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担当是沂蒙精神带给我们的最重要启示

山东社会科学院冯锋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沂蒙精神的重要论述,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对于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特别是引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仍然具有十分重要而深刻的的启示作用。而忠诚担当,是沂蒙精神带给我们的最重要启示,要求我们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始终做到忠诚于内、担当于外,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一、坚定忠诚于理想,在使命上勇于担当

坚定的理想是衡量党员干部是否忠诚的首要标准,也是党在不同阶段担负起历史使命的思想基础。沂蒙精神启示我们,在党的不同历史时期,坚定忠诚于理想,在使命上勇于担当,必须坚持远大理想与阶段目标的统一。

回顾沂蒙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广大党员干部正是由于始终秉持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彰显出共产党人强烈的高度自觉的使命担当,才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抵御住了名和利的诱惑,不断团结带领沂蒙人民向着既定目标奋力前进。

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地区的优秀共产党人始终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始终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身体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勇敢担当起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疯狂进攻的历史重任。在领导沂蒙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过程中,书写了大青山突围战、渊子崖保卫战、孟良崮战役等一幕幕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以孟良崮战役为例,面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一场生死大决战,陈毅、粟裕等优秀共产党人始终忠诚于革命理想,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和勇于担当的英雄气魄,全歼了国民党王牌军——整编74师,为全国的解放作出了彪炳史册的伟大贡献。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面对长期战争之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一穷二白”的困苦局面,沂蒙地区的各级优秀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继续秉承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继续以不怕流血流汗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使命担当意识,带领人民群众从满目疮痍的战争废墟中站立起来,经过艰苦奋斗,极大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厉月坤等优秀党员干部带领厉家寨人民以“一把撅头一张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举,整山治水、战天斗地,在全国农业战线上树立了一面光辉旗帜。毛泽东主席为此作出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的光辉批示,“战天斗地,改造自然,敢为人先,乐于奉献”的厉家寨精神也成为了沂蒙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新时期,刘嘉坤、赵志全等党的一大批优秀干部继续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对于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忠诚,继续勇于承担起带领人民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的历史使命。被九间棚村民称为“九柱擎天”的刘嘉坤等9名党员干部,坚定忠诚于理想,勇于担当使命,以“两个肩膀一双手、龙顶山上写春秋”英雄气概,带领全体村民彻底改变了贫困、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在一片不毛之地上创造了勤劳致富的人间奇迹。

历史反复证明,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沂蒙精神都彰显出了共产党人对于理想信念的无比忠诚,都体现出了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使命担当精神。

二、始终忠诚于人民,在责任上勇于担当

始终忠诚于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共产党人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责任所在、担当所在。“党心唤民心,黄土变黄金。”沂蒙精神的精髓和本质及重大启示体现为“党为人民谋幸福,人民坚定跟党走”上。共产党人只有始终忠诚于人民,自觉担当起为人民服务的历史责任,才能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一是以理服民。早在1921年春,王烬美、邓恩铭等共产党人就在家乡向群众传播革命真理, 讲出了广大人民的心声,点燃了革命的火种,使老百姓冲破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思想束缚下的精神牢笼,为沂蒙精神的形成创造了初步思想条件。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少奇、罗荣桓、徐向前、朱瑞、黎玉等优秀共产党人来到沂蒙地区,在实际工作中把群众路线作为党在革命活动中普遍实行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坚持深入到群众中去走访、调查、研究,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革命主张,提高了群众的革命认识水平,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雄厚群众基础。

二是以情感民。共产党人历来注重培养与群众的深厚感情,并视群众为自己的亲人,把群众的事情当家事,经常对人民群众嘘寒问暖,经常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哪怕是为人民群众挑水扫地这样的小事,也能体现出党和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像《山东八路军拥政爱民公约》 “不打骂老百姓,当自己家里的父母兄弟姐妹一样看待”,“不打骂村长、庄长、办公人员,鼓励老百姓管理财政”,“不拿群众东西,不让马啃树皮,把老百姓利益当作自己的利益”等规定,在执行的过程中就让老百姓切实体会到了党的深情关怀。

三是以利惠民。党历来主张,群众利益高于一切。革命战争时期,沂蒙优秀党员干部始终以群众利益为最高利益,提出了“爱护群众利益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一切战时、平时环境要处处爱护群众利益”等口号,尽一切可能为群众服务。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少奇到沂蒙根据地指导工作。他特别注重保护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认为只有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经济生活,才能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阶级觉悟,引导他们积极投身革命。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罗荣桓等党的领导干部积极组织开展减租减息和生产自助运动,不仅克服了敌人封锁造成的种种困难,而且大大减轻了沂蒙人民的经济负担,充分调动了沂蒙人民积极投身革命的主动性。

四是以命卫民。党领导革命斗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都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革命战争年代,在沂蒙精神的感召下,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军队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以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10万多将士血洒疆场,靠忘我的牺牲精神换来了革命的最终胜利。历史反复说明,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共产党人只有始终忠诚于人民,自觉服务于人民,才能真正做到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生死与共。

三、绝对忠诚于党,在政治上勇于担当

对党绝对忠诚、坚持铁心向党,是共产党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我们党对全体党员政治上勇于担当的根本要求。沂蒙精神启示我们,全党上下只有强化党的政治担当意识,自觉做到任何时候都忠诚于党组织,忠诚于党中央,忠诚于党的领导核心,才能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头脑清醒。

一是拥护党的领导。拥护党的领导,是指拥护中国共产党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权,充分发挥出党的引导和向导作用。沂蒙党政军干部在领导人民争取自身解放的过程中,始终忠于党的领导,拥护党的领导。各级优秀党员干部都以强烈的政治担当意识,做到了敢于旗帜鲜明同一切违背党的领导原则的错误言行作坚决斗争,确保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二是服从党中央。党领导沂蒙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告诉我们,对党绝对忠诚,彰显政治担当,必须时时刻刻要向党中央看齐常对表。沂蒙党政军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抗击日寇侵略、抵御住国民党反动派军事进攻,关键是坚决服从党中央的有关指示,始终保持与党中央步调绝对一致。特别是刘少奇受党中央指派到沂蒙地区指导工作以后,各级党员干部忠于党的事业,顾全革命大局,不计个人得失,实现了空前团结,使革命最终胜利有了强有力的组织和政治保障。解放战争后期,响应党中央号召,沂蒙根据地党的大量优秀干部临危受命,勇于担当,义无反顾,北上南下,为全国的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三是维护党的核心。沂蒙根据地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发展壮大起来的。在领导人民革命斗争的过程中,沂蒙地区的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维护毛泽东的领导核心地位,始终维护毛泽东的绝对领导权威,始终以绝对忠诚的态度不折不扣执行毛泽东的战略部署,使毛泽东思想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统战等各个方面的具体路线方针政策在沂蒙根据地得以全面贯彻落实。

历史反复证明,不管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各级地方党组织和每一位共产党员要绝对忠诚于党,首先要增强核心意识,向党的领导核心看齐,这样才能确保革命和建设事业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