多个村庄,下设6个分社,主要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注册资金1800万元,社员股金2000万元,合作社资产总额2500万元。其批发市场是全国公益农产品批发市场试点项目,占地308亩,总投资2.05亿元。2011年,合作社营销蔬菜38万吨,总产值达3.6亿元,合作社实体经营收入600多万元,社员家庭年人均纯收入11000元。
3、依托农业供应链的村社共建
山东省兰陵县鸿强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基本符合农业供应链标准的合作社,探索了“因村制宜、产业带动、金融保障”的村社共建模式。该合作社在生产端有综合智能化种苗示范基地占地面积300亩,配套农资和技术保障。在运输端有物流配送车队,在销售端有超市、批发市场和合作的电商企业。通过与保险公司和银行合作,拿到了基于400户授信额度和社员农业保险,实现了种植的普惠金融。在技术方面,通过与科研院所、各村党支部的合作,实现种子新品种的繁育及相关技术推广。提供160个就业岗位,年人均收入可在1万元以上。引导南村、北村、胜利村等16个村40户贫困户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对北张桥、东王楼等18个村68户110名贫困社员先后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三、弘扬沂蒙精神,新时代密切基层党群关系的现实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关键,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经济、文化定位,再塑新时期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是基础。尤其需要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大力弘扬沂蒙精神以“为人民靠人民、忠诚看齐革命到底”的行动,增强人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敢于斗争无私奉献”的自觉[1],凝聚推动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一)政治定位:基层党支部要发挥的战斗堡垒作用
通过分析和梳理兰陵县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探索,我们发现发展比较好的村集体也是经历的漫长的发展过程,发展历程可基本归纳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急待解决的瓶颈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影响村集体的发展,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党支部构筑新时期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依赖于带领群众攻坚克难,凝聚改革发展的合力。
第一个阶段:抓人心促稳定
面临的问题:村集体无收入或有欠债,土地分配不均,党支部缺乏凝聚力,人心不稳等。
解决办法:1、建章立制抓支部,凝心聚力谋发展。无论是代村的崛起、惠东社区的建设、向城镇众多村级合作社与发展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比如代村在书记王传喜的带领下,党员干部的密切配合,从治穷治乱开始,承包地分配不均、村庄规划混乱等一系列问题之后才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一步步开启了代村的成功发展之路。2、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敢碰硬,解决遗留问题树立威信。必须通过解决群众关系的热点难点问题磨炼党员干部队伍,只有保证村民利益才能凝聚村心民意,只有做通群众思想工作、转变群众思想观念、才能谋社区发展大计。
第二个阶段:抓机遇促发展
面临的问题:土地分散种植效率低,产出少,农民增收困难;村集体固定资产增值慢;区位优势发挥不出来。
具体做法:1、土地规模化经营。比如代村,2002-2003年规划发展高效农业,2005年把3000亩土地(实际是2600亩净地)全部流转到由集体经营,用退租倒包(土地流转)的形式搞农业项目和三产项目。利用收益向村民发粮食补助,群众在土地上的基本收益有保障,摆脱了土地零散经营对村民的束缚,形成一部分种、养殖类型的产业农民,发掘了一批有商业头脑的经营者。2006年开始启动安置楼的建设和小康楼的建设。通过宅基地流转可节省出了600百亩集体建设用地。土地流转涉及群众切身利益,解决不好就有可能把第一阶段建立起来的威信丧失。如何做好群众工作,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需要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2、抓住政策和市场机遇。抓住机遇需要党支部有较强的政策把握能力和市场感知能力,需要全方位的信息渠道,党支部在政策学习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比如2006年成立新天地开发公司,利用县委县政府的扶持政策,借助县国有资产运营公司从农发行贷出4000余万的低息贷款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鸿强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也是响应政府提出的“三进工程”即进上海、进超市、进世博会,抢抓政策和市场的机遇期。惠东社区借助上级政策的补贴,成功让8个村库区移民住进楼房。3、民生与发展同步。通过市场拉动更多的村民致富,让村民享受发展的红利。每年的收益的部分比例用于分股,让村民变股东,增强村集体的凝聚力。通过社村共建完善村基础设施,如老年公寓、村公共服务大厅、村红白事服务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比如张村协调100万元专项资金,对村庄进行绿化、硬化、美化、净化、亮化,改善群众人居环境,共安装太阳能路灯52盏,各类树木3000余株,成立了50余人的文艺演出队和广场舞蹈队,每天为群众免费演出,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三个阶段抓融合促跨越
面临的问题:新社区建设、成片拆迁安置过程中,群众诉求与集体利益出现冲突;大型三产项目投资缺口大;传统产业竞争优势相对不强。
具体做法: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股份合作进行融资。党支部通过引进外部投资和本村股东融资等多种手段进行融资,但是股份合作要保证村集体的属性,村集体股份最低要占到50%。比如代村代村商场1期总投资2000万,村民入股1000万。2、发展新六产。代村依托国家农业公园、代村商场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是借助国家农业公园发展乡村旅游业,2012年在农业示范园基础上总投入达3.3亿的国家农业公园项目被国家批复,2016年实现门票收入3000万。二是借助代村商场发展商贸物流。2010年占地20万平方米的代村商城投入使用,2012年辐射全县的农村交通物流分拨中心建成,17年收入4000万。三是围绕社区、园区建设发展建筑装修。代村目前成立10个施工队从事社区、园区建设和开发。3、盘活周边土地,实现协同发展。从这些村发展实践上看,本村土地难以满足规模化和市场化的需求,需要流转外村土地。签订村集体、农户和合作社三方协议,保证村集体和农户的利益。并且流转土地村的村民实行优先提供就业岗位等优惠政策。
(二)经济定位:基层党支部要树立共富共享的发展理念
代村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坚持边发展边惠民政策,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获得了村民的最大支持。优先关爱老年人,实行覆盖全体村民的普惠制的社会福利,高度重视教育,多形式解决就业,村集体每一个产业的发展,都会让村民最大限度的参与,发动村民融资入股,实行分红制;建设了便民服务中心、红白事服务大厅、社区医院、村民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通过坚持不懈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代村真正实现了村强民富,共享发展。
惠东社区是由张庄、娄庄、陶李等8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的大型社区,其中有2个省级贫困村、7个库下村,贫困人口有 129户,新建社区总投资3.2亿元,社区服务中心、学校、幼儿园、医院、商业街等一应俱全。惠东社区通过建设新社区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产业、利用山场开发桃园探索出一条攻坚脱贫的路子。
张村依托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投资1080万元建设54栋二层居民住宅楼,投资190万元建设1栋总建筑面积1190平方米的三层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被省农业厅定为全县唯一一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协调100万元专项资金改善群众人居环境。2015年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无论是三产融合发展、异地搬迁模式还是村社共建模式模式,其根本的目的就是实现村民与村集体共同富裕,在发展中改善民生,在改善民生壮大中创业主体、在壮大创业主体过程中提升产业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合作社、村组织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增强群众对党组织的向心力。
(三)文化定位:加强教育阵地建设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
用沂蒙精神锤炼灵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用先进文化增强人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敢于斗争无私奉献”的自觉。
一要加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支部定时定期学习,才能增强坚持与时俱进地学习能力,才能不断跟上形势发展。对待每一个新政策和新的市场,都仔细研究,找突破点,才能找与村庄发展的结合点。土地流转、建立农业示范园、上海蔬菜生产外延基地、建设商城和蔬菜批发市场、举办菜博会等等,都是这些村善于抢抓机遇、研究政策的结果。
二要抓村庄的文化建设。建设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内设立村民阅览室和电子书屋,激励村民加强学习,跟上时代步伐。成立村民合唱队、老年秧歌队、老年舞蹈队、村民秧歌队、威风锣鼓队等,让文化进社区、进园区,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定期举办村民道德讲堂,让村民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上获得榜样的力量。每年举行“好媳妇”、“好婆婆”、“十佳文明户”、“身边的好人”等项评比活动,积极传递村集体和谐发展的正能量,树立文明的新风尚。增强村民的村庄荣誉感,建立村史馆,积极宣扬村庄的发展变化,树立村居的良好形象,增强了村民的自豪感。要积极推行移风易俗工作,专门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对全村的婚丧嫁娶等事项,全部制定统一标准,要求做到“喜事随礼不请客,丧事简办不破孝”,严禁大操大办,杜绝铺张浪费,促进良好村风民俗的形成。
三要形成教学资源合力。发挥党校培训的主渠道作用,实施横到底、纵到边的培训格局。目前兰陵县把2063个基层党组织, 4.8万名党员按照部门单位划分为5个网格进行培训,全县18个乡镇(街道、开发区)、3个驻外流动党员党委、60个比较大的条件较好的村居社区建立了党校分校教学点,年冬训基层党员近3万人次。依托兰陵红色教育资源、现代农业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建设教学基地,鼓励村级组织参观学习。整合农业部门、人社部门、有关企业和合作社的培训资源和经费,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实践与知识传授相结合的培训转变。
(四)人才保障:基层党支部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基层党支部人才队伍建设水平的好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村集体和党支部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也影响着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威信。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党支部做为党的基层组织,有发现、培养和推荐优秀人才的任务,这也是党章赋予的使命。
一要选出好的带头人
从代村、惠东社区、张村、华凯合作社和鸿强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等几个比较优秀的党总支、支部书记和第一书记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当选书记时年纪都在45岁以下,大都年富力强,有相关行业从业经验,有干事创业的决心,有对老百姓深切的感情和强烈担当意识。
比如王传喜同志刚上任时,就有了自己的建筑队,从不插手村里的工程。他从脏乱差治起,从治穷赢人心干起,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担当,一步一个脚印,真抓实干,稳扎稳打,直至实现了代村的稳步腾飞。鸿强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郭军见有二十多年从业经验,行业涉及物流运输、房地产、农资销售等行业。向城镇张村党支部书记张庆峰就有从事外出销售蔬菜和蔬菜批发市场的从业经验。
二要吸收更多优秀的年轻人加入党组织
以上几个村或者组织,他们党员队伍比较年轻,有活力。但是我们对36个普通村进行调研发现,一些支部老龄化现象突出,支部委员平均年龄49.71岁,107名支部委员中35岁以下14名,占支委总数13.1%。村党支部成员人才梯队没有形成。村支部成员梯队建设中,36个村委中只有16个村党支部存在年龄在40岁以下且有十岁年龄差的情况,只占调研村党支部的44.4%,个别村支部成员平均年龄达到58岁,有的村支部成员最大年龄达70岁以上。因此,解决好基层党支部老龄化和梯队建设问题对提高党组织吸引力,提高党支部活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通过村推荐、镇把关、县统筹的办法,选取优秀农村青年到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锻炼一年,鼓励表现优秀的青年从两新组织入党,择机将党员关系转入所在村。二是发挥各级第一书记的作用,发现、挖掘村后备人才和壮大村集体经济。
三要留住基层人才
乡情的召唤、事业的感召、制度的保障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都是农村留住人才、留住年轻人才的重要因素。最关键的是给年轻人搭建干事创业的舞台。目前,代村村民只有3600多人,但在这里工作生活的外地人有4000多人,吸引回村和引进的大学生200多人。凯华合作社带动入社社员3516户,人均纯收入1.1万元以上。张村党支部依托合作社带动村民2056人,年人均纯收入2万多元。鸿强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入社社员6410余户,提供160个就业岗位。
从兰陵的实践中我们梳理出三条留住人才的思路:一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社的经济实力,让村里的年轻人有事做,有钱赚。二是依靠广袤的市场和良好的市场前景,吸引和感召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三是畅通党支部委员上升空间,吸引一批致富能手、在外创业人士、退伍军人返乡投身“三农”工作,比如在村两委成员中考选部分事业编和乡镇干部。
参考文献:
[1] 王玉君. “水乳交融 生死与共”——沂蒙精神是党的群众路线实践的典范[N]. 学习时报. 2017 (1086).
[2] 《沂蒙精神学习读本》编写组. 沂蒙精神学习读本[M]. 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4.
作者信息:
作者:宋佳栋,男,中共兰陵县委党校,办公室副主任,讲师
联系方式:18706372688
电子邮箱:sjdceo@126.com
通讯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顺和路党校213室
邮编:277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